一种加热单元及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2410发布日期:2023-07-06 01:4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单元及烘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加热单元及烘箱。


背景技术:

1、在锂电池极片涂布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烘箱对极片进行干燥。该烘箱的箱体内的船体上通常设置有风嘴,采用风嘴出热风的方式实现干燥极片。现有的风嘴一般包括壳体和泄压腔,壳体的顶端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船体的风腔连通,壳体的底端开口,泄压腔设置在壳体底端的开口处,泄压腔的两侧与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分别形成两个出风口,在实际对极片进行干燥时,进入到船体的风腔内的热风经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然后经两个出风口吹向极片,以对极片进行烘干,从而实现干燥极片,采用热风的方式热传效率低,干燥时间长,干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单元及烘箱,节省了干燥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干燥极片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热单元,包括壳体和泄压腔,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底端开口,所述泄压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底端的开口处,所述泄压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端内壁连接,所述泄压腔的两侧与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分别形成两个出风口,还包括电磁感应加热件,所述泄压腔的底端开口,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泄压腔底端的开口处,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件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泄压腔的顶端内壁连接。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倒梯形结构,所述支架的形状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形状相适配。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盖板,所述支架本体的底端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底端的开口处,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支架本体、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泄压腔的顶端内壁连接,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泄压腔的两端内壁、两侧内壁不接触。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底端设有回风孔,所述支架本体的顶端设有出风孔,所述回风孔、支架本体的内部、出风孔和泄压腔的内部依次连通,所述泄压腔的两端开口,所述壳体两端的泄压孔分别通过所述泄压腔两端的开口与所述泄压腔的内部连通。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倒梯形结构的两斜边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80度。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多个,多个电磁感应线圈从下往上依次间隔设置,且多个电磁感应线圈串联。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位于所述泄压腔、支架下方的两个电磁屏蔽板,所述两个电磁屏蔽板分别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两端对应,所述两个电磁屏蔽板部分分别凸出于所述壳体的两端且两个电磁屏蔽板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泄压腔的底端、支架的底端接触,所述两个电磁屏蔽板的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设有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件,每个安装件分别对应一个电磁屏蔽板,所述安装件设有与所述安装槽对应的安装孔位,所述安装孔位和对应的安装槽内安装有紧固件。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设有网孔板,所述网孔板位于所述泄压腔的顶端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11、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烘箱,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加热单元。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磁感应加热件,从而可采用热风加热和电磁感应加热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干燥极片,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具有响应快、加热效率高、输出功率调节灵活等特点,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热功率,节省了干燥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干燥极片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可减少烘箱的体积。另外,从两个出风口吹出的热风还可以展平因电磁感应加热产生的褶皱以及避免极耳的氧化,保证了极片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单元,包括壳体和泄压腔,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底端开口,所述泄压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底端的开口处,所述泄压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端内壁连接,所述泄压腔的两侧与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分别形成两个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感应加热件,所述泄压腔的底端开口,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泄压腔底端的开口处,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件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泄压腔的顶端内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倒梯形结构,所述支架的形状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盖板,所述支架本体的底端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底端的开口处,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支架本体、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泄压腔的顶端内壁连接,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泄压腔的两端内壁、两侧内壁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底端设有回风孔,所述支架本体的顶端设有出风孔,所述回风孔、支架本体的内部、出风孔和泄压腔的内部依次连通,所述泄压腔的两端开口,所述壳体两端的泄压孔分别通过所述泄压腔两端的开口与所述泄压腔的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结构的两斜边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8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多个,多个电磁感应线圈从下往上依次间隔设置,且多个电磁感应线圈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泄压腔、支架下方的两个电磁屏蔽板,所述两个电磁屏蔽板分别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两端对应,所述两个电磁屏蔽板部分分别凸出于所述壳体的两端且两个电磁屏蔽板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泄压腔的底端、支架的底端接触,所述两个电磁屏蔽板的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设有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件,每个安装件分别对应一个电磁屏蔽板,所述安装件设有与所述安装槽对应的安装孔位,所述安装孔位和对应的安装槽内安装有紧固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网孔板,所述网孔板位于所述泄压腔的顶端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9.一种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加热单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单元及烘箱,该加热单元包括壳体和泄压腔,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底端开口,所述泄压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底端的开口处,所述泄压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端内壁连接,所述泄压腔的两侧与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分别形成两个出风口,还包括电磁感应加热件,所述泄压腔的底端开口,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泄压腔底端的开口处,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件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泄压腔的顶端内壁连接。本发明节省了干燥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干燥极片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兴,喻薛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嘉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