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位灭菌纳米膜的去除病毒过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69719发布日期:2023-06-15 11:4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位灭菌纳米膜的去除病毒过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在位灭菌纳米膜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生产中,制品原料或加工过程均可能引入病毒,导致制品存在病毒或潜在的病毒污染风险,因此生产过程中必须引入病毒灭活或去除的办法。

2、纳米膜过滤方法安全有效,并能够在去除病毒的同时保存制品生物活性,现阶段主流厂商通常采用该方法去除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中的病毒。然而,现行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其第四章厂房与设备的第十六条中要求:血液制品生产中,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病毒去除和/或灭活前、后制品的交叉污染,病毒去除和/或灭活后的制品应当使用隔离的专用生产区域与设备,并使用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

3、中国发明专利cn112933971a公开一种跨洁净区的纳米膜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该方法将物料在无病毒风险区处理并正压保护转入病毒污染区,转移过程中不能保护的部位通过sip消除污染风险,该方法针对过滤器不支持sip的情况且过滤总量(液体体积或蛋白质含量)不高,通常一支过滤器即可匹配生产规模的情况。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位灭菌纳米膜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生物或血液制品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存在区域物品转移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位灭菌纳米膜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及其操作方法,针对过滤器支持sip的情况,不需将物料进行跨区域转移,在病毒污染风险区直接对全部可能污染除病毒后制品的区域进行sip并正压保护。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位灭菌纳米膜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包括纳米膜,纳米膜的两端部分别设有a口和b口,纳米膜的侧壁上设有c口和d口,去除病毒过滤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病毒污染风险区内的膜前管路和膜后管路和一号管路,膜前管路的进料端分别与缓冲液罐、物料罐连通,缓冲液罐与物料罐连通,纳米膜可拆卸地安装在膜前管路和膜后管路上,当纳米膜安装时,膜前管路与纳米膜的a口、b口连通,膜后管路与纳米膜的c口、d口连通,一号管路连通无病毒区域并与膜后管路并联连通。

3、进一步的,膜前管路包括至少两条膜前子管路,多条膜前子管路相互并联设置,每条膜前子管路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一个纳米膜;

4、膜后管路包括至少两条膜后子管路,多条膜后子管路相互并联设置,每条膜后子管路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一个纳米膜。

5、设置多个膜前子管路、膜后子管路以匹配生产规模,满足大过滤总量(液体体积很大和/或蛋白质含量较高)情况下的使用。

6、进一步的,膜前子管路的数量与膜后子管路的数量相同。

7、进一步的,膜前管路和/或膜后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流量计的种类为质量流量计或电磁流量计,用于测量流入和/或流出纳米膜的物料的量。

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位灭菌纳米膜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s1、准备工作:

10、(11)对膜后管路进行cip;

11、(12)将纳米膜安装在膜后管路上,并用盲板封死纳米膜的a口、b口,对膜后管路进行sip;

12、(13)sip完成后,对第一管路和膜后管路进行正压保护;

13、s2、纳滤工作:

14、(21)对膜前管路进行cip;

15、(22)将纳米膜的a口和b口分别连接到膜前管路上;

16、(23)纳米膜用前检测气密性;

17、(24)使用缓冲罐内缓冲液对膜前管路进行水洗和/或平衡;

18、(25)过滤物料罐内物料。

19、进一步的,步骤(11)对膜后管路进行cip前,首先对一号管路进行cip;

20、步骤(12)对膜后管路进行sip前,首先对一号管路进行sip。

21、进一步的,步骤(12)中,sip完成后,立刻通入≥0.1bar洁净压缩空气,气源自无病毒污染区;

22、步骤(13)中,正压保护为持续通入≥0.1bar洁净压缩空气,气源自无病毒污染区。

23、进一步的,s2、纳滤工作还包括步骤(26)使用缓冲液淋洗物料罐内制品或顶洗纳米膜,以最大限度回收制品;具体方法为待物料罐内制品减少至10kg或物料罐内液位传感器至罐底,切换缓冲液罐顶洗纳米膜,同时使用缓冲罐内缓冲液淋洗物料罐,然后切换物料罐继续纳滤,反复重复直至物料罐淋洗残余制品至可接收水平,顶洗纳米膜制品至可接收水平。

24、进一步的,还包括s3、纳滤后工作:

25、(31)纳米膜用后进行完整性测试;

26、(32)拆除纳米膜,对膜前管路、膜后管路和一号管路进行cip。

27、进一步的,完整性测试仪的接入位点设置在膜前管路的出料端一侧。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9、本发明提供的在位灭菌纳米膜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及其操作方法适用于高蛋白浓度生物制品、大规模(公斤级别蛋白质过滤)去除病毒过滤,特别符合大工业化生产制备;本发明不涉及区域物品转移,在病毒污染风险区(潜在病毒污染区或病毒污染区)完成全部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在位灭菌纳米膜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包括纳米膜,纳米膜的两端部分别设有a口和b口,纳米膜的侧壁上设有c口和d口,其特征在于,去除病毒过滤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病毒污染风险区内的膜前管路、膜后管路和一号管路,膜前管路的进料端分别与缓冲液罐、物料罐连通,缓冲液罐与物料罐连通,纳米膜可拆卸地安装在膜前管路和膜后管路上,当纳米膜安装时,膜前管路与纳米膜的a口、b口连通,膜后管路与纳米膜的c口、d口连通,一号管路连通无病毒区域并与膜后管路并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膜前管路包括至少两条膜前子管路,多条膜前子管路相互并联设置,每条膜前子管路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一个纳米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膜前子管路的数量与膜后子管路的数量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膜前管路和/或膜后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对膜后管路进行cip前,首先对一号管路进行cip;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sip完成后,立刻通入≥0.1bar洁净压缩空气,气源自无病毒污染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纳滤工作还包括步骤(26)使用缓冲液淋洗物料罐内制品或顶洗纳米膜,以最大限度回收制品。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6)具体方法为待物料罐内制品减少至10kg或物料罐内液位传感器至罐底,切换缓冲液罐顶洗纳米膜,同时使用缓冲罐内缓冲液淋洗物料罐,然后切换物料罐继续纳滤,反复重复直至物料罐淋洗残余制品至可接收水平,顶洗纳米膜制品至可接收水平。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3、纳滤后工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位灭菌纳米膜的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去除病毒过滤系统包括纳米膜,纳米膜的两端部分别设有A口和B口,纳米膜的侧壁上设有C口和D口,还包括设置在病毒污染风险区内的膜前管路、膜后管路和一号管路,膜前管路的进料端分别与缓冲液罐、物料罐连通,缓冲液罐与物料罐连通,纳米膜可拆卸地安装在膜前管路和膜后管路上,当纳米膜安装时,膜前管路与纳米膜的A口、B口连通,膜后管路与纳米膜的C口、D口连通,一号管路连通无病毒区域并与膜后管路并联连通。本发明不涉及区域物品转移,在病毒污染风险区完成全部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杨依伟,孙大鹏,黄泽辉,史文强,徐一轲,杨西建,司亚运,刘文杰,陈振,马杰,高建锋,巩艳艳,周安,菅长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