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水亲油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04401发布日期:2023-07-07 09:0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亲水亲油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卫生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亲水亲油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一次性吸收制品如纸尿裤、卫生巾,均采用亲水处理的非织造布作为面层材料或吸收芯体的包裹层使用,而应用在一次性吸收制品中的无纺布大多只具有单纯的亲水功能,然而该亲水无纺布虽然有利于初次液体渗透,但随着吸收次数的增加,其对液体的渗透速率将会越来越慢,且返渗量大。非织造布在生活用品如擦拭布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传统的擦拭布还是大多只能单纯的亲水或亲油功能,对于即有油性又有水性的液体吸收效果较差,而应用在一次性吸收制品中的无纺布大多只具有单纯的亲水功能。

2、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108130732b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基层包括上、下结合的第一纤网层和第二纤网层;所述第一纤网层由pe/pp纤维或pe/pep纤维构成,纤维的纤度为6-12d;所述第二纤网层由1-1.5d的细旦纤维构成,且所述细旦纤维为偏心结构,呈三维卷曲状,所述细旦纤维为pe/pet纤维;所述非织造布基层上设有若干亲水区和若干亲油区,所述亲水区与所述亲油区相互交错排列,每个区的面积为0.5-3平方毫米,每平方厘米中的亲水区和亲油区数量分别为30-70个,其中:所述亲水区是通过在该区范围内的非织造布浸渗亲水整理剂形成的;所述亲油区是通过在该区范围内的非织造布浸渗亲油整理剂形成的。此外,所述非织造布基层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各通孔面积为1-3mm2,开孔率50%-70%,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菱形;所述通孔为漏斗状,其沿着液体渗透方向孔径变小;其中,所述每个亲油区和每个亲水区均至少有一个所述通孔或均与一通孔接触。

3、上述双亲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浸渗工艺将亲水整理剂和亲油整理剂分别浸渗在非织造布基层上,形成若干亲水区和若干亲油区,其中亲油区与亲水区相互交错排列。浸渗工艺中使用的装置包括第一辊筒刷、第二辊筒刷、第三辊筒刷和第四辊筒刷;所述第一辊筒刷和第二辊筒刷结构相同,其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起部位,各所述凸起部位上设置有第一印刷头,所述第一印刷头上浸有亲油性整理剂;所述第三辊筒刷和第四辊筒刷结构相同,其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起部位,各所述凸起部位上设置有第二印刷头,所述第二印刷头上浸有亲水性整理剂。所述采用浸渗工艺具体包括:

4、(1)在50-56℃的温度下,将粘度为6000-12000mpa.s的亲油整理剂涂覆在非织造布基层的表面,并使其渗透、进入到非织造布基层的内部形成亲油区,亲油整理时空气湿度为70%-85%。

5、(2)在20-30℃的温度下,将粘度为10000-15000mpa.s的亲水整理剂涂覆在非织造布基层表面,并使其渗透进入到非织造布基层的内部形成亲水区,亲水整理时空气湿度为50%-60%。

6、(3)将浸渗有亲油整理剂和亲水整理剂的非织造布基层通过导辊进入温度为60-80℃干燥箱内,经过收卷获得非织造布。

7、(4)将步骤(3)获得的非织造布置于温度为50-60℃的熟化室中,熟化时间4-6小时。

8、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110801349b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芯体包括:上层纺粘无纺布、下层水刺无纺布和设置在两层无纺布之间的吸收层;其中所述的吸收层由交替设置的高吸水树脂列和超吸水纤维列组成;在所述的上层纺粘无纺布上,在对应高吸水树脂列的部分为拒水处理列,在对应超吸水纤维列的部分为亲水处理列;在所述的下层水刺无纺布上,在对应高吸水树脂列的部分为亲水处理列,在对应超吸水纤维列的部分为拒水处理列;所述的上层纺粘无纺布采用亲水拒水交替处理,亲水宽度3-5mm,拒水宽度4-6mm;下层水刺无纺布也采用亲水拒水交替处理,拒水宽度3-5mm,亲水宽度4-6mm;上层纺粘无纺布的亲水部位中,亲水程度中间弱,往两边逐渐增强;拒水部位中间强,往两边逐渐减弱;下层水刺无纺布的亲水部位中,亲水强度呈双峰分布,在芯体1/4和3/4位置亲水最强,在两端和中间位置亲水最弱;拒水部位为全拒水。

9、然而,该印刷式辊涂工艺虽然可以在亲水非织造布的表层或/和底层滚涂亲油区,但该工艺对于需要定点、定量地实施亲油涂层时难以实施,特别是定量地实施亲油涂层。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如果需要重新定点实施亲油涂层,则原有用于滚涂的辊轮无法使用,需要重新定制模具,增加研发和生产费用,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定量地实施亲油涂层,如根据用户特殊需求增加亲油涂层厚度,则现有工艺完全难以实现,其原因在于现有滚涂工艺通过辊轮表面的凸起浸渍油剂进行滚涂,而该凸起浸渍的油剂量有限,油剂完全覆盖凸起表面时无法再增加油剂载量。

10、基于上述原因,本技术的发明人通过无数次试验、验证形成可进行定点、定量地实施亲油涂层的制备方法,通过喷淋装置实现对经亲水处理的非织造布基材进行定点、定量地进行局部涂层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形成可进行定点、定量地实施油剂涂层的制备方法,实现对经非织造布基材进行定点、定量地进行局部涂层。

2、本技术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上述方法,通过对亲水非织造布基材的亲油涂层获得亲水亲油非织造布,由于该亲油涂层减少亲水的面积,因此,在保证非织造布渗透液体速度的情况下,将其使用在一次性吸收制品中,该亲油涂层不但可以提高导流、扩散性能,而且可以抑制液体的返渗,有利于大幅度降低返渗问题,而作为擦拭布使用时,既能吸水又能吸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3、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所述亲水亲油非织造布,包括非织造布基材,所述非织造布基材经过亲水整理处理而形成隐性亲水层,在所述非织造布基材表层或/和底层设有复数个的隐性亲油区,所述隐性亲油区将非织造布基材表层或/和底层上的亲水层分隔为若干隐性亲水区,从而在非织造布基材的表层或/和底层上形成彼此相间分布的隐性亲油区、隐性亲水区,这种隐性亲油区、隐性亲水区在接触人体体液后成为显性亲油区、显性亲水区,所述显性亲油区、显性亲水区会形成图案或以图案显现。

4、优选的,位于非织造布基材表层上的亲油区,与位于非织造布基材底层上的亲油区为错位分布。所述亲油区的总面积占表层或底层总面积的比例为5%-95%。

5、优选的,所述亲油区呈矩形阵列彼此间隔均匀分布,或错位均匀分布。

6、优选的,所述图案的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方形、圆形、椭圆形、星形、花形、人物形、动物形、卡通图案、二次元图案或其他图案。

7、优选的,所述非织造布基材选用棉质无纺布,或选自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热轧无纺布、纺粘/熔喷无纺布、化学粘合无纺布中的一种。

8、本技术继续提供一种制备所述非织造布的方法,主要包括喷淋装置以及经亲水处理的非织造布基材,所述喷淋装置主要包括储液箱、压力机构与复数个的喷头,所述喷头通过压力机构与储液箱连通,其中,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旋转网机构,所述旋转网机构包括旋转网,在旋转网的侧面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喷头射出的涂布射流通过所述通孔对非织造布基材进行喷淋涂布处理。在具体实施工艺中,还包括位于喷淋装置前序的放料装置,以及位于喷淋装置后续的干燥装置、收卷装置,将非织造布基材自放料装置输出,按产线方向依次经过喷淋装置涂布、干燥装置的烘干处理后进入收卷装置。

9、其中,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非织造布基材的上方位置的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采用第一旋转网机构、喷头对非织造布基材的表层进行喷淋涂布处理,所述第一旋转网机构主要由第一旋转网、转动机构组成,在第一旋转网的侧壁上设有锥形凸起通孔,同时,在第一旋转网的内腔设所述喷头,所述锥形凸起通孔在第一旋转网转动过程中间隔性地连通喷头与非织造布基材,使得喷头射出的涂布射流以间隔的方式对非织造布基材的表层进行喷淋涂布处理。

10、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以及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支架,所述转轴与第一旋转网的一端侧固定连接,从而带动第一旋转网转动,而所述第一旋转网的另一端侧具有开口,沿开口周向地设有圆弧形端盖,所述圆弧形端盖与第一旋转网固定连接,从而在第一旋转网内构建而成第一集液槽,所述第一集液槽通过压力机构回流至储液箱;

11、所述喷头以竖直设在转轴的下方并能与锥形凸起通孔在第一旋转网转动过程中进行间隔性地对齐、连通。

12、优选的,将所述锥形凸起通孔具有锥形侧面,并将其锥顶朝向第一旋转网的轴心线设置,多余的涂布油剂经锥形侧面回流、汇集至所述第一集液槽内。

13、本技术采用上述的喷淋装置对非织造布基材的表层进行涂层的方法,包括经亲水处理的非织造布基材,然后采用第一喷淋装置对非织造布基材的表层涂布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4、步骤一、非织造布基材经过放料装置输出后进入喷淋涂布区域,在该喷淋涂布区域内第一喷淋装置的转动机构带动第一旋转网随产线速率转动,在所述第一旋转网设有复数个的锥形凸起通孔。

15、步骤二、储液箱内的亲油整理剂通过压力机构、管路输至喷头并形成向下的涂布射流,在第一旋转网转动过程中,当该涂布射流与锥形凸起通孔对齐、连通时,所述涂布射流经锥形凸起通孔,以间隔的方式定点、定量地喷淋在非织造布基材的表层。

16、同时,多余的亲油整理剂经锥形侧面回流、汇集至所述第一集液槽内,该亲油整理剂通过压力机构回流至储液箱。

17、步骤三、经步骤二涂布处理后,在非织造布基材的表层上涂设形成复数个的亲油区,获得表层经亲油涂布处理的非织造布a。

18、步骤四、将非织造布a在干燥装置中烘干后经收卷装置进行收卷,或先进行分切处理后再经收卷装置进行收卷,获得表层亲油涂布处理的非织造布a成品。

19、所述非织造布a产品的隐性亲油区将非织造布基材表层上的隐性亲水层分隔为若干隐性亲水区,从而在表层上形成彼此相间分布的隐性亲油区、隐性亲水区。

20、其中,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非织造布基材的下方位置的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采用第二旋转网机构、喷头对非织造布基材的底层进行喷淋涂布处理,所述第二旋转网机构主要由第二旋转网、转动机构组成,在第二旋转网的侧壁上设有通孔,同时,在第二旋转网的内腔设所述喷头,所述通孔在转动过程中间隔性地连通喷头与非织造布基材,使得喷头射出的涂布射流以间隔的方式对非织造布基材的底层进行喷淋涂布处理。

21、优选的,在所述第二旋转网的下方位置设有第二集液槽,并将所述第二集液槽的亲油整理剂回流至储液箱内。

22、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以及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支架,所述转轴与第二旋转网的一端侧固定连接,从而带动第二旋转网转动,而所述第二旋转网的另一端侧具有开口;所述喷头以竖直设在转轴的上方并能与通孔在第二旋转网转动过程中进行间隔性地对齐、连通。

23、本技术采用上述的喷淋装置对非织造布基材的底层进行涂层的方法,包括经亲水处理的非织造布基材,然后采用第二喷淋装置对非织造布基材的底层涂布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24、步骤一、非织造布基材经过放料装置输出后进入喷淋涂布区域,在该喷淋涂布区域内第二喷淋装置的转动机构带动第二旋转网随产线速率转动,在所述第二旋转网设有复数个的通孔。

25、步骤二、储液箱内的亲油整理剂通过压力机构、管路输至喷头并形成向上的涂布射流,在第二旋转网转动过程中,当该涂布射流与通孔对齐、连通时,所述涂布射流经通孔以间隔的方式定点、定量地喷淋在非织造布基材的底层。

26、同时,多余的亲油整理剂汇集至所述第二集液槽内,然后回流至储液箱内。

27、步骤三、经步骤二涂布处理后,在非织造布基材的底层上涂设形成复数个的亲油区,获得底层经亲油涂布处理的非织造布b。

28、步骤四、将非织造布b在干燥装置中烘干后经收卷装置进行收卷,或先进行分切处理后再经收卷装置进行收卷,获得底层亲油涂布处理的非织造布b成品。

29、所述非织造布b产品的隐性亲油区将非织造布基材底层上的亲水层分隔为若干隐性亲水区,从而在底层上形成彼此相间分布的隐性亲油区、隐性亲水区。

30、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方形、圆形、椭圆形、星形、花形、人物形、动物形、卡通图案、二次元图案或其他图案,其分布方式可采用矩形阵列彼此间隔均匀分布,或错位均匀分布。

31、除了前述的喷淋方法外,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印刷式在线辊涂工艺将亲油整理剂滚涂在所述非织造布基材的表层或/和底层上。

32、最后,本技术继续提供本技术所述的亲水亲油非织造布在一次性吸收制品或生活用品中的应用,所述一次性吸收制品包括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婴儿拉拉裤或卫生巾,所述生活用品包括擦拭布。

33、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34、1、本发明的喷淋装置可以对非织造布基材进行定点、定量地实施油剂涂层,其中,通过第一喷淋装置可实现对非织造布基材的表层进行定点、定量地进行实施油剂涂层,通过第二喷淋装置可实现对非织造布基材的底层进行定点、定量地进行实施油剂涂层。

35、2、由于本技术对经亲水处理的非织造布表层或/底层实施亲油涂层(疏水层),该亲油涂层减少亲水的面积,将其使用在一次性吸收制品中,该亲油涂层由于提高了对液体的导流、扩散性能,因此也促进了其对液体的渗透速度,同时该亲油涂层不但而且可以抑制液体的返渗,可以大幅度降低返渗问题,提高干爽性,而作为擦拭布使用时,既能吸水又能吸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