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07399发布日期:2023-11-16 22:5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氮化硅粉体的生产,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它是一种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为原子晶体;高温时抗氧化,而且它还能抵抗冷热冲击,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以上,急剧冷却再急剧加热,也不会碎裂;正是由于氮化硅陶瓷具有如此优异的特性,人们常常利用它来制造轴承、气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

2、生产加工后的氮化硅粒度不同,需要进行筛选,现有技术中为了控制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通常通过筛选装置对氮化硅原料粉体进行筛选,但是现有的氮化硅粉体筛选,如cn211613341u公开的一种氮化硅粉体筛分机,具有以下问题:

3、1、缺乏进料装置,不便于控制进入筛分机中氮化硅粉体的量;

4、2、缺乏对筛分后的氮化硅粉体的排料量的计量控制,无法对排料量进行自动计量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中至少一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包括:

3、步骤1:通过进料装置将氮化硅粉体原料送到外壳内的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

4、步骤2:通过破碎装置破碎后的氮化硅粉体掉入到外壳内的筛选装置上进行筛选,同时拨料装置对筛选装置上的氮化硅粉体进行拨料;

5、步骤3:通过定量出料装置得到目标量的氮化硅粉体经过运料装置送出。

6、优选的,进料装置包括:送料壳,所述送料壳固定连接在外壳上端,螺旋送料轴转动连接在送料壳内,所述送料壳上方有进料口,送料壳下方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贯通外壳上端,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外壳上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螺旋送料轴旋转。

7、优选的,破碎装置包括若干组上下间隔的破碎组;

8、破碎组包括:水平间隔的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在外壳内壁,所述固定杆外固定套设有滚筒,所述滚筒外侧有若干个刀齿,两个固定杆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

9、优选的,拨料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外壳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撑件上,所述第一转轴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毛刷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下端。

10、优选的,筛选装置包括:弹簧、筛网,所述筛网周围有若干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外壳上,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筛网。

11、优选的,筛选装置还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位于筛网下方。

12、优选的,所述外壳通过隔板分割成上下间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设置连通口,筛选装置位于第一腔体内,定量出料装置位于第二腔体内,连通口内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连接有电动阀门;

13、定量出料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与第二腔体内壁通过滚轴转动连接,所述筒体外侧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有一个料斗,所述料斗内下端设有重量检测装置,所述滚轴一端设有槽轮,所述槽轮与拨盘相配合,拨盘转动连接在第二腔体内,所述拨盘由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拨盘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拨杆,拨杆远离拨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块,槽轮沿着周向间隔设置若干用于与拨块配合的第一配合凹槽,槽轮沿着周向间隔设置若干第二配合凹槽,所述第二配合凹槽用于拨盘通过。

14、优选的,运料装置位于在第二腔体内,运料装置为皮带传送装置,所述外壳内位于皮带传送装置的出料侧设置出料开口。

15、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料装置(2)包括:送料壳(21),所述送料壳(21)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端,螺旋送料轴(24)转动连接在送料壳(21)内,所述送料壳(21)上方有进料口(23),送料壳(21)下方有下料口(22),所述下料口(22)贯通外壳(1)上端,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外壳(1)上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螺旋送料轴(24)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破碎装置(3)包括若干组上下间隔的破碎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拨料装置(4)包括:支撑件(43),所述支撑件(43)与外壳(1)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转轴(42)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撑件(43)上,所述第一转轴(42)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毛刷(41)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42)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装置(5)包括:弹簧(52)、筛网(53),所述筛网(53)周围有若干弹簧(52)连接;所述弹簧(52)一端固定在外壳(1)上,所述弹簧(52)另一端固定筛网(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装置(5)还包括:振动电机(51),所述振动电机(51)位于筛网(53)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通过隔板分割成上下间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设置连通口(8),筛选装置(5)位于第一腔体内,定量出料装置(6)位于第二腔体内,连通口(8)内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连接有电动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运料装置(7)位于在第二腔体内,运料装置(7)为皮带传送装置,所述外壳(1)内位于皮带传送装置的出料侧设置出料开口(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杆(33)通过轴承与第一腔体内壁转动连接,固定杆(33)与轴承接触处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力传感器,所述步骤1前还包括:对氮化硅粉体原料进行取样检测,确定氮化硅粉体原料的参数,所述氮化硅粉体原料的参数包括:氮化硅粉体原料的堆积密度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氮化硅粉体粒度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进料装置将氮化硅粉体原料送到外壳内的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步骤2:通过破碎装置破碎后的氮化硅粉体掉入到外壳内的筛选装置上进行筛选,同时拨料装置对筛选装置上的氮化硅粉体进行拨料;步骤3:通过定量出料装置得到目标量的氮化硅粉体经过运料装置送出。本发明通过进料装置控制破碎装置中进料速度,以满足破碎需求;以及能够对筛选后的氮化硅粉体的排料量自动计量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谭庆文,肖亮,刘明,李能,汤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