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雾件及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17673发布日期:2023-09-10 04:1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除雾件及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模组除雾,尤其涉及一种除雾件及除雾器。


背景技术:

1、换热器模组内不同的换热单元在相互连接时,需要对气体内的液体进行分离,一般通过除雾器进行。

2、参照图1,传统的除雾器一般通过设置多个弯折的通道,使得气体在通道中不断地撞击通道侧壁,利用气体内的液体的自重,使得液体与气体分离,但这种方式由于气体在通道内持续流动与撞击,气体与通道侧壁之间的阻力过大,导致通道内最终输出的流量不稳定,在换热系统中容易影响换热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除雾件及除雾器。

2、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除雾件。

3、一种除雾件,包括除雾体,所述除雾体包括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所述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相对倾斜设置,且相互连接,高速气体朝向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之间流动时,所述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之间形成低速高压区;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板设于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相背的一端。

4、本发明的除雾件,高速气体在朝向除雾体移动时,被两个导向板导向且实现分流,使得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之间形成了相对而言的低速高压区,高压使得更多的气体向两侧流动,并沿着导向板离开,而气体内的液体则由于惯性继续朝向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移动,最终撞击于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向下流动,进而将高速气体内的液体的分离,同时由于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相对倾斜设置的,故随着液体的移动,其空间会逐渐减小,进而减少液体被反弹离开的可能,该方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除雾效果较好。

5、进一步,所述导向板圆弧设置。

6、进一步,所述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之间的角度为25-45度。

7、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除雾器。

8、一种除雾器,一种除雾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上述的除雾件。

9、进一步,所述除雾件沿x轴方向设有多组,每组所述除雾件沿y轴方向设有多个,相邻两组的除雾件沿y轴方向交错设置,以使所述除雾件将高速气体引导向相邻组的除雾件。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组除雾件的设置,在前一组除雾件对高速气体进行除雾后,再将气体导流向下一组除雾件,如此循环,通过多组除雾件的循环设置,实现对高速气体的多次除雾,以提升除雾效果,减少颗粒逃逸率;此外,除雾件沿x轴方向与y轴方向排列设置,打破了传统的除雾器使高速气体在同一个通道内多次换向来实现除雾的原理,高速气体被除雾件影响而不断地分流与交会,提升了气流的紊乱程度,进一步提升了除雾效果,且除雾件可根据安装空间进行设置,相比于传统除雾器通用性更强,受到环境影响较小。

11、进一步,所述框架的底部连接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设有两个,且沿x轴方向相对设于框架的两侧,两个所述收集板之间形成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有排出口。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除雾件截留的液滴顺着除雾件流至收集槽内,由收集槽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排出口排出,便于将截留的液滴排出,进而便于实现持续除雾。

13、进一步,同一组的所述除雾件上连接有同一个加强板。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除了便于除雾件定位和固定外,也可以进行除雾,并使得截留的液体流入收集槽。

15、进一步,所述加强板与框架连接。

16、进一步,所述加强板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壁与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贴合,且相互连接。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与除雾件贴合,能够帮助除雾件快速定位,同时可以提升除雾器整体的安装精度。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高速气体在朝向除雾体移动时,被两个导向板导向且实现分流,使得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之间形成了相对而言的低速高压区,高压使得更多的气体向两侧流动,并沿着导向板离开,而气体内的液体则由于惯性继续朝向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移动,最终撞击于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向下流动,进而将高速气体内的液体的分离,同时由于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相对倾斜设置的,故随着液体的移动,其空间会逐渐减小,进而减少液体被反弹离开的可能,该方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除雾效果较好;

20、2、导向板圆弧设置,相比采用平直的导向板,能够减少高速气体在流动的过程的阻力,同时因阻力减小,故可减少发生旋流的可能,同时可降低阻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除雾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3)圆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雾板(11)与第二除雾板(12)之间的角度为30-60度。

4.一种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2),所述框架(2)内设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除雾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件(1)沿x轴方向设有多组,每组所述除雾件(1)沿y轴方向设有多个,相邻两组的除雾件(1)沿y轴方向交错设置,以使所述除雾件(1)将高速气体引导向相邻组的除雾件(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底部连接有收集板(21),所述收集板(21)设有两个,且沿x轴方向相对设于框架(2)的两侧,两个所述收集板(21)之间形成有收集槽(22),所述收集槽(22)的底部设有排出口(221)。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同一组的所述除雾件(1)上连接有同一个加强板(2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3)与框架(2)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3)设有定位槽(231),所述定位槽(231)的槽壁与第一除雾板(11)和第二除雾板(12)贴合,且相互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换热模组除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雾件及除雾器,除雾件包括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相对倾斜设置,且相互连接,高速气体朝向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之间流动时,所述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之间形成低速高压区。高速气体在朝向除雾体移动时,第一除雾板与第二除雾板之间形成了相对而言的低速高压区,高压使得更多的气体向两侧流动,气体内液体由于自身惯性继续向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移动,最终撞击于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上,被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捕捉,进而将高速气体内的液体的分离,由于高速气体与第一除雾板和第二除雾板的接触较少,阻力较小,故输出流量的控制更为精准,能够实现精准换热。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华,杨晨滈,代明玺,闫云鹏,贾怀勇,郭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河海新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