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1142发布日期:2023-10-07 18: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包括捕获板(1)、氧气筒(2)、净化筒(3)和弹簧座(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压型除杂机构(5)和自除结晶型捕获机构(14),所述弹簧座(4)对称设于捕获板(1)两端上壁,所述氧气筒(2)设于捕获板(1)一端的弹簧座(4)上壁,所述净化筒(3)设于捕获板(1)远离氧气筒(2)一端的弹簧座(4)上壁,所述鼓压型除杂机构(5)设于氧气筒(2)和净化筒(3)上,所述自除结晶型捕获机构(14)设于捕获板(1)上壁的中间部位,所述鼓压型除杂机构(5)包括输送机构(6)和净气机构(10),所述输送机构(6)设于氧气筒(2)上,所述净气机构(10)设于净化筒(3)上,所述自除结晶型捕获机构(14)包括锁定机构(15)、进气机构(25)、排气机构(30)、回缩机构(35)和除晶机构(38),所述锁定机构(15)设于捕获板(1)上,所述进气机构(25)设于锁定机构(15)的一端,所述排气机构(30)设于锁定机构(15)远离进气机构(25)的一端,所述回缩机构(35)设于锁定机构(15)靠近捕获板(1)的一端,所述除晶机构(38)设于捕获板(1)上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6)包括氧气接头(7)、半环氧管(8)、输气管(9)、增压泵(45)、增压管(46)、增压气囊(47)和控压阀(48),所述氧气接头(7)连通设于氧气筒(2)侧壁,所述控压阀(48)对称设于氧气筒(2)两侧,控压阀(48)与氧气筒(2)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氧管(8)连通设于控压阀(48)之间,多组所述输气管(9)连通设于半环氧管(8)远离氧气筒(2)的一端,所述增压泵(45)设于氧气筒(2)上壁,所述增压气囊(47)设于氧气筒(2)内部,所述增压管(46)贯穿氧气筒(2)连通设于增压泵(45)动力端与增压气囊(4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机构(10)包括净化阀(11)、半环净管(12)和进气管(13),所述净化阀(11)连通设于净化筒(3)侧壁,所述半环净管(12)连通设于净化筒(3)远离净化阀(11)的一端,多组所述进气管(13)连通设于半环净管(12)远离净化筒(3)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15)包括锁定弹簧(16)、固球板(17)、锁定螺栓(18)、半球体(19)、锁定螺纹孔(20)、连接板(21)、连接弹簧(22)、球囊(23)和过氧化钠颗粒(24),所述两两为一组上下对称设于捕获板(1)的上壁和底壁,所述固球板(17)设于锁定弹簧(16)远离捕获板(1)的一侧,固球板(17)相对设置,所述锁定螺栓(18)贯穿设于固球板(17)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体(19)设于固球板(17)靠近捕获板(1)的一侧,半球体(19)为一端开口设置,半球体(19)开口处相对设置,所述锁定螺纹孔(20)设于半球体(19)靠近固球板(17)的一侧,所述锁定螺栓(18)远离固球板(17)的一端设于锁定螺纹孔(20)内部,锁定螺栓(18)与锁定螺纹孔(20)螺纹设置,所述连接板(21)对称设于半球体(19)两侧,连接弹簧(22)设于连接板(21)之间,所述球囊(23)设于半球体(19)之间,所述过氧化钠颗粒(24)设于球囊(23)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25)包括进气单向阀(26)、囊体进气管(27)、进气串联软管(28)和进气单控阀(29),所述进气单向阀(26)连通设于半球体(19)的一端,所述囊体进气管(27)连通设于球囊(23)的一端,进气单向阀(26)与囊体进气管(27)竖直设置,囊体进气管(27)插入与进气单向阀(26)连通设置,所述进气串联软管(28)连通设于进气单向阀(26)之间,所述输气管(9)远离半环氧管(8)的一端连通设于进气串联软管(28)上,所述进气单控阀(29)连通设于进气串联软管(28)靠近进气单向阀(26)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30)包括泄压排气阀(31)、囊体排气管(32)、净化串联软管(33)和排气单控阀(34),所述泄压排气阀(31)连通设于半球体(19)远离进气单向阀(26)的一端,所述囊体排气管(32)连通设于球囊(23)远离囊体进气管(27)的一端,泄压排气阀(31)与囊体排气管(32)竖直设置,囊体排气管(32)插入与泄压排气阀(31)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串联软管(33)连通设于泄压排气阀(31)之间,所述排气单控阀(34)连通设于净化串联软管(33)靠近泄压排气阀(31)的一端;所述回缩机构(35)包括固定电磁体(36)和回缩电磁体(37),所述固定电磁体(36)设于锁定弹簧(16)外侧的捕获板(1)侧壁,所述回缩电磁体(37)设于锁定弹簧(16)外侧的固球板(17)侧壁,固定电磁体(36)与回缩电磁体(37)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晶机构(38)包括脉冲发射器(39)、动力管(40)、驱动管(41)、脉冲弧管(42)和除晶口(43),多组所述脉冲发射器(39)设于捕获板(1)上壁,多组所述驱动管(41)贯穿设于驱动管(41)上,所述脉冲弧管(42)连通设于驱动管(41)两侧,脉冲弧管(42)设于球囊(23)外侧,所述动力管(40)贯穿捕获板(1)连通设于脉冲发射器(39)动力端与驱动管(41)之间,多组所述除晶口(43)设于脉冲弧管(42)靠近球囊(23)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捕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包括捕获板、氧气筒、净化筒、弹簧座、鼓压型除杂机构和自除结晶型捕获机构,所述弹簧座对称设于捕获板两端上壁,所述氧气筒设于捕获板一端的弹簧座上壁,所述净化筒设于捕获板远离氧气筒一端的弹簧座上壁,所述鼓压型除杂机构设于氧气筒和净化筒上,所述自除结晶型捕获机构设于捕获板上壁的中间部位,所述鼓压型除杂机构包括输送机构和净气机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二氧化碳气体捕获效率,保证固体吸附剂与气体接触面积,使得二氧化碳气体能够被充分吸附的二氧化碳捕获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华,张新宁,马长波,杨奇申,李巧坤,季焕会,胡驭豪,梁玉佩,张立凯,周世委,王明凯,炎利斌,胡愉婕,曹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双碳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