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文档序号:35989178发布日期:2023-11-15 18:53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物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材料可作为催化剂用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体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有机污染物,如有机染料、农药残留、工业废水等,广泛存在于水体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传统的水污染处理方法包括生化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高成本、废物处理难题和低效率等。

2、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新型技术。过硫酸盐被催化剂活化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的氧化还原电位超过2.5v,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且寿命高于活性氧自由基。相对于其它传统水处理技术,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高效、深度、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在有机废水处理与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发展高活性、高耐久性和低成本的催化剂,实现过硫酸盐在室温下的高效活化以及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是制约该技术规模应用的瓶颈。

3、基于过渡金属的非均相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铜基催化剂价格低廉且环境友好,是常见的用于活化过硫酸盐的催化剂。然而传统的铜催化剂面临催化效率低、抗氧化能力弱等问题。氮化铜(cu3n)是目前新兴的铜基催化材料,其抗氧化能力强,表面具有丰富的金属和阴离子空位,相比传统的铜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此外,氮掺杂碳材料表面能够与含有不成对电子的传统自由基键合并产生持久性自由基,其作为一种亚稳态中间体可以通过电子转移直接降解有机化合物,并可以作为含氮碳上的氧化还原位点进一步活化过硫酸盐。因此,将氮化铜负载至氮掺杂碳材料表面可以制备出高效稳定的催化剂用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步骤1,将生物质原料洗涤、干燥、粉碎后分散在水中;

3、步骤2,在步骤1所得生物质分散液中加入铜源和沉淀剂,完全溶解后,在90~200℃下进行反应2~8h,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

4、步骤3,在惰性气氛下,将步骤2所得前驱体在300~600℃下碳化1~4h,形成内嵌铜纳米颗粒的生物质炭前驱体;

5、步骤4,在氨气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氛下,将步骤3所得内嵌铜纳米颗粒的生物质炭前驱体在700~1200℃下进一步碳化1~4h,形成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

6、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生物质原料为废弃农作物或果蔬残渣,生物质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10~1:2。

7、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铜源为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或乙酸铜,铜源与生物质原料的质量比为1:5~1:2。

8、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沉淀剂为尿素、硫脲或六亚甲基四胺,沉淀剂与铜源的质量比为1:3~1:1。

9、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碳化过程升温速率为1~5℃/min。

10、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氨气与惰性气体的体积比为1:10~2:1。

11、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碳化过程升温速率为5~10℃/min。

12、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

13、上述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可以活化过硫酸盐产生活性自由基,快速高效的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5、(1)本发明所制备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材料中的纳米氮化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高催化活性,其优异的性能主要源于纳米结构效应和氮元素掺杂作用。纳米结构效应使得氮化铜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量存在的缺陷位,这些缺陷位可以作为反应活性中心,加速过硫酸盐的分解反应。同时,氮元素掺杂作用可以调节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进一步提高催化材料的活性和稳定性。

16、(2)本发明所制备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材料中的生物质炭还具有多孔性、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这些特点使得生物质炭可以作为过硫酸盐和有机污染物的良好载体,提供高效的催化反应界面。同时,生物质炭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抵抗水体中多种腐蚀性物质的侵蚀,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17、因此,本发明所制备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材料具有高效、稳定、环保和经济等优点,对于处理有机废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生物质原料为废弃农作物或果蔬残渣,生物质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1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铜源为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或乙酸铜,铜源与生物质原料的质量比为1:5~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沉淀剂为尿素、硫脲或六亚甲基四胺,沉淀剂与铜源的质量比为1: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碳化过程升温速率为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氨气与惰性气体的体积比为1:10~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碳化过程升温速率为5~10℃/min。

8.一种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材料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催化材料可以活化过硫酸盐产生活性自由基,快速高效的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物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的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原料洗涤、干燥、粉碎后分散在水中;加入铜源和沉淀剂,并在90‑200℃下进行反应,反应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前驱体;所得前驱体在300‑600℃的惰性气氛下进行碳化;随后,在700‑1200℃的氨气与惰性气体混合气氛下进一步碳化,得到生物质炭负载纳米氮化铜催化材料。该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所需原材料价格低廉,便于规模化生产。该催化材料可通过活化过硫酸盐产生活性自由基,快速高效的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陈厚,杨华伟,张升晓,柏良久,杨丽霞,魏东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鲁东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