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分离1-壬烯和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47968发布日期:2024-02-26 17:0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分离1-壬烯和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吸附剂,具体公开一种高效分离1-壬烯和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丙烯三聚反应是生产精细化学品的重要途径,其三聚产物主要为1-壬烯。在丙烯三聚制备1-壬烯的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如2-甲基-1-辛烯。1-壬烯与2-甲基-1-辛烯馏程接近,因此在分离上难度较大。目前,普遍采取精馏的方式对1-壬烯和2-甲基-1-辛烯进行分离,以期获得高纯度的1-壬烯。

2、通过检索1-壬烯和2-甲基-1-辛烯的沸点数据可知,1-壬烯的沸点为145℃,2-甲基-1-辛烯的沸点为142.6℃,两者沸点相差约2.4℃,相对挥发度相当接近。若通过常规精馏的方式对1-壬烯和2-甲基-1-辛烯(含95%的1-壬烯)进行分离,将1-壬烯纯度提升至99.5%,则需要至少70块理论塔板,这意味着巨大的固定资产投入,经济效益大大降低。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相比于常规精馏,该法可大幅降低1-壬烯分离所需固定设备投资和能耗,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精馏分离1-壬烯固定设备投资大、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创新性地将过渡金属盐与多孔载体结合在一起制得了适用于1-壬烯与2-甲基-1-辛烯分离的高效吸附剂,结果显示相比于未负载过渡金属盐的多孔载体,1-壬烯纯度得到了一定提升。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s1:以0.5~3质量份的过渡金属盐溶于80~120质量份水中配置溶液,浸渍7~12质量份多孔载体;

4、所述过渡金属盐选自fecl3、cucl2、cocl2中的至少一种;

5、所述多孔载体选自γ-al2o3、zif-8、zif-20中的至少一种;

6、s2: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对浸渍后的多孔载体进行溶剂去除处理,得到吸附剂。

7、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浸渍温度为20~50℃,浸渍时间不少于60min。

8、进一步地,所述浸渍温度为30℃。

9、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惰性气体为n2或ar。

10、进一步地,所述惰性气体为n2。

11、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溶剂去除处理为烘干处理,所述烘干处理温度为20℃~80℃。

12、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处理温度为50℃。

13、优选地,所述过渡金属盐为cucl2,所述多孔载体为zif-20。

14、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采用第一方面所述方法合成。

15、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二方面所述吸附剂的应用,用于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分离。

16、本发明预计取得的有益效果:

17、本发明申请的高效吸附剂能够有效分离1-壬烯和2-甲基-1-辛烯,提升混合物内1-壬烯浓度,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和能耗低,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浸渍温度为20~50℃,浸渍时间不少于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温度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惰性气体为n2或ar。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n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溶剂去除处理为烘干处理,所述烘干处理温度为20℃~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处理温度为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盐为cucl2,所述多孔载体为zif-20。

9.一种高效分离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合成。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吸附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1-壬烯与2-甲基-1-辛烯的分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吸附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高效分离1‑壬烯和2‑甲基‑1‑辛烯的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以0.5~3质量份的过渡金属盐配置水溶液,浸渍10质量份多孔载体;所述过渡金属盐选自FeCl3、CuCl2、CoCl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孔载体选自γ‑Al2O3、ZIF‑8、ZIF‑20中的至少一种;S2: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对浸渍后的多孔载体进行溶剂去除处理,得到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主要由多孔载体和活性金属组分组成。所述吸附剂相比于未负载过渡金属盐的多孔载体,分离1‑壬烯纯度得到了提升。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原料价格低廉,具备规模化制备潜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宠,郝春波,李永华,邵维彧,程源,倪晓妍,张东梅,王立斌,肖大君,郑树松,范铁军,韩丽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