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混合装置及固液混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23905发布日期:2023-12-20 16:2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固液混合装置及固液混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池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固液混合装置及固液混合方法。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是将正、负极浆料涂敷到对应的集流体上制备的。其中,正极浆料包括粘合剂、导电剂、正极材料等;负极浆料包括粘合剂、石墨碳粉等。

2、无论是正极浆料的制备,还是负极浆料的制备,都包括了液体与液体、液体与固体物料(粉末物料,也可称之为粉末介质)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分散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在此工艺过程中会采用到粉末介质下料单元、粉末介质混合单元以及浆料混合单元等工艺设备。现有的粉末介质下料单元、粉末介质混合单元以及浆料混合单元是按照顺次上下布置的,一般地,粉末介质下料单元有5米左右,粉末介质混合单元有6米左右,浆料混合单元有9米左右,这样就要求厂房高度在20米以上,采用现有的布置方式,存在对厂房高度要求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固液混合装置及固液混合方法,至少用于降低对厂房高度的要求。

2、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液混合装置,包括:

3、混合装置基体,所述混合装置基体具有第一混合腔;

4、第一混合单元,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混合腔内,用于对第一介质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第一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腔;

5、所述第一混合腔还至少用于容纳第二介质,并作为所述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混合的空间;

6、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二者中,其一为粉末介质,另一为液体介质。

7、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混合腔至少包括第一圆柱状腔体。

8、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固液混合装置还包括第二混合单元,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混合腔内,用于对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进行搅拌。

9、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混合单元包括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或第一搅拌叶片。

10、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为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一搅拌轴外的叶片。

11、作为可实现方式,第一混合单元包括第一混合基体,所述第一混合基体包括第二混合腔,所述第二混合腔内设置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或第二搅拌叶片。

12、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混合腔至少包括第二圆柱状腔体。

13、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搅拌杆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段连接。

14、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杆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转动轴线垂直,所述第二杆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转动轴线平行。

15、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混合基体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转动轴线顺次设置的第一混合子基体,各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一通孔。

16、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阀门包括第一阀板,所述第一阀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内,所述第一阀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第一阀板绕其转动轴线转动,以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一通孔。

17、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混合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混合基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二通孔。

18、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阀门包括第二阀板,所述第二阀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腔内,且所述第二阀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转动轴线同轴。

19、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阀板朝向所述第二混合腔的侧面为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柱状腔体的侧面吻合配合。

20、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混合基体外设置有第三搅拌杆或第三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轴上传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二搅拌轴和所述第一混合基体转动。

21、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搅拌轴上止旋连接有第一外齿轮以及转动连接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转动连接第二外齿轮,所述第一混合基体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基体上固定连接有内齿轮,所述第二外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内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外齿轮或所述第二外齿轮转动。

22、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三搅拌叶片为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一混合基体外的叶片。

23、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固液混合装置的固液混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分别在第一混合腔内加入第二介质,在第一混合单元内加入第一介质;

25、通过第一混合单元对所述第一介质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腔;

26、在所述第一混合腔内对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进行混合。

27、作为可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混合单元的第一混合基体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二搅拌轴的转动轴线顺次设置的第一混合子基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介质自最上一个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至最下一个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进行逐级混合,并在最下一个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内混合后,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腔;或者,

28、所述第一介质自最上一个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223)进行上料,并至少在任一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223)开始混合,并至少经当前一级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223)和/或当前一级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223)之后任一级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腔(11)。

29、作为可实现方式,在第一混合腔内设置第二混合单元和/或,第一混合单元的第一混合基体外设置有第三搅拌杆或第三搅拌叶片的情况下,

30、在所述第一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腔之前,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混合单元和/或第一混合基体,对第一混合腔内的第二介质进行混合。

31、上述方案,将第一混合单元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混合腔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第一混合单元整体位于第二混合单元上方的方案,降低了固液混合装置的整体高度,对应地,降低了对厂房高度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腔(11)至少包括第一圆柱状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混合装置还包括第二混合单元(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混合腔(11)内,用于对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进行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单元(3)包括第一搅拌轴(31),所述第一搅拌轴(31)上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或第一搅拌叶片(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32)为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一搅拌轴(31)外的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混合单元(2)包括第一混合基体(22),所述第一混合基体(22)包括第二混合腔(221),所述第二混合腔(221)内设置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第二搅拌轴(24),所述第二搅拌轴(24)上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或第二搅拌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腔(221)至少包括第二圆柱状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杆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杆段(25)和第二杆段(26);所述第一杆段(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轴(2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段(2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段(2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搅拌轴(24)的转动轴线垂直,所述第二杆段(2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搅拌轴(24)的转动轴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基体(22)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搅拌轴(24)的转动轴线顺次设置的第一混合子基体(223),各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22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阀门(23),第一阀门(23)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一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23)包括第一阀板,所述第一阀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合子基体(223)内,所述第一阀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搅拌轴(24)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第一阀板绕其转动轴线转动,以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一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腔(2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22),所述第一混合基体(2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二通孔(22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包括第二阀板,所述第二阀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腔(221)内,且所述第二阀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搅拌轴(24)的转动轴线同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板朝向所述第二混合腔(221)的侧面为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柱状腔体的侧面吻合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5、7-14任一项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单元(2)的第一混合基体(22)外设置有第三搅拌杆或第三搅拌叶片(30);所述第二搅拌轴(24)上传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2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二搅拌轴(24)和所述第一混合基体(22)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轴(24)上止旋连接有第一外齿轮(201)以及转动连接行星架(203),所述行星架(203)上转动连接第二外齿轮(202),所述第一混合基体(22)与所述行星架(2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基体(22)上固定连接有内齿轮(204),所述第二外齿轮(202)分别与所述第一外齿轮(201)和所述内齿轮(204)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外齿轮(201)或所述第二外齿轮(202)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搅拌叶片(30)为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一混合基体(22)外的叶片。

1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固液混合装置进行的固液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固液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混合单元(2)的第一混合基体(22)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二搅拌轴(24)的转动轴线顺次设置的第一混合子基体(223)的情况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固液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混合腔(11)内设置第二混合单元(3)和/或,第一混合单元(2)的第一混合基体(22)外设置有第三搅拌杆或第三搅拌叶片(30)的情况下,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液混合装置及固液混合方法,其中,固液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装置基体,所述混合装置基体具有第一混合腔;第一混合单元,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混合腔内,用于对第一介质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第一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腔,所述第一混合腔还至少用于容纳第二介质,并作为所述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混合的空间;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二者中,其一为粉末介质,另一为液体介质。上述方案,将第一混合单元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混合腔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第一混合单元整体位于第二混合单元上方的方案,降低了固液混合装置的整体高度,对应地,降低了对厂房高度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庹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