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2653发布日期:2024-01-26 16:1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中难以避免的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而最终产生的废水中掺杂有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会随着废水一起流动,进入废水处理装置后极易沉淀堆积,从而导致废水处理设备在长期使用后处理效率下降,并且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83392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侧中部设有用于过滤砂砾的滤层,所述滤层将桶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的净液腔和下部的沉积腔;所述净液腔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沉积腔连通有进水管;螺旋输送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顶部设有出料端口。将桶体的材质选择尼龙工程塑料,使得桶体能够经受主泥沙的打磨和腐蚀。为避免沉积的泥沙堵塞进水管,故将进水管的出水端口设置于沉积腔的内侧上部;为使出水管能及时排出过滤后的水,故将出水管的进水端口设置于净液腔的内侧下部。螺旋输送机构用于将沉积的泥沙抽出,保证沉积腔内部清洁。

3、现有技术在进行使用时主要依靠设置桶体内部的滤层对砂砾进行拦截,但是在长期过滤下,滤层在砂砾的冲刷下会发生磨损需要对其进行更换,而筒体为一体形成结构,进而在对滤层进行更换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具备便于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过滤组件更换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桶体、螺旋输送机、出水管、进水管和过滤组件,所述桶体由下桶体和上桶体组合而成,所述下桶体和所述上桶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可拆卸组件;

3、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焊接于所述上桶体上的卡块和焊接于所述下桶体上的两个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相对于所述卡块的位置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栓;

4、所述桶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过滤组件通过第三螺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过滤组件上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组件。

5、优选的,所述卡块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定位板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定位板两两为一组分为四组,四组所述定位板和四个所述卡块等距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外侧面上。

6、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由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多个海绵滤片组合而成,多个所述海绵滤片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内侧且相互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

7、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由防护套筒、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组合而成,所述防护套筒的外侧面与所述贯通槽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上定位环和所述下定位环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套筒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防护套筒、所述上定位环和所述下定位环之间通过第四螺栓可拆卸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上桶体下表面相对于所述安装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板,所述密封环板、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安装槽和所述上桶体的内侧形成有密闭空腔。

9、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第二螺栓和所述第三螺栓的内侧,所述把手的顶部由于所述上桶体的下表面相贴合。

10、优选的,所述上桶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柱,所述下桶体上表面相对于多个所述导向柱的位置均开设有导向槽。

11、优选的,所述下桶体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倒锥形槽,所述倒锥形槽内部底端相对于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位置开设有圆形槽。

12、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机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桶体上,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外侧面与所述贯通槽的内侧壁相贴合。

13、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分别安装于所述上桶体和所述下桶体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通过桶体由下桶体和上桶体通过可拆卸组件连接,因此在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时,通过将第一螺栓取下,然后向上拉动螺旋输送机,即可完成对下桶体和上桶体的拆分,此时通过将第三螺栓取下,即可将过滤组件从安装槽的内部取出,以此完成对过滤组件的拆卸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滤组件更换不便的问题;

16、2、本发明通过过滤组件由过滤组件由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多个海绵滤片组合而成,在对泥沙进行拦截时,通过设置的和第二过滤网,可以避免建筑施工废水内的泥沙直接与海绵滤片相接触,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增加了海绵滤片的使用寿命;

17、3、本发明通过设置密闭空腔,可以在对建筑施工废水进行处理时,可以对建筑施工废水进行拦截,进而避免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发生锈蚀,影响后续的拆卸工作,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桶体(1)、螺旋输送机(2)、出水管(3)、进水管(4)和过滤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由下桶体(101)和上桶体(102)组合而成,所述下桶体(101)和所述上桶体(102)的连接处设置有可拆卸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定位板(7)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定位板(7)两两为一组分为四组,四组所述定位板(7)和四个所述卡块(6)等距设置于所述桶体(1)的外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5)由第一过滤网(501)、第二过滤网(502)和多个海绵滤片(503)组合而成,多个所述海绵滤片(50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01)和所述第二过滤网(502)的内侧且相互之间通过第二螺栓(504)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10)由防护套筒(1001)、上定位环(1002)和下定位环(1003)组合而成,所述防护套筒(1001)的外侧面与所述贯通槽(9)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上定位环(1002)和所述下定位环(1003)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套筒(100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防护套筒(1001)、所述上定位环(1002)和所述下定位环(1003)之间通过第四螺栓(1004)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桶体(102)下表面相对于所述安装槽(1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板(11),所述密封环板(11)、所述第一过滤网(501)、所述安装槽(18)和所述上桶体(102)的内侧形成有密闭空腔(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5)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把手(12),所述把手(12)位于所述第二螺栓(504)和所述第三螺栓(505)的内侧,所述把手(12)的顶部由于所述上桶体(102)的下表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桶体(1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柱(15),所述下桶体(101)上表面相对于多个所述导向柱(15)的位置均开设有导向槽(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桶体(10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倒锥形槽(16),所述倒锥形槽(16)内部底端相对于所述螺旋输送机(2)的位置开设有圆形槽(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2)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桶体(102)上,所述螺旋输送机(2)的外侧面与所述贯通槽(9)的内侧壁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和所述进水管(4)分别安装于所述上桶体(102)和所述下桶体(101)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桶体、螺旋输送机、出水管、进水管和过滤组件,所述桶体由下桶体和上桶体组合而成,所述下桶体和所述上桶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可拆卸组件;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焊接于所述上桶体上的卡块和焊接于所述下桶体上的两个定位板。该建筑施工废水处理装置,通过桶体由下桶体和上桶体通过可拆卸组件连接,因此在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时,通过将第一螺栓取下,然后向上拉动螺旋输送机,即可完成对下桶体和上桶体的拆分,此时通过将第三螺栓取下,即可将过滤组件从安装槽的内部取出,以此完成对过滤组件的拆卸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滤组件更换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翁纠顺,张秋连,祝黎红,潘桥西,张申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兴市申通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