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07351发布日期:2024-03-05 14:4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烟气脱硝。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从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也日渐提高,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对烟气的净化处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火电厂煤粉锅炉等产生的烟气脱硝的主要技术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ncr)。在上述处理技术中,尿素作为还原剂广泛应用于脱硝制氨环节。将尿素制氨用于烟气脱硝的技术虽然已经相对成熟,但依然存在成本高、脱硝效率低、系统易腐蚀等问题。尿素热解制氨的实际氨气产率仅为83%~93%,造成了尿素的浪费和一系列衍生问题。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脱硝效率通常为80%-90%,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脱硝效率通常为30%-70%。因此,亟需研究一种高效脱硝剂和应用该脱硝剂的烟气处理技术,提高脱硝剂的制氨产率、提高烟气处理的脱硝效率同时避免系统受到腐蚀。

2、中国专利文献cn101905119b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硝剂,其由尿素1wt%~50wt%;阻垢剂0.01wt%~0.1wt%以及余量为水组成,其中,所述阻垢剂由聚天门冬氨酸30wt%~40wt%、葡萄糖酸钠20wt%~35wt%以及水解聚马来酸酐10wt%~20wt%组成。上述方案中,存在尿素制氨产率低、脱硝效率低、系统易腐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氨产率高、脱硝效率高、保护系统不受腐蚀的脱硝剂。

2、针对上述存在的局限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脱硝剂和烟气脱硝方法。

3、一种脱硝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

4、含氮化合物85~95份;

5、缓蚀剂0.1~0.5份;

6、催化剂3~20份;

7、表面活性剂0.5~1份;

8、所述含氮化合物的分解温度为85~120℃。

9、进一步地:所述含氮化合物为碳酸铵、硝酸铵、甲酸铵、氨基甲酸铵、乙酸铵、氨基乙酸铵、乙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碳酸铵、硝酸铵、甲酸铵、氨基甲酸铵、乙酸铵、氨基乙酸铵、乙二胺等含氮化合物分解温度较低,显著地降低了脱硝剂的分解能耗,同时由于反应温度较低也能进一步减轻设备系统管道等的腐蚀。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缓蚀剂为苯三唑、苯三唑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苯三唑、苯三唑衍生物能有效保护金属及合金表面不受腐蚀和氧化,具有优异的缓蚀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剂为磷酸、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通过使用磷酸、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等作为催化剂,可以显著地提高了含氮化合物的分解效率,从而提高了制氨的产率。

12、进一步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脂肪醇醚、脂肪醇酯、聚乙二醇酯、聚乙二醇醚、甜菜碱、季铵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可以进一步使缓蚀剂和含氮化合物混合的更均匀,增强金属及合金表面的缓蚀效果,保护设备系统。

13、一种烟气脱硝方法:使用上述的脱硝剂,以水解或热解的方式制备氨气。

14、进一步地:使用所述氨气经过选择催化还原脱硝法或选择非催化还原脱硝法对烟气进行脱硝。

15、与相关技术相对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发明一个方面的脱硝剂,通过使用缓蚀剂和表面活性剂可以避免脱硝剂造成管道腐蚀问题;通过选择分解温度低的含氮化合物,显著地降低了脱硝剂的分解能耗;通过使用催化剂,显著地提高了含氮化合物的分解效率,从而提高了制氨的产率。

17、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烟气脱硝方法,通过使用上述脱硝剂,从而可以避免脱硝剂造成管道腐蚀问题,显著地降低了脱硝剂的分解能耗,显著地提高了含氮化合物的分解效率,从而提高了制氨的产率,进而提高了系统整体的脱硝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脱硝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剂,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剂,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剂,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剂,其特征在于:

6.一种烟气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硝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脱硝剂和烟气脱硝方法。一种脱硝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含氮化合物85~95份;缓蚀剂0.1~0.5份;催化剂3~12份;表面活性剂0.5~1份;所述含氮化合物的分解温度为80~120℃。一种烟气脱硝方法:使用上述的脱硝剂,以水解或热解的方式制备氨气。本发明的脱硝剂性能稳定、对金属设备无腐蚀、脱硝效率高。将本发明的脱硝剂应用于烟气脱硝SCR、SNCR处理中,可以提高脱硝效率并降低综合能耗,同时能保护设备系统管道等的金属及合金表面不受腐蚀和氧化,起到对设备系统的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朱阳光,俞珍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乐透思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