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8821发布日期:2023-04-19 10:4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属于反应釜。


背景技术:

1、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纤维素cellulose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化学通式为(c6h10o5)n,是由几百至几千个β(1→4)连接的d-葡萄糖单元的线性链糖苷键组成的多糖。

3、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天然聚合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是绿色植物、藻类和卵菌的原代细胞壁的重要结构组分。在制备纤维素的时候会用到反应釜,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而目前的卧式反应釜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当卧式反应釜内的物料较少时,物料容易聚集在卧式反应釜的底端,而目前的搅拌装置并不能对反应釜底端聚集的物料进行翻转,搅拌效果差;且纤维素生产时,需要将反应物原料和催化剂等加入反应釜中,但大多都是简单地将反应物输入反应釜,各反应物、催化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导致反应速率也很低,不利于化工企业生产纤维素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结构简单,能利用翻起组件能够将聚集在反应釜壳体内部底端的物料进行翻转,提高搅拌效果;同时利用喷洒头、喷洒管等结构的设计,能将催化剂经输送泵的作用均匀泵入反应釜壳体,提高催化剂和各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所述反应釜壳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多组翻起组件,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翻起组件和搅拌组件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翻起组件均包括阵列安装在转动轴外壁的弧形铲片以及和弧形铲片远离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的防护环,所述反应釜壳体的内壁顶端中心横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安装有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底端均匀安装有多个喷洒头。

3、进一步的,所述翻起组件设置有三组,所述搅拌组件设置有两组。

4、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翻起组件中设置有四个弧形铲片。

5、进一步的,所述翻起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和防护环的内壁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环的横向宽度小于弧形铲片的横向宽度。

7、进一步的,每两组所述翻起组件之间位于一组搅拌组件。

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阵列安装在转动轴外壁的搅拌杆。

9、进一步的,所述喷洒管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穿出容纳槽和反应釜壳体延伸至外部,所述反应釜壳体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催化剂箱,所述连接管远离喷洒管的一端和催化剂箱连接,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输送泵。

10、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壳体的外壁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壳体的底端两侧安装有支撑板。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翻起组件能够将聚集在反应釜壳体内部底端的物料进行翻转,提高搅拌效果;同时利用喷洒头、喷洒管等结构的设计,能将催化剂经输送泵的作用均匀泵入反应釜壳体,提高催化剂和各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壳体(1),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多组翻起组件(3),所述转动轴(2)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搅拌组件(4),所述翻起组件(3)和搅拌组件(4)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翻起组件(3)均包括阵列安装在转动轴(2)外壁的弧形铲片(301)以及和弧形铲片(301)远离转动轴(2)一端固定连接的防护环(302),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内壁顶端中心横向开设有容纳槽(5),所述容纳槽(5)的内部安装有喷洒管(6),所述喷洒管(6)的底端均匀安装有多个喷洒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起组件(3)设置有三组,所述搅拌组件(4)设置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翻起组件(3)中设置有四个弧形铲片(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起组件(3)还包括连接板(303),所述转动轴(2)的外壁安装有连接板(303),所述连接板(303)的另一端和防护环(302)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302)的横向宽度小于弧形铲片(301)的横向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两组所述翻起组件(3)之间位于一组搅拌组件(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阵列安装在转动轴(2)外壁的搅拌杆(4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管(6)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顶端穿出容纳槽(5)和反应釜壳体(1)延伸至外部,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催化剂箱(9),所述连接管(8)远离喷洒管(6)的一端和催化剂箱(9)连接,所述连接管(8)上安装有输送泵(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外壁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和转动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底端两侧安装有支撑板(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卧式反应釜,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壳体,所述反应釜壳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多组翻起组件,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翻起组件和搅拌组件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翻起组件均包括阵列安装在转动轴外壁的弧形铲片以及和弧形铲片远离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的防护环,所述反应釜壳体的内壁顶端中心横向开设有容纳槽。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利用翻起组件能够将聚集在反应釜壳体内部底端的物料进行翻转,提高搅拌效果;同时利用喷洒头、喷洒管等结构的设计,能将催化剂经输送泵的作用均匀泵入反应釜壳体,提高催化剂和各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苏琳,邸晨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凯茂星纤维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