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8421发布日期:2023-06-18 03:0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生物实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


背景技术:

1、生物安全柜在使用时,主要通过风机将气体引入风箱内,再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工作区或离开生物安全柜。

2、而生物安全柜使用的风机基本为单交流风机,当实验室的电压不稳时,风机的输入电压也会不稳定,导致风机转速出现波动,使风机的出风量时大时小,从而使生物安全柜的下降气流和流入气流均会随之产生波动,从而影响到安全柜的人员保护、产品保护和交叉感染保护。

3、目前,对于这一问题,一般是增加可控硅来使风机的输入电压或转速保持稳定。然而可控硅使用时还需要传感器进行反馈,例如电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部件繁多,整体结构及控制均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以解决现有生物安全柜风机出风量调整不便的问题。

2、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包括风箱及风机,所述风箱上开设有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的第一气体进口;

4、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箱内的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及弹性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转动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形成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正对的第二气体进口,且所述第一气体进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之间形成供气体进入所述风箱的进气间隙,所述弹性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连接,以根据所述风机出风口的风压变化调整所述第二气体进口的大小。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弹性调节件包括第二弹簧与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风箱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三弹簧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风箱的侧壁之间。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弹性调节件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长度方向均与所述风箱的进风方向平行或垂直。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风箱的进风方向平行,所述弹性调节件还包括使所述第二气体进口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保持正对的限位件。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风箱内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均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转轴与所述风箱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的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所述风箱的进风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定位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杆滑动连接的滑套,所述滑套上铰接有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所述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一调节板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板铰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定位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连接。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沿所述风箱的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风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靠近所述第一气体进口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转轴可沿着所述第二定位杆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连接。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风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的移动轨迹重合的滑槽,所述转轴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腔为v型结构。

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以及弹性调节件,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之间转动连接形成调节腔,调节腔上的第二气体进口与风箱上的第一气体进口正对,且在调节腔与风箱壁之间形成进气间隙,当风机的电压升高,风机转速提高时,风机的出风口风量会相应变大,使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受到的压力变大,从而导致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移动,使第二气体进口变大,进气间隙变小,从而使风机的出风口阻力变大,最终使风机的出风口的风量变小,以有效调整风量;而当从风机的电压降低,风机转速降低时,风机的出风口风量会相应减小,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在弹性调节件的作用下会发生移动,使第二气体进口的尺寸减小,进气间隙变大,从而降低风机的出风口风阻,使风机的出风量变大,以有效调整风量;另外,本申请在有效调节风机出风量的同时,还不会改变下降气流与流入气流之间的比例关系。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包括风箱及风机,所述风箱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的第一气体进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箱内的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及弹性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转动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形成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正对的第二气体进口,且所述第一气体进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之间形成供气体进入所述风箱的进气间隙;所述弹性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连接,以根据所述风机出风口的风压变化调整所述第二气体进口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调节件包括第二弹簧与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风箱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三弹簧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风箱的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调节件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长度方向均与所述风箱的进风方向平行或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风箱的进风方向平行,所述弹性调节件还包括使所述第二气体进口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保持正对的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内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均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风箱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的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所述风箱的进风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定位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杆滑动连接的滑套,所述滑套上铰接有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所述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一调节板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板铰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定位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沿所述风箱的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风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靠近所述第一气体进口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转轴可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定位杆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的移动轨迹重合的滑槽,所述转轴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为v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包括风箱及风机,所述风箱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的第一气体进口,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箱内的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及弹性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转动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形成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正对的第二气体进口,且所述第一气体进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之间形成供气体进入所述风箱的进气间隙;所述弹性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可调节风量的生物安全柜,可以自动调整第二气体进口的大小,改变风机出风口的风阻,从而调整风机的出风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飞,门庆贺,袁晓春,陈进恒,高勇,梁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