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2701发布日期:2023-08-06 00:0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气体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后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1、气体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其中经常会混有水蒸气、垃圾、油雾、废气等有害物质,如直接使用,会引起后端应用系统瘫痪,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过程,增加生产运行成本。

2、而现有的一些气体净化系统,比如干燥机、气水分离器、过滤器等是分散组装在一起的,连接不方便,占地空间大,而且有些气体净化系统中的干燥机或过滤器在故障后易导致系统整体无法继续使用,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体净化系统,实现了将压缩气体处理装置的多个模块集成化设置,节省空间且连接方便,且设有备用模块,当一组有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另一组工作。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安装有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至少两组气体处理模块,所述气体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的入口端均与所述进气管路连通,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的出口端均与所述出气管路连通,且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包括分离过滤模块和干燥模块;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电连接。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底盘划分为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进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所述分离过滤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内,所述干燥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内。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底盘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内,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分离过滤模块通过连接管路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固定支架构造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分离过滤模块的上方。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底盘上还设有与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相连的油水分离器,所述油水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分离过滤模块的下方。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干燥模块在所述底盘上沿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分布。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分离过滤模块包括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用于对所述进气管路内的气流进行气水分离。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分离过滤模块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油雾和湿粉尘,所述第二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油蒸汽,所述第三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颗粒和细菌。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分离过滤模块包括气水分离器、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所述气水分离器用于对所述进气管路内的气流进行气水分离,所述第一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油雾和湿粉尘,所述第二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油蒸汽,所述第三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颗粒和细菌。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干燥模块包括吸附式干燥机,所述吸附式干燥机用于去除气体的水分。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气体净化系统还包括再生模块,每个所述吸附式干燥机之间通过所述再生模块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中的分离过滤模块与所述进气管路之间连接有输入管路,所述输入管路上设有控制阀。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进气管路和/或所述出气管路上设有调压阀。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划分为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进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所述分离过滤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内,所述干燥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底盘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内,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分离过滤模块通过连接管路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构造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分离过滤模块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还设有与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相连的油水分离器,所述油水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分离过滤模块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模块在所述底盘上沿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过滤模块包括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用于对所述进气管路内的气流进行气水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过滤模块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油雾和湿粉尘,所述第二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油蒸汽,所述第三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颗粒和细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过滤模块包括气水分离器、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所述气水分离器用于对所述进气管路内的气流进行气水分离,所述第一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油雾和湿粉尘,所述第二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油蒸汽,所述第三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颗粒和细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模块包括吸附式干燥机,所述吸附式干燥机用于去除气体的水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系统还包括再生模块,每个所述吸附式干燥机之间通过所述再生模块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中的分离过滤模块与所述进气管路之间连接有输入管路,所述输入管路上设有控制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和/或所述出气管路上设有调压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净化系统,所述气体净化系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安装有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至少两组气体处理模块,所述气体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的入口端均与所述进气管路连通,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的出口端均与所述出气管路连通,且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包括分离过滤模块和干燥模块,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每个所述气体处理模块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实现了将压缩气体处理装置的多个模块集成化设置,节省空间且连接方便,且设有备用模块,当一组有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另一组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常凤,丛海营,徐佳巍,薛志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特拉斯·科普柯(无锡)压缩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