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8734发布日期:2023-09-09 21:0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油气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气分离,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机械制动装置正常工作期间,气管路内会残留一部分透平油,会被压缩空气随管路吹至制动闸活塞及其它管路出口,造成油污,严重污染运行环境,降低制动效率,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对气管路内的油气进行分离。

2、相关技术中提出一种吸油烟机旋转式滤网,公开号为cn102331019a,通过扇叶和网罩来进行油气分离,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会对气体的流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会使得原本流畅的气流变得紊乱,不利于油气分离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可以提高油气分离效果。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流通通道;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和第三过滤部件,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和第三过滤部件在所述流通通道内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和第三过滤部件均包括过滤斗和滤网,所述过滤斗向下凹陷,所述滤网布置在过滤斗的出口,多个所述过滤斗的出口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交错布置。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可以提高油气分离效果。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滤部件和第三过滤部件均包括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位于过滤斗的出口的下方,所述导流板沿所述过滤斗的周向延伸。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一端与所述壳体进口连通,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预设夹角。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出油管,所属壳体远离壳体进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出口,所述出油管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出口连通。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观察管,所述进油管一端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观察管设于临近所述壳体第一出口的一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所述观察管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设有刻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出气管,所述壳体临近所述壳体进口的一端设有第二出口,所述出气管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第二出口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壳体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进油管进口相连,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出油管相连。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安全阀和泵,所述安全阀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安全阀的另一端与泵相连。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流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过滤部件和第三过滤部件均包括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位于过滤斗的出口的下方,所述导流板沿所述过滤斗的周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一端与所述壳体进口连通,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预设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油管,所属壳体远离壳体进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出口,所述出油管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察管,所述进油管一端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观察管设于临近所述壳体的第一出口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管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设有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气管,所述壳体临近所述壳体进口的一端设有第二出口,所述出气管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第二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壳体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进油管进口相连,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出油管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阀和泵,所述安全阀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安全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泵相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过滤组件,壳体内具有流通通道,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和第三过滤部件,第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和第三过滤部件在流通通道内沿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和第三过滤部件均包括过滤斗和滤网,过滤斗向下凹陷,过滤网布置在过滤斗的出口,多个过滤斗的出口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交错布置。本技术的油气分离装置,可以提高油气分离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紫豪,张涛,谭建华,安康,彭进,马祖华,毛家攀,刘凯,吴劲波,孔旺来,赵文举,钟庆华,李文才,邓志坤,段贵全,李金,秦志友,郝建文,郑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