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1791发布日期:2023-08-25 05:4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臭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一些污水处理厂中,进水通常包含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这样导致进水中的臭气成分比较复杂,既包含硫化氢与氨气等常见的致臭成分,又包含大分子有机致臭成分或vocs等。鉴于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组合式的生物除臭装置对这样的臭气进行处理。

2、现有的组合式生物除臭装置通常包括串联的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塔,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塔中由其各自的喷淋层落入底部的水箱的喷淋液均通过循环泵重新泵送至喷淋层循环利用,由于生物除臭装置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定期对循环泵进行维护以确保喷淋液的正常循环,尤其对于生物洗涤塔的循环泵来说,由于生物洗涤塔的水箱内活性污泥的存在,相比于生物滴滤塔的水箱内的液体来说,其颗粒更易对循环泵造成损坏,这就导致了生物除臭装置的维护成本的增加。另外,生物滴滤塔作为对臭气的一级处理装置,其内部的水箱内的液体用量较大,该水箱内液体的较大用量也会导致生物除臭装置的使用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的生物除臭装置。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生物滴滤塔,生物滴滤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水箱、第一进气层、第一填料层以及第一喷淋层,水箱内的液体经循环泵泵送至第一喷淋层;与生物滴滤塔串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生物洗涤塔,生物洗涤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第二进气层、第二填料层以及第二喷淋层,以及位于生物洗涤塔的上方的曝气水池。其中,曝气水池与第二喷淋层可选择地连通,以使曝气水池内的液体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进入第二喷淋层并经第二填料层落至第二进气层的下方,第二进气层的下方与水箱相连通,以使落至第二进气层下方的液体能够进入水箱内。

3、进一步地,生物滴滤塔还包括位于第一进气层的下方的第一排液口和第一进液口,生物洗涤塔还包括位于第二进气层的下方的第二排液口,第二排液口与第一进液口通过导流管路连通,第一排液口与外部收集管道相连通。

4、进一步地,第二排液口的位置高于第一进液口的位置,以使第二进气层的下方的液体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进入水箱。

5、进一步地,生物洗涤塔还包括支撑在其下方的支撑座,以使第二进气层的下方的液体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进入水箱。

6、进一步地,第一排液口通过排液管道与外部收集管道相连通,排液管道上设置有排液阀。

7、进一步地,水箱上还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与排液管道的位于排液阀与外部收集管道之间的区域相连通。

8、进一步地,曝气水池与第二喷淋层通过第二引流管道相连通,第二引流管道上设置有喷淋阀。

9、进一步地,曝气水池上开设有曝气水池溢流口,曝气水池溢流口通过第一引流管道与第二引流管道的位于喷淋阀与第二喷淋层之间的区域相连通。

10、进一步地,曝气水池通过补水管路与外部水源相连通,补水管路上设置有补液阀,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与补水管路的位于补液阀与曝气水池之间的区域可选择地连通的活性污泥补给管路。

11、进一步地,曝气水池还包括与其相连通的曝气装置。

12、本实用新型的生物除臭装置通过在生物洗涤塔的上方设置曝气水池,利用高位的曝气水池与生物洗涤塔之间的静压差作为第二喷淋层对第二填料层进行喷淋的动力来源,该动力来源仅依靠曝气水池内液体自身的重力作用即可实现,与现有技术中的生物洗涤塔需采用额外的循环泵作为动力来源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洗涤塔省去了对循环泵的供电和维护,因此在使用上成本更低,同时,由于曝气水池为外置的形式,还可便于操作人员对曝气水池内的清洁和维护。另外,由于生物滴滤塔内的循环用水仅由生物洗涤塔来提供,无需像现有技术中的生物滴滤塔一样提供额外的供水,从而使得生物滴滤塔内的液体用量降低,即使得生物滴滤塔更为省水,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生物除臭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滴滤塔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层的下方的第一排液口和第一进液口,所述生物洗涤塔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进气层的下方的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导流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排液口与外部收集管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液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二进气层的下方的液体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进入所述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洗涤塔还包括支撑在其下方的支撑座,以使所述第二进气层的下方的液体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进入所述水箱。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液口通过排液管道与所述外部收集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液管道上设置有排液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还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与所述排液管道的位于所述排液阀与所述外部收集管道之间的区域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水池与所述第二喷淋层通过第二引流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引流管道上设置有喷淋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水池上开设有曝气水池溢流口,所述曝气水池溢流口通过第一引流管道与所述第二引流管道的位于所述喷淋阀与所述第二喷淋层之间的区域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水池通过补水管路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补水管路上设置有补液阀,所述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补水管路的位于所述补液阀与所述曝气水池之间的区域可选择地连通的活性污泥补给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水池还包括与其相连通的曝气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臭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的生物除臭装置。该生物除臭系统包括:生物滴滤塔,生物滴滤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水箱、第一进气层、第一填料层以及第一喷淋层,水箱内的液体经循环泵泵送至第一喷淋层;与生物滴滤塔串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生物洗涤塔,生物洗涤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第二进气层、第二填料层以及第二喷淋层,以及位于生物洗涤塔的上方的曝气水池。其中,曝气水池与第二喷淋层可选择地连通,以使曝气水池内的液体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进入第二喷淋层并经第二填料层落至第二进气层的下方,第二进气层的下方与水箱相连通,以使落至第二进气层下方的液体能够进入水箱内。

技术研发人员:蔡佳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原环保(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