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4143发布日期:2024-02-20 21:2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移液装置,具体为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


背景技术:

1、瓶口分液器,适用一般酸碱和低浓度的强酸强碱以及盐类。

2、现有的瓶口分液器分液时,只有一个出液头,当需要进行多个分液时,需要一次次的操作,操作繁琐,不利于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瓶口分液器分液时,只有一个出液头,当需要进行多个分液时,需要一次次的操作,操作繁琐,不利于进行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竖杆、支架、出液枪、储液箱、储液腔、活塞、活塞杆、手柄、出液管一、三通阀、出液管二、抽液管、抽液头、旋盖、连接绳和套筒,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竖杆,竖杆的一侧固定有支架,支架一端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出液枪,支架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储液箱,储液箱的内部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活塞一侧的中部安装有活塞杆,储液箱底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液管一;

3、所述出液管一上安装有三通阀,三通阀的一通位置处安装有与出液枪连通的出液管二,三通阀的另一通连接有抽液管,抽液管的一端安装有抽液头,抽液头上安装有旋盖。

4、优选的,所述储液箱为一种透明材质的构件。

5、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

6、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安装有手柄,且手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7、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二与出液枪之间设置有分液器。

8、优选的,所述旋盖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安装有套筒,套筒的内径略大于抽液头的外径。

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三通阀转至与出液管二连通,将出液枪插接在待抽取溶液内,拉动手柄,手柄拉动活塞杆,活塞杆拉动活塞,活塞移动使得储液腔产生负压,使得溶液经进入到出液管二内,再将三通阀转至与抽液管连通,再将活塞复位,复位后,将抽液头插入到待抽取溶液的试剂瓶上,并将旋盖旋接在瓶口上,拉动手柄,手柄拉动活塞杆,活塞杆拉动活塞,活塞移动使得储液腔产生负压,即可将待抽取溶液抽入到储液箱内,移液时,将三通阀转至与出液管二连通,将出液枪插接在需要进行移液的容器上,即可通过按压手柄进行移液,操作简单方便。

10、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溶液进行多通道移液,且在进行吸液时可对溶液瓶口进行密封,可有效防止易挥发溶液挥发。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竖杆(2)、支架(3)、出液枪(4)、储液箱(5)、储液腔(6)、活塞(7)、活塞杆(8)、手柄(9)、出液管一(10)、三通阀(11)、出液管二(12)、抽液管(13)、抽液头(14)、旋盖(15)、连接绳(16)和套筒(17),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竖杆(2),竖杆(2)的一侧固定有支架(3),支架(3)一端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出液枪(4),支架(3)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储液箱(5),储液箱(5)的内部设置有储液腔(6),储液腔(6)的内部安装有活塞(7),活塞(7)一侧的中部安装有活塞杆(8),储液箱(5)底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液管一(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5)为一种透明材质的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5)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8)的顶端安装有手柄(9),且手柄(9)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二(12)与出液枪(4)之间设置有分液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15)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绳(16),连接绳(16)的一端安装有套筒(17),套筒(17)的内径略大于抽液头(14)的外径。


技术总结
一种多通道添加反应溶液装置,其包括底座、出液管一、抽液管、抽液头、旋盖、连接绳和套筒,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竖杆,竖杆的一侧固定有支架,支架一端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出液枪,支架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储液箱,储液箱的内部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活塞一侧的中部安装有活塞杆,储液箱底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液管一;所述出液管一上安装有三通阀,三通阀的一通位置处安装有与出液枪连通的出液管二,三通阀的另一通连接有抽液管,抽液管的一端安装有抽液头,抽液头上安装有旋盖,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溶液进行多通道移液,且在进行吸液时可对溶液瓶口进行密封,可有效防止易挥发溶液挥发。

技术研发人员:赵寅,戴琨,公丕学,别梅,刘艳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