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7829发布日期:2023-08-10 05:3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1、脂质纳米颗粒(lnp)和溶有mrna的溶液混合,得到lnp-mrna。lnp-mrna能够提高封装药物的溶解度,防止药物发生化学和生物降解,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药物的穿透性等。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低的免疫原性,脂质体被公认为是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和基因药物的理想载体。

2、目前常规的制备方法粒径大、制备复杂,无法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脂质体。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基于微流体混合技术制备脂质体的新方法,然而,在微尺度中分子动能较低,混合主要通过分子缓慢的扩散发生,需要长流道来保证充分的混合,导致材料的消耗量大。因此,设计一种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结构使分子充分混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基板,所述芯片基板上设有微流控混合结构,所述微流控混合结构包括两个进样口、y型流道、特斯拉流道和一个出样口,所述y型流道的分支端分别与两个进样口连通、主支端与特斯拉流道连通,所述特斯拉流道连通所述出样口;

3、所述特斯拉流道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直线通道,所述直线通道的一侧设有弯曲通道,所述弯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直线通道连通;

4、还包括用于盖住微流控混合结构的芯片盖板,所述芯片盖板与芯片基板连接形成封闭流道。

5、进一步地,还包括反应槽,所述微流控混合结构设在反应槽上,所述反应槽形状与芯片盖板相配合。

6、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直线通道呈人字型交叉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基板背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相应进样口的位置处设有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为圆筒状且与进样口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鲁尔接头的侧面设有螺旋状的凸块,所述凸块与带鲁尔接头的注射器的注射口处螺纹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相应出样口的位置处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为圆筒状且与出样口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大小与反应槽的大小相对应,所述凹槽一端的侧壁向收集口靠近。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的特斯拉流道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直线通道,直线通道的一侧设有弯曲通道,弯曲通道的两端与相应的直线通道连通,通过侧置弯曲通道,并最终汇流至直线通道以一定夹角进行对冲混合;弯曲通道中的溶液将以一定的角度回流到直线通道,在汇合区域与直线通道中流动的溶液碰撞进行混合。并且特斯拉流道中各通道的流动阻力不同,也增加了碰撞溶液的动量差,进而提高了混合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基板(1),所述芯片基板(1)上设有微流控混合结构,所述微流控混合结构包括两个进样口(3)、y型流道(4)、特斯拉流道(5)和一个出样口(6),所述y型流道(4)的分支端分别与两个进样口(3)连通、主支端与特斯拉流道(5)连通,所述特斯拉流道(5)连通所述出样口(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应槽(11),所述微流控混合结构设在反应槽(11)上,所述反应槽(11)形状与芯片盖板(2)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直线通道(51)呈人字型交叉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基板(1)背面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上相应进样口(3)的位置处设有鲁尔接头(7),所述鲁尔接头(7)为圆筒状且与进样口(3)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鲁尔接头(7)的侧面设有螺旋状的凸块(71),所述凸块(71)与带鲁尔接头的注射器的注射口处螺纹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相应出样口(6)的位置处设有收集口(8),所述收集口(8)为圆筒状且与出样口(6)连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大小与反应槽(11)的大小相对应,所述凹槽(12)一端的侧壁向收集口(8)靠近。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特斯拉流道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基板,所述芯片基板上设有微流控混合结构,所述微流控混合结构包括两个进样口、Y型流道、特斯拉流道和一个出样口,所述Y型流道的分支端分别与两个进样口连通、主支端与特斯拉流道连通,所述特斯拉流道连通所述出样口;所述特斯拉流道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直线通道,所述直线通道的一侧设有弯曲通道,所述弯曲通道与相应的直线通道连通;还包括用于盖住微流控混合结构的芯片盖板,所述芯片盖板与芯片基板连接形成封闭流道。弯曲通道中的溶液将以一定的角度回流到直线通道,在汇合区域与直线通道中流动的溶液碰撞进行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赵信毅,乔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维他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