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加速沉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69134发布日期:2024-02-02 20:4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加速沉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环保净化,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加速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总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即便是“地大物博”,平均到每个人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同样面临着诸多不足与短缺。淡水资源是人最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之一,在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在未来前景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中国做为一个工业大国,工业生产中,水的利用量非常之大,利用之后的污水重复利用或再生利用,就尤为重要。由此,国家层面及社会组织层面,工业水和利用难度高的混合物杂质水的处理,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包括物理沉淀法、化学沉淀法、生物降解法等,各种处理方法中,工业用水,很多使用过的水往往同样是固定和杂质混合量较大的水,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污水和污泥的分离、污水的再净化处理、中间残留的处置都是核心问题,现有的处理手段中,沉降法相对成本较低但净化效率较高,使用较为广泛,但现有沉降流程,需要待污水处理装置内部的水排干,然后进行处理沉降物和污泥,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耗时长,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给实际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荷,使得污水处理成本居高不下,很多时候沉降的污泥量较大时,污泥不能及时排出,需要等待上层的混合质水全部沉降完成才可以排水然后排出处理污泥,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的杂质污水的量相对较小,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加速沉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市场污水处理过程耗时耗人工的高成本问题,实现多级灵活调控处理,沉降水和污泥依据需要随时对应处理,提升操作效率。

2、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加速沉降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设于本体底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分离外壳,所述分离外壳上设置输入管,分离外壳另一侧上部设置有清水输出管,分离外壳下部设置有污泥输出管,分离外壳中部设置有混合浊液输出管,所述分离外壳中部外壁上设置有冷凝装置,清水输出管、混合浊液输出管、污泥输出管上均设置有控制开启关闭的阀门,清水输出管的阀门外侧管道上连接输出泵ⅰ,混合浊液输出管阀门的外侧管道上设置有输出泵ii,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加速分离装置。分离器设置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输出管道设置上中下三条输出管道,分别对应轻清水、混合浊液和流体污泥杂质的导出,在清水输出管、混合浊液输出管的管路上设置阀门和泵ⅰ、ii,可以在及时控制分离外壳内的水混合液的保有量并及时高效调整,排出时提升排出速度,就可以实现同步增加输入管的输入量和输入速度,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输入管设置为喇叭形,便于混合液的导入;在分离外壳上设置冷凝装置,可以控制分离外壳内混合液的温度,更确切地说,可以将混合液的平均温度降至室温以下的温度或冰点以上的其他温度,控制污泥杂质在水溶液的溶解度,利于污泥和杂质的析出和水分离,继而实现更高效的泥水分离,另外的加速分离装置则增加水中流体污泥杂质和水、混合浊液的分离速度和效率,分离更充分,多级功能设备配件,依需求可分别单独进行调整可开启,操作灵活且高效。

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加速分离装置为分离外壳的底部设置的扰流电机,扰流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扰流扇叶。扰流电机和本体连接处密封连接,本体顶端同样的密封构造,污水混合液由设于本体一侧中部位置设置的输入管加入分离器后,开启扰流电机,加入的新的污水混合液直接冲击扰流扇叶位置附近,将新加入的污水混合液在扰流扇叶搅动力下充分流转起来后,关闭扰流电机,让污水混合液自动沉降,清水上升,流体污泥杂质下降,混合浊液留于中部,沉降稳定后,将流体污泥杂质和清水分别导出至接近中间混合浊液分界线附近位置,停止导出,再次开启扰流电机,加速流转后,再次充分自然沉降,将流体污泥杂质、清水分别导出,混合浊液依据流体污泥杂质的量多少看是否需要导出,若流体污泥杂质比例较大是,全部导出一次,做内部清理后,再次投入工作;亦可依据需求,每次混合浊液不完全导出,每次仅导出清水和流体污泥杂质,灵活调控操作,保障设备最佳的工作状态。

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扰流扇叶为上平下凸的下垂式片状结构,扰流扇叶下侧为弧边扇形。上平下凸结构的扰流扇叶转动过程,扰流扇叶及其以下空间的混合液流转强度高、扰流扇叶以上部分混合液流转速度平缓,且上部的流转动力主要为下部传导,扰流过程有效实现上部清水的上浮释出分离,清水充分分离后,扰流停止,下部的流体污泥杂质和水沉降后的分离界线便更佳清晰,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更高。

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扰流电机输出轴下端设置泥浆推流板,泥浆推流板为扇形结构设于分离外壳内污泥输出管内端口处。泥浆推流板在扰流电机输出轴的下端,并设于污泥输出管内端口处,实现将沉降的较高浓度的污泥不断扰流保持其溶解密度均匀的泥浆状态,已便于通过污泥输出管顺畅导出而不发生堵塞,同时扇形结构泥浆推流板对泥浆扰流的同时、旋转离心产生推力把泥浆向污泥输出管不断推出,形成既不会堵塞又能快速被推处的技术效果。

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污泥输出管斜向下倾斜设置。便于污泥和水混合物在自重力下顺畅流出。

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分离外壳设置玻璃窗,玻璃窗设于分离外壳下部且设在泥浆推流板的外侧。观察判断流体污泥溶解状态和流体密度,适时调整操作,使得操作更为精准。

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冷凝装置贴合缠绕在分离外壳中部外壁上,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外置的压缩机和冷媒管路、冷凝器、挥发器,挥发器的管路贴合缠绕在分离外壳中部外壁。冷媒制冷,制冷效果稳定高效,温度控制精准。

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冷凝装置上设置有温度显示板。实时读取温度,便于操作,且整体混合液实时温度始终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下,最低实现冰点以上的混合液温度保持效果,实际操作以泥浆流出状态为判断要素,随时按需求上下调整温度参数。

10、作为一种改进,混合浊液输出管的末端管口设置除杂质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将沉降后的排出水中残留的少量杂质进一步清除,保障混合浊液输出管最终排出的水是无污染无杂质的清水。

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除杂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盒和设置于过滤盒内的滤材,所述滤材为沙石颗粒。沙石颗粒组合有效过滤混合浊液中杂质,在本装置中发挥的稳定性功能更有助于除污泥杂质的彻底性,预期效果更佳。

12、该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在于:分离器设置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输出管道设置上中下三条输出管道,分别对应轻清水、混合浊液和流体污泥杂质的导出,在清水输出管、混合浊液输出管的管路上设置阀门和泵ⅰ、ii,可以在及时控制分离外壳内的水混合液的保有量并及时高效调整,排出时提升排出速度,就可以实现同步增加输入管的输入量和输入速度,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输入管设置为喇叭形,便于混合液的导入;在分离外壳上设置冷凝装置,可以控制分离外壳内混合液的温度,更确切地说,可以将混合液的平均温度降至室温以下的温度或冰点以上的其他温度,控制污泥杂质在水溶液的溶解度,利于污泥和杂质的析出和水分离,继而实现更高效的泥水分离,另外的加速分离装置则增加水中流体污泥杂质和水、混合浊液的分离速度和效率,分离更充分,多级功能设备配件,依需求可分别单独进行调整可开启,操作灵活且高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