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2332发布日期:2023-11-29 19:5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是具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其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

2、在化工行业生产中,利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是目前常用的方式,反应釜容积为20立方米,为保障操作安全每釜以做完约16立方米的物料生产运行,因固体量少而液体量多,在固体分离后还有大量的液体需要通过离心机进入母液槽,造成离心时间延长,给生产流程畅通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本实用新型可缩短每釜离心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包括反应釜、离心机、溶解槽、浆料槽和母液槽,所述反应釜上开设有清液出液口,所述清液出液口的开设高度为反应釜总高度的五分之二到五分之三,所述清液出液口连通有清液溢流管,所述清液溢流管的下端与母液槽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浆料槽连通,所述浆料槽与离心机通过管道连通,离心机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溶解槽连通,所述母液槽与离心机通过管道连通。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应釜进行化学反应,通过设置清液溢流管,将反应釜内多余的清液直接排送至母液槽内,使进入离心机的清液变少,从而使得离心机分离固液分离所需的时间减少,增加了工作效率,将清液出液口设置在反应釜的五分之二到五分之三处,确保了将反应釜上部多余的清液排出。

4、作为优化,所述清液溢流管上设有清液溢流阀。本优化方案的设置,可以控制管道的开关,在需要时打开阀门使清液流出。

5、作为优化,所述反应釜上安装有液位计。本优化方案的设置,可以知道反应釜内的液体高度,保证生产安全,在需要的时候打开清液溢流阀

6、作为优化,所述清液溢流阀采用气动阀。本优化方案的设置,气动阀调节速度快,密闭性好,泄漏性小。

7、作为优化,所述浆料槽和母液槽位于反应釜的下方,所述离心机位于母液槽的上方,所述溶解槽位于离心机的下方。本优化方案的设置,可使物料借助重力顺利输送。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清液溢流管将多余的液体直接排至母液槽,使进入离心机的液体量减少,降低了每斧离心所需要的时间,节约了生产用电成本,避免了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离心液体量的减少可延长离心机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节约离心机滤布使用消耗,为保证流程畅通、提高产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包括反应釜(1)、离心机(2)、溶解槽(3)、浆料槽(4)和母液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上开设有清液出液口,所述清液出液口的开设高度为反应釜总高度的五分之二到五分之三,所述的清液出液口连通有清液溢流管(6),所述清液溢流管的下端与母液槽(5)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浆料槽(4)连通,所述浆料槽与离心机(2)通过管道连通,离心机(2)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溶解槽(3)连通,所述母液槽(5)与离心机(2)通过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液溢流管上设有清液溢流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上安装有液位计(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液溢流阀采用气动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槽和母液槽(5)位于反应釜(1)的下方,所述离心机位于母液槽(5)的上方,所述溶解槽位于离心机(2)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固液分离系统,包括反应釜、离心机、溶解槽、浆料槽和母液槽,所述反应釜上开设有清液出液口,所述清液出液口的开设高度为反应釜总高度的五分之二到五分之三,所述清液出液口连通有清液溢流管,所述清液溢流管的下端与母液槽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浆料槽连通,所述浆料槽与离心机通过管道连通,离心机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溶解槽连通,所述母液槽与离心机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清液溢流管上设有清液溢流阀,所述清液溢流阀采用气动阀。本技术具有节约能源、效率高、缩短每釜离心时间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统勤,吕延鹏,张华,代文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