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龙式破碎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1265发布日期:2023-12-06 23:1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绞龙式破碎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破碎筛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饲料行业的绞龙式破碎筛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饲料主要分为干饲料和湿饲料,现有的绞龙式破碎筛装置适合处理干饲料,而在处理湿饲料的时候,现有的绞龙式破碎筛装置就很难处理,会堵死在装置中,难以下料,需要换其他的破碎筛装置进行处理。

2、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绞龙式破碎筛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龙式破碎筛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适用于干饲料和湿饲料的处理,结构简单,十分实用。

2、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绞龙式破碎筛装置,包括驱动部件和绞龙部件,所述绞龙部件包括绞龙管和设置在绞龙管内的绞龙轴,绞龙轴上均匀设置有绞龙叶片;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轴通过轴承座组件与所述绞龙部件的绞龙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绞龙部件的绞龙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组件相连接;所述绞龙管前端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组件,所述绞龙管后端的下部设置有下料口组件,在所述绞龙管前端的下部设置有可延伸的抽拉门板组件,所述抽拉门板组件的抽拉门板延伸至下料口组件的前端,所述绞龙轴的后端设置有多孔挡板。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为电动机或气动机。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绞龙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壳体法兰,通过壳体法兰与所述轴承座组件相连接。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绞龙轴后端的下方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位于所述抽拉门板的后端,所述筛网和所述抽拉门板覆盖在所述下料口组件上。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绞龙管后端的侧面设置有法兰板,所述绞龙轴后端下方的筛网和所述下料口组件通过法兰板与所述绞龙管相连接固定。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抽拉门板组件通过一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绞龙管前端的下部;所述抽拉门板组件包括气动驱动部件和抽拉门板,所述气动驱动部件的驱动杆与所述抽拉门板相连接,所述气动驱动部件为一气缸。

9、本实用新型的绞龙式破碎筛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驱动部件带动绞龙部件的绞龙轴转动,饲料从进料口组件进入绞龙部件并通过绞龙轴进行破碎,绞龙轴后端的多孔挡板使饲料破碎得更加精细,破碎之后的饲料通过筛网后从下料口组件出料;当需要处理湿饲料时,抽拉门板组件的抽拉门板从下料口组件的前端抽回,经过绞龙轴破碎后的湿饲料在抽拉门板抽离的位置从下料口组件出料,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10、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绞龙式破碎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件和绞龙部件,所述绞龙部件包括绞龙管和设置在绞龙管内的绞龙轴,绞龙轴上均匀设置有绞龙叶片;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轴通过轴承座组件与所述绞龙部件的绞龙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绞龙部件的绞龙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组件相连接;所述绞龙管前端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组件,所述绞龙管后端的下部设置有下料口组件,在所述绞龙管前端的下部设置有可延伸的抽拉门板组件,所述抽拉门板组件的抽拉门板延伸至下料口组件的前端,所述绞龙轴的后端设置有多孔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龙式破碎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电动机或气动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龙式破碎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壳体法兰,通过壳体法兰与所述轴承座组件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龙式破碎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轴后端的下方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位于所述抽拉门板的后端,所述筛网和所述抽拉门板覆盖在所述下料口组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龙式破碎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管后端的侧面设置有法兰板,所述绞龙轴后端下方的筛网和所述下料口组件通过法兰板与所述绞龙管相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龙式破碎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门板组件通过一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绞龙管前端的下部;所述抽拉门板组件包括气动驱动部件和抽拉门板,所述气动驱动部件的驱动杆与所述抽拉门板相连接,所述气动驱动部件为一气缸。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绞龙式破碎筛装置,包括驱动部件和绞龙部件;绞龙管前端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组件,绞龙管后端的下部设置有下料口组件,在绞龙管前端的下部设置有可延伸的抽拉门板组件,抽拉门板组件的抽拉门板延伸至下料口组件的前端,绞龙轴的后端设置有多孔挡板;通过驱动部件带动绞龙部件的绞龙轴转动,料从进料口组件进入绞龙部件并通过绞龙轴进行破碎,绞龙轴后端的多孔挡板使料破碎得更加精细,破碎之后的料通过筛网后从下料口组件出料;当不需要处理湿料或大块料时,抽拉门板组件的抽拉门板从下料口组件的前端抽回,经过抽拉门板抽离的位置从下料口组件出料,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熹,蒋林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天一高德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