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4471发布日期:2024-02-02 21:3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中药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1、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然而,中医采用的中草药在煎熬之后,产生的药渣一般会直接的丢弃,但是药渣中会残留大量的药液,造成资源浪费。

2、经检索,现有专利cn202121946369.3 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通过慢速旋转的变频电机能带动旋转板和过滤筒,使过滤筒内部的中药材与水充分的混合,而在煎熬完成后,通过快速旋转的变频电机能带动过滤筒,使过滤筒产生离心力,能将药渣中残留的药液排出,而通过压杆下压旋转板后,旋转板能挤压药渣,进一步的将药液排出,避免了残留。

3、由于药渣会发出特殊的草药味道,且任存有一定的药效,可以晒干用纱布包裹起来,做成驱蚊包用作驱赶蚊虫;在使用上述装置时,大小不一的药渣会混合存放在滤筒中,使得后续混合晒干时效果不佳,且大小不一的中药在用纱布进行包裹时容易漏出;为此,设计一款中药材的提取装置,提取药业的同时可更好的对药渣进行处理,从而有助于药渣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包括滤桶、干燥箱和收纳箱,所述干燥箱固定连接在滤桶的一侧,收纳箱固定连接在干燥箱的后侧,所述滤桶和干燥箱的内部均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所述滤桶的内部通过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分为三个过滤区,所述干燥箱的内部通过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分为三个干燥区,所述滤桶靠近干燥箱的一侧开由上到下分别开有与三个过滤区相连通的出渣口,且三个过滤区通过三个出渣口分别与三个干燥区相连通,所述干燥区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干燥箱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出风口与干燥区相连通的风机。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过滤区相连通的进料管和出液管,且滤桶的底部四端、干燥箱的底部两端和收纳箱的底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的孔径依次由大到小设计,且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均为靠近出渣口的一端低于另一端的斜面设计。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箱的内部由上到下螺纹连接有与三个搅拌轴对应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干燥箱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片。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箱远离滤桶的一侧铰链连接有与干燥区对应的第一开合门,收纳箱的远离干燥箱的一侧铰链连接有第二开合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渣口的内部设置有电动阀门,滤桶的前侧设置有与电动阀门、风机和电机连接的控制面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箱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出液管和干燥区相连通,且干燥箱内部的第三滤板位于连通管与干燥区相连通的一端内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可对药液和大小不一的药渣进行过滤,从而可提取药液的同时,便于对大小不一的药渣通过大小进行分类收集;通过设置干燥箱、搅拌轴和风机可对过滤大小后的药渣分类进行干燥,从而便于后续药渣的使用;通过设置连通管可使药渣中残留的药液任可进入出液管内部并排出,从而提高重要的出液率。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3、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包括滤桶(1)、干燥箱(6)和收纳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6)固定连接在滤桶(1)的一侧,收纳箱(7)固定连接在干燥箱(6)的后侧,所述滤桶(1)和干燥箱(6)的内部均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滤板(2)、第二滤板(3)和第三滤板(4),所述滤桶(1)的内部通过第一滤板(2)、第二滤板(3)和第三滤板(4)分为三个过滤区(101),所述干燥箱(6)的内部通过第一滤板(2)、第二滤板(3)和第三滤板(4)分为三个干燥区(601),所述滤桶(1)靠近干燥箱(6)的一侧开由上到下分别开有与三个过滤区(101)相连通的出渣口(5),且三个过滤区(101)通过三个出渣口(5)分别与三个干燥区(601)相连通,所述干燥区(6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搅拌轴(8),所述干燥箱(6)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出风口与干燥区(601)相连通的风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桶(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过滤区(101)相连通的进料管(102)和出液管(103),且滤桶(1)的底部四端、干燥箱(6)的底部两端和收纳箱(7)的底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2)、第二滤板(3)和第三滤板(4)的孔径依次由大到小设计,且第一滤板(2)、第二滤板(3)和第三滤板(4)均为靠近出渣口(5)的一端低于另一端的斜面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7)的内部由上到下螺纹连接有与三个搅拌轴(8)对应的电机(701),电机(701)的输出端贯穿干燥箱(6)与搅拌轴(8)传动连接,搅拌轴(8)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片(8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6)远离滤桶(1)的一侧铰链连接有与干燥区(601)对应的第一开合门(602),收纳箱(7)的远离干燥箱(6)的一侧铰链连接有第二开合门(7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口(5)的内部设置有电动阀门(501),滤桶(1)的前侧设置有与电动阀门(501)、风机(9)和电机(701)连接的控制面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6)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连通管(10),连通管(10)的两端分别与出液管(103)和干燥区(601)相连通,且干燥箱(6)内部的第三滤板(4)位于连通管(10)与干燥区(601)相连通的一端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材的提取装置,包括滤桶、干燥箱和收纳箱,干燥箱固定连接在滤桶的一侧,收纳箱固定连接在干燥箱的后侧,滤桶和干燥箱的内部均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滤桶的内部通过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分为三个过滤区,干燥箱的内部通过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分为三个干燥区,滤桶靠近干燥箱的一侧开由上到下分别开有与三个过滤区相连通的出渣口,且三个过滤区通过三个出渣口分别与三个干燥区相连通;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可对药液和大小不一的药渣进行过滤,从而可提取药液的同时,便于对大小不一的药渣通过大小进行分类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董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董程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