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3834发布日期:2023-12-29 22:4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丁基胶生产,具体的,涉及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


背景技术:

1、丁基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一般被应用于制作轮胎。在建筑防水领域,丁基橡胶以环保的名号已经全面普及代替沥青,丁基胶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料从原料仓中取出,然后再放入混合搅拌机构内进行混合搅拌,但是,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混合搅拌机构在使用时,为了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性,大多都会安装搅拌机构来提高搅拌的均匀性,但一些粘附在混合罐内壁的原料则难以得到搅拌,故会影响原料的混合均匀性,同时也不便于人们后期的清洗。

2、经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7962130u,公开了丁基胶泥生产原料混合搅拌机构,在该专利中通过螺纹丝杆旋转带动滑动螺母、移动板和磁铁块上移,以此带动刮环板上移,以此上移刮落混合筒内壁沾附的原料,一段时间后反向转动,下移再次刮落混合筒内壁沾附的原料,达到在工作过程中自动刮落混合筒内壁原料,提高混合效率;

3、然而该方式受到磁块磁力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刮环板和搅拌杆在搅拌后,依然存在大量原料沾附表面,造成部分原料无法排出形成浪费,同时图上述专利中附图可知,混合筒底部为倒扣型设计,以至于,混合筒内腔底部的原料难以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混合不充分以及混合后部分原料沾附内壁及搅拌结构表面,造成原料浪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筒体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筒体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进料管,筒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操作块,操作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筒体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刮板,筒体内腔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圆柱,圆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横杆一,横杆一的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面向圆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一,弹簧一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二,横杆二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刮块。

3、优选的,所述筒体内腔底部的中部开设有排料口,筒体底部的中部通过扭力轴转动安装有盖板,盖板顶部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密封块,筒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条形框,条形框的内腔底部放置有橡胶块,橡胶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环,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二。

4、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电机电性连接,电机底部的输出轴与圆柱的顶部连接,从而使用时,通过按压控制面板表面不同的按钮,以此控制电机以不同的功率启动,进而控制圆柱以不同速度旋转。

5、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内腔贯穿筒体的内腔顶部,进料管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密封板,从而使用时,利用密封板防止使用过程中或不使用时,有杂质通过进料管落入筒体内腔,影响筒体的工作效率。

6、优选的,所述操作块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操作块的底部通过伸缩杆穿过筒体顶部侧壁与环形刮板的顶部连接,从而使用时,利用控制面板控制操作块在原料融合排出后控制伸缩杆向下延伸,以此带动环形刮板下移,利用环形刮板贴合筒体内腔侧壁,以此将沾附在筒体内壁的原料刮落,降低原料的浪费。

7、优选的,所述横杆一均匀固定安装在圆柱的外表面,弹簧一拉伸后刮块的一侧贴合筒体内壁,刮块面向筒体内壁方向的一侧形状与筒体内壁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使用时,圆柱旋转带动横杆一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横杆二和刮块向筒体内壁方向移动,使得刮块的一侧贴合筒体内壁,配合刮块的形状以此自动将沾附在筒体内壁的原料刮落,达到均匀搅拌混合原料的效果。

8、优选的,所述横杆一和横杆二的外表面为倒四方形设计,横杆一与横杆二接触一侧表面为斜面设计,从而使用时,利用横杆一和横杆二外表面的倒四方形设计,使得原料难以沾附在横杆一和横杆二的外表面,配合横杆一与横杆二接触一侧的斜面设计,避免横杆二收缩进入横杆一内腔时将原料带入凹槽内。

9、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形状大小与排料口内腔的形状大小相匹配,筒体内腔的底部为倒扣型设计,从而使用时,利用筒体内腔底部的倒扣型设计,便于搅拌后的原料快速从排料口排出,排出后,首先利用密封块堵塞排料口,再松开盖板,此时盖板在与筒体连接处扭力轴的作用下自动反转覆盖密封块,防止密封块掉落,双重保护提高筒体的密封性。

10、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的底部穿过条形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的长度大于条形框底部与筒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橡胶块上移时可以触碰接触筒体的底部表面。

11、优选的,所述弹簧二设置在横板与条形框底部之间的连接杆的外表面,弹簧二连接横板的顶部表面与条形框的底部表面,从而使用时,手动拉伸拉环,使得连接杆下移,此时弹簧二压缩,弹簧二压缩至最大距离后松开,此时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连接杆带动橡胶块快速上移,利用连接杆的长度,使得橡胶块上移时可以触碰筒体的底部,以此震动筒体的底部,便于筒体内腔底部的原料掉落。

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3、1、该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通过伸缩杆结构和环形刮板结构的配合使用,使用时,利用圆柱带动横杆一和横杆二旋转,利用延伸后的横杆二好人刮块可以充分搅拌筒体内腔的原料,搅拌结束后,利用横杆一和横杆二外表面的倒四方形设计,防止原料沾附在横杆一和横杆二的外表面,同时操作块启动控制伸缩杆下移,利用环形刮板在原料倾倒结束后自动下移刮落沾附在筒体内部的原料,达到充分混合原料并防止原料沾附筒体1内部或搅拌装置外表面,降低原料浪费的效果。

14、2、该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通过弹簧二结构和横板结构的配合使用,使用时,手动拉伸拉环,使得连接杆下移,此时弹簧二压缩,弹簧二压缩至最大距离后松开,此时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连接杆带动橡胶块快速上移,利用连接杆的长度,使得橡胶块上移时可以触碰筒体的底部,以此震动筒体的底部,便于筒体内腔底部的原料掉落,提高混合后筒体内腔原料的倾倒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筒体(1)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筒体(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进料管(4),筒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操作块(5),操作块(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6),筒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刮板(7),筒体(1)内腔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圆柱(8),圆柱(8)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横杆一(9),横杆一(9)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面向圆柱(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一(11),弹簧一(1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二(12),横杆二(1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刮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腔底部的中部开设有排料口(14),筒体(1)底部的中部通过扭力轴转动安装有盖板(15),盖板(15)顶部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密封块(16),筒体(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条形框(17),条形框(17)的内腔底部放置有橡胶块(18),橡胶块(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横板(20),横板(2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环(21),连接杆(19)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二(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通过导线与电机(3)电性连接,电机(3)底部的输出轴与圆柱(8)的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4)的内腔贯穿筒体(1)的内腔顶部,进料管(4)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密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块(5)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2)电性连接,操作块(5)的底部通过伸缩杆(6)穿过筒体(1)顶部侧壁与环形刮板(7)的顶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一(9)均匀固定安装在圆柱(8)的外表面,弹簧一(11)拉伸后刮块(13)的一侧贴合筒体(1)内壁,刮块(13)面向筒体(1)内壁方向的一侧形状与筒体(1)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一(9)和横杆二(12)的外表面为倒四方形设计,横杆一(9)与横杆二(12)接触一侧表面为斜面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16)的形状大小与排料口(14)内腔的形状大小相匹配,筒体(1)内腔的底部为倒扣型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18)的底部穿过条形框(17)与连接杆(19)固定连接,连接杆(19)的长度大于条形框(17)底部与筒体(1)底部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二(22)设置在横板(20)与条形框(17)底部之间的连接杆(19)的外表面,弹簧二(22)连接横板(20)的顶部表面与条形框(17)的底部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丁基胶生产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筒体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该丁基胶粉末混合融合机,通过伸缩杆结构和环形刮板结构的配合使用,使用时,利用圆柱带动横杆一和横杆二旋转,利用延伸后的横杆二好人刮块可以充分搅拌筒体内腔的原料,搅拌结束后,利用横杆一和横杆二外表面的倒四方形设计,防止原料沾附在横杆一和横杆二的外表面,同时操作块启动控制伸缩杆下移,利用环形刮板在原料倾倒结束后自动下移刮落沾附在筒体内部的原料,达到充分混合原料并防止原料沾附筒体1内部或搅拌装置外表面,降低原料浪费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陈来易,杨贤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明日红高性能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