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2566发布日期:2023-11-17 23:3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聚酰胺聚合加工,具体为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锦纶织造行业普遍使用二氧化钛作为添加剂,改善锦纶纤维表面过强的光学反射,降低透明度,增加白度。现有生产工艺流程为将二氧化钛加入己内酰胺水溶液的制备罐中,搅拌混合均匀成浆料,送入分离器中,细颗粒送入稀释罐中加入脱盐水进行调配,得到二氧化钛悬浮液,并送到储罐中。

2、氧化钛悬浮液中tio2粒子,在制备罐中悬浮状态,不便于从底部或者中部完全抽出过滤,导致对溶液的过滤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通过沉淀仓的设置,收集聚团的二氧化钛,通过收集仓收集从轮旋收集管道排出的悬浮状态二氧化钛,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旋收集管道转动,使得悬浮状态的二氧化钛从螺旋收集管道进口进入,在水流的作用下,强行将悬浮的二氧化钛流入收集仓的内部,通过过滤仓过滤,再通过循环泵将液体循环进入罐体内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其包括:

6、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沉淀仓,所述沉淀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仓,所述沉淀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放管;

7、中部收集机构,所述中部收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于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螺旋收集管道,所述螺旋收集管道的出口与收集仓的内部连通;

8、循环过滤机构,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包括与排放管连通的过滤仓和与过滤仓清水口连通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设置有伸入罐体内部的注液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支架的顶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收集仓的底部连通有伸入排放管内部的排放口,所述收集仓内壁设置有与螺旋收集管道外壁贴合的密封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排放管出口的上方。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仓的侧壁连通有出液软管,所述出液软管的进口位于过滤板的上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通过沉淀仓的设置,收集聚团的二氧化钛,通过收集仓收集从轮旋收集管道排出的悬浮状态二氧化钛,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旋收集管道转动,使得悬浮状态的二氧化钛从螺旋收集管道进口进入,在水流的作用下,强行将悬浮的二氧化钛流入收集仓的内部,通过过滤仓过滤,再通过循环泵将液体循环进入罐体内部。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0)的顶部设置有支架(211),所述驱动电机(210)设置于支架(21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110)的底部连通有伸入排放管(102)内部的排放口,所述收集仓(110)内壁设置有与螺旋收集管道(220)外壁贴合的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310)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311),所述过滤板(311)位于排放管(102)出口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310)的侧壁连通有出液软管(312),所述出液软管(312)的进口位于过滤板(311)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二氧化钛浊液过滤装置,包括罐体、中部收集机构和循环过滤机构,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沉淀仓,所述沉淀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仓,所述沉淀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放管,所述中部收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于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螺旋收集管道,所述螺旋收集管道的出口与收集仓的内部连通,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包括与排放管连通的过滤仓和与过滤仓清水口连通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设置有伸入罐体内部的注液管,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旋收集管道转动,使得悬浮状态的二氧化钛从螺旋收集管道进口进入,在水流的作用下,强行将悬浮的二氧化钛流入收集仓的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祥,杨阳,蔡绍华,王远志,陈建军,熊少华,杨志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展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