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5611发布日期:2024-02-20 21:2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尤其适用于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后需转型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的回收,属于水处理。


背景技术:

1、离子交换工艺因特定树脂对二价及以上的金属离子具有高选择吸附性功能而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废旧电池回收、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矿液除杂、电子电镀溶液、金属酸洗溶液中吸附浓缩分离重金属离子以回收高价金属如镍、钴、锰等,也常用于海水软化、ro浓水软化回收处理和碳酸锂中去除钙镁离子。以上技术领域离子交换工艺常选用螯合树脂和弱酸阳离子树脂。当螯合树脂和弱酸阳离子树脂吸附重金属离子饱和后需至少2倍树脂体积量的固定浓度酸溶液再生和至少2倍树脂体积量的固定浓度碱溶液转型以实现树脂的周期性离子交换吸附功能。再生液如硫酸盐酸溶液、转型液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使用需消耗大量的酸、碱、纯水,且再生、转型后需消耗大量清水淋洗至树脂柱排出水ph值接近中性方可重新投入吸附使用。

2、现有应用于上述行业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装置因再生液目标金属离子浓度不够而造成无法直接回收利用,再生和转型过程排出的大量酸碱淋洗水需要额外对其处理后排放,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双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与再生液回收装置,该装置实现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和转型过程中酸、碱的有效回收,同时提高了浓再生液的回收浓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方案如下:

2、(1)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单元1、树脂再生单元2、再生液回收单元3。

3、(2)优选的,所述树脂再生单元还包括再生后的转型单元,具体包括酸再生液配制槽与输送管路、碱转型液配制槽与输送管路。所述再生液回收单元包括浓再生液回收槽与输送管路、稀酸液回收槽与输送管路、稀碱液回收槽与输送管路。

4、(3)优选的,所述树脂再生单元为了提高再生液酸利用率和保证树脂获得最大程度的再生将计算量总量的酸配置成两种不同浓度的再生液分两步进行再生。

5、(4)优选的,所述不同浓度再生液其中低浓度的再生液为在8%硫酸配制槽中配制的8%硫酸,高浓度的再生液为在14%硫酸配制槽中配制的14%硫酸,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碱转型液为在4%碱液配制槽中配制的4%碱液。

6、(5)优选的,所述8%硫酸配制槽、14%硫酸配制槽、4%碱液配制槽通过各自的泵阀出口管道接驳第一干管进而连接至树脂吸附单元的再生/转型进液口。

7、(6)优选的,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单元的再生/转型排液口通过第二干管分别连接至浓再生液回收槽进液口、稀酸液回收槽进液口,稀碱液回收槽进液口。

8、(7)优选的,所述连接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单元和浓再生液回收槽、稀酸液回收槽、稀碱液回收槽的第二干管上还安装有在线ph监测仪。

9、(8)优选的,所述浓再生液回收槽通过第一输送泵和第一输送管路将浓再生液输送至回收。

10、(9)优选的,所述稀酸液回收槽通过第二输送泵和第二输送管路连接至8%硫酸配制槽进液口,进一步优选的,8%硫酸配制槽顶部还连接了母酸液补充口。

11、(10)优选的,所述稀碱液回收槽通过第三输送泵和第三输送管路连接至4%碱液配制槽进液口,进一步优选的,4%碱液配制槽顶部还连接了母碱液补充口。

12、(11)优选的,所述14%硫酸配制槽顶部连接了纯水补充口和母酸补充口。



技术特征:

1.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单元(1)、树脂再生单元(2)、再生液回收单元(3);所述树脂再生单元(2)还包括再生后的转型单元,具体包括酸再生液配制槽与输送管路、碱转型液配制槽与输送管路;所述再生液回收单元包括浓再生液回收槽与输送管路、稀酸液回收槽与输送管路、稀碱液回收槽与输送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再生单元为了提高再生液酸利用率和保证树脂获得最大程度的再生将计算量总量的酸配制成两种不同浓度的再生液分两步进行再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不同浓度的再生液其中低浓度再生液为在8%硫酸配制槽中配制的8%硫酸,高浓度的再生液为在14%硫酸配制槽中配制的14%硫酸;所述碱转型液为在4%碱液配制槽中配制的4%碱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8%硫酸配制槽、14%硫酸配制槽、4%碱液配制槽通过各自的泵阀出口管道接驳第一干管进而连接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单元的再生/转型进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单元的再生/转型排液口通过第二干管分别连接至浓再生液回收槽进液口、稀酸液回收槽进液口,稀碱液回收槽进液口,所述第二干管上还安装有在线ph监测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再生液回收槽通过第一输送泵和第一输送管路将浓再生液输送至回收;所述稀酸液回收槽通过第二输送泵和第二输送管路连接至8%硫酸配制槽进液口,所述8%硫酸配制槽顶部还连接了母酸液补充口;所述稀碱液回收槽通过第三输送泵和第三输送管路连接至4%碱液配制槽进液口,所述4%碱液配制槽顶部还连接了母碱液补充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14%硫酸配制槽顶部连接了纯水补充口和母酸补充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再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单元1、树脂再生单元2、再生液回收单元3,具体包括两种不同浓度的酸再生液配制槽与输送管路、碱转型液配制槽与输送管路、浓再生液回收槽与输送管路、稀酸液回收槽与输送管路、稀碱液回收槽与输送管路以及管路上连接的输送泵、在线pH计、阀门和流量计;通过在线pH计将再生及再生后、转型及转型后排液分流至浓再生液回收槽进行有价离子的回收、稀酸液回收槽用于配置下一个再生周期的低浓度酸再生液、稀碱液回收槽用于配置下一个再生周期的碱转型液,实现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和转型过程中浓再生液、酸、碱的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平,周小强,杨帆,王长春,徐德圳,肖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远鑫资源循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