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6170发布日期:2024-03-12 19:3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乙酰半胱氨酸加工,具体为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1、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作黏液溶解剂,具有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其分子中所含的巯基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的黏滞性,并使痰液化而易咳出,还能使脓性痰液中的dna纤维断裂,因此不仅能溶解白色黏痰,也能溶解脓性痰;

2、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药剂加工用溶解装置(公告号cn212236878u),该药剂加工的装置虽然能够对药剂进行研磨,加速溶解,但是由于乙酰半胱氨酸在溶解后需要再次进行过滤静置并结晶,而由于溶解的罐体内侧壁不便清理,导致残留的溶液在静置情况下会在内侧壁上进行结晶,而在多次溶解过程中,结晶也会积攒较多,从而影响乙酰半胱氨酸的溶解配比的比例,影响乙酰半胱氨酸的加工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的目的是提供提供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解决了残留在罐体内侧壁的结晶难以清除影响配比比例的问题。

2、本实用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加工罐,所述加工罐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架;

4、所述加工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端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搅拌杆。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面连接有搅拌筒,所述底座的顶面与罐体的连接处开设有插槽,所述搅拌筒的底面设置有出料管。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包裹有保温棉,所述罐体的内部连接有隔离筒,所述隔离筒和罐体之间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且位于隔离筒的外表面呈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加热棒,所述搅拌筒外表面呈环形与隔离筒的滑动路径的对应处开设有四个导向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面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连接于顶盖的上表面,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顶盖和罐体与隔离筒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杆的转动半径与搅拌筒的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隔离筒的内径尺寸与搅拌筒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隔离筒为高导热材质,所述顶盖的顶面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与搅拌筒相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槽的内径尺寸与隔离筒的滑动路径相适配,所述罐体通过隔离筒与搅拌筒相连接,所述插槽的内径尺寸与罐体底端的外径尺寸相适配。

10、本实用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1、本实用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和连接轴及搅拌杆与搅拌筒的配合,能够对溶液进行搅拌,加速溶解速率,而加热腔内的加热棒能够在加热过程中给溶液加热,提高溶解的效率,方便溶液与药剂的快速混合。

12、本实用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罐体及搅拌筒之间的配合,能够在溶液加工完成后,方便加工罐与搅拌筒的完全分离,方便对搅拌筒的内侧壁进行彻底清理,防止结晶的出现,保证加工时溶液配比比例的准确性,提高加工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加工罐(2),所述加工罐(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1)的内侧壁包裹有保温棉,所述罐体(21)的内部连接有隔离筒(27),所述隔离筒(27)和罐体(21)之间设置有加热腔(28),所述加热腔(28)的内部且位于隔离筒(27)的外表面呈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加热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5)的转动半径与搅拌筒(11)的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隔离筒(27)的内径尺寸与搅拌筒(11)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隔离筒(27)为高导热材质,所述顶盖(22)的顶面设置有进料管(26),所述进料管(26)的底端与搅拌筒(11)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溶解装置,涉及乙酰半胱氨酸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加工罐,所述加工罐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架,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和连接轴及搅拌杆与搅拌筒的配合,能够对溶液进行搅拌,加速溶解速率,而加热腔内的加热棒能够在加热过程中给溶液加热,提高溶解的效率,方便溶液与药剂的快速混合,且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罐体及搅拌筒之间的配合,能够在溶液加工完成后,方便加工罐与搅拌筒的完全分离,方便对搅拌筒的内侧壁进行彻底清理,防止结晶的出现,保证加工时溶液配比比例的准确性,提高加工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殷俊芳,赵韬,田金昌,徐佳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朗易生物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