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刚玉磨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7738发布日期:2024-03-28 18:5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刚玉磨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白刚玉生产技术,尤其是一种白刚玉磨粉装置。


背景技术:

1、白刚玉在加工研磨粉需要进行粉碎、酸洗与水洗、分选、烘干、煅烧和浸泡,粉碎是指将直径不同的淬火钢球同原料放入滚筒内,加水,放上橡皮垫并将盖子密封,然后使滚筒转动,在钢球的撞击下,将磨料粉碎,且在烘干时需要在烘千箱内升温100-200摄氏度烘干,烘干后用玻璃研棒或牛角匙将结块研细。

2、目前在将烘干后结块的白刚玉原料磨粉研细,通过使用玻璃研棒或牛角匙研细较为麻烦,且不便于将烘干后结块的白刚玉原料投料以及将研细后的研磨粉下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刚玉磨粉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在将烘干后结块的白刚玉原料磨粉研细较为麻烦,且不便于将烘干后结块的白刚玉原料投料以及将研细后的研磨粉下料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刚玉磨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为弧面,壳体内设有可转动的压块,压块底部与壳体的内底面相适配,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孔,壳体底部开设有下料孔,压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柱,插柱与下料孔之间滑动连接。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刚玉磨粉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4、进一步地,所述压块的边缘处与壳体之间留有缝隙,压块的上表面为锥形面。

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架,壳体底部螺纹连接有收集盒,插柱底部可插入收集盒内部。

6、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孔内设有进料管。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与压块固定连接,顶盖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t形的限位柱,多个限位柱上滑动连接有一个支板,支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经螺栓与连接杆固定连接,限位柱的阶梯面经压簧与支板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护壳,支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箱,电机位于电机箱内部,电机箱上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的顶端伸出护壳。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插柱能够起到对下料孔的封堵作用,压块转动并下压能够起到对烘干后结块的白刚玉原料的研磨作用,且由于壳体的内底面为弧面的设置,使得白刚玉原料在研磨后,通过向上移动压块和插柱,使得研磨后的研磨粉能够经下料孔进行下料,使得该装置便于使用且便于将烘干后结块的白刚玉原料投料以及将研细后的研磨粉下料。



技术特征:

1.一种白刚玉磨粉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为弧面,壳体(1)内设有可转动的压块(2),压块(2)底部与壳体(1)的内底面相适配,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孔(3),壳体(1)底部开设有下料孔(4),压块(2)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柱(5),插柱(5)与下料孔(4)之间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刚玉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的边缘处与壳体(1)之间留有缝隙,压块(2)的上表面为锥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刚玉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6),壳体(1)底部螺纹连接有收集盒(7),插柱(5)底部可插入收集盒(7)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刚玉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3)内设有进料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刚玉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9),顶盖(9)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底端与压块(2)固定连接,顶盖(9)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t形的限位柱(11),多个限位柱(11)上滑动连接有一个支板(12),支板(12)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的底部经螺栓与连接杆(10)固定连接,限位柱(11)的阶梯面经压簧与支板(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刚玉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护壳(15),支板(12)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箱(16),电机(13)位于电机箱(16)内部,电机箱(16)上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7),拉杆(17)的顶端伸出护壳(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白刚玉磨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为弧面,壳体内设有可转动的压块,压块底部与壳体的内底面相适配,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孔,壳体底部开设有下料孔,压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柱,插柱与下料孔之间滑动连接,压块的边缘处与壳体之间留有缝隙,压块的上表面为锥形面。通过插柱能够起到对下料孔的封堵作用,压块转动并下压能够起到对烘干后结块的白刚玉原料的研磨作用,且由于壳体的内底面为弧面的设置,使得白刚玉原料在研磨后,通过向上移动压块和插柱,使得研磨后的研磨粉能够经下料孔进行下料,使得该装置便于使用且便于将烘干后结块的白刚玉原料投料以及将研细后的研磨粉下料。

技术研发人员:贺万关,陈胜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门峡鑫宇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