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9524发布日期:2024-04-18 20:4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


背景技术:

1、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污水处理中,需要对污水底部的污泥进行清理,因此需要用到排泥机构,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排泥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例如公开号为cn219440779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排泥装置,包括污水池、收线架和锥型坠块,所述污水池顶部设置有支撑板,其中支撑板中部设置有收线架,所述收线架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和导流管,其中驱动电机一侧设置有延伸至污水池内的排泥管,而导流管上连接有排污管,所述钢丝绳缠绕于收线架上,其中钢丝绳端部固定连接有锥型坠块,所述钢丝绳表面涂覆有颜色标记段,以避免过度收卷造成对排泥管以及导流管的撞击,所述污水池外壁左端近顶端设置有出水管,该出水管上设置有手动阀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通过先沉淀后排泥的方式,充分进行固液分层,以实现后续高效的排泥效果。

3、上述污水处理排泥装置采用上升的锥型坠块带动泥水分离的水和泥上升,通过上升靠近排水管,实现先抽出水,再抽出泥,实现泥水分开处理,时间高效排泥工作,但是在锥型坠块上升的过程中锥型坠块与污水池侧壁之间一定会存有缝隙,随着锥型坠块的多次使用,缝隙会变大,造成泥水泄露的问题,使用寿命较低,实用性低,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排泥机构易发生泄露的问题,实用性低,达到了泥水分离排出的同时,提高实用性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上设置有用于将处理箱内静置分层后的泥水分开排出的清理单元;

3、所述清理单元包括插接于所述处理箱顶端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端伸入处理箱的内部,所述输送管的顶端分别通过三通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和排泥管,所述处理箱的顶端分别安装有水泵和排泥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排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排泥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排泥管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排泥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输送管上分别设置有辅助排水单元和辅助排泥单元。

4、优选地,所述处理箱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处理箱内导入泥水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形状为漏斗结构。

5、优选地,所述辅助排水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管上的第一波纹软管,所述第一波纹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浮力环。

6、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所述输送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块,且所述导向杆插接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导向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7、优选地,所述辅助排泥单元包括插接于所述安装座底端的套管,所述套管和所述第一波纹软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波纹软管,所述第二波纹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管上,所述第二波纹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波纹软管上,所述安装座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齿轮,所述套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齿槽,且所述齿轮的一侧与所述齿槽相啮合,所述安装座内插接有齿条,所述齿轮的另一侧与所述齿条相啮合,多个所述齿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配重环。

8、优选地,所述齿条的顶端对应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9、优选地,所述处理箱的顶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水泵、排泥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通过信号控制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设置输送管、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一波纹软管、安装座、导向杆和浮力环,实现在向处理箱内灌入泥水时,可自动感知是否灌满,防止过度灌入,影响后期排泥的问题,同时可实现泥水分离处理,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12、2、通过设置排泥管、排泥泵、第二电磁阀、第一波纹软管、安装座、导向杆、浮力环、套管、第二波纹软管、齿轮、齿槽、齿条、配重环、第二压力传感器,实现部分结构共用,减少成本输出,且在完成排水工作时,可自动进行排泥工作,降低工作人员负担,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上设置有用于将处理箱(1)内静置分层后的泥水分开排出的清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处理箱(1)内导入泥水的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形状为漏斗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排水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管(3)上的第一波纹软管(10),所述第一波纹软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上设置有浮力环(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12),所述输送管(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块(13),且所述导向杆(12)插接于所述安装块(13)上,所述导向杆(1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排泥单元包括插接于所述安装座(11)底端的套管(15),所述套管(15)和所述第一波纹软管(10)之间设置有第二波纹软管(16),所述第二波纹软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管(15)上,所述第二波纹软管(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波纹软管(10)上,所述安装座(11)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齿轮(17),所述套管(15)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齿槽(18),且所述齿轮(17)的一侧与所述齿槽(18)相啮合,所述安装座(11)内插接有齿条(19),所述齿轮(17)的另一侧与所述齿条(19)相啮合,多个所述齿条(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配重环(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9)的顶端对应所述安装座(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顶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水泵(6)、排泥泵(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1)之间通过信号控制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排泥机构,涉及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上设置有用于将处理箱内静置分层后的泥水分开排出的清理单元;所述清理单元包括插接于所述处理箱顶端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端伸入处理箱的内部,所述输送管的顶端分别通过三通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和排泥管。本技术通过设置排泥管、排泥泵、第二电磁阀、第一波纹软管、安装座、导向杆、浮力环、套管、第二波纹软管、齿轮、齿槽、齿条、配重环、第二压力传感器,实现泥水分开排出,实现部分结构共用,减少成本输出,且在完成排水工作时,可自动进行排泥工作,降低工作人员负担,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勇,郭香,张东兴,马学祥,夏灿,曹华松,查利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国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