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4571发布日期:2024-04-25 10:01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矸石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矸石,混含在煤层中的石块,含少量可燃物,不易燃烧。俗称“矸子”。采矿过程中,从井下采出的或混入矿石中的碎石。煤层中间的薄岩层称“夹石”。矿山地面的矸石堆称“矸石山”。现有多用搅拌装置将黄土、研石及其它有机肥进行混合,用于基质的改良。

2、1、现有的装置在搅拌的过程中,半部分原料容易粘在桶壁上,导致原料难以充分混合,使得搅拌后的混合物料比例成分不对,降低了混合物料对基质的改良效果;2、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人工进行下料,让装置的下料速度较慢,效率低,且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装置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料容易粘在桶壁上以及人工下料速度较慢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包括混合桶和底板,所述混合桶上表面卡设有圆盖,所述混合桶侧面设有方盖,所述方盖上插设有一对螺栓,所述螺栓均与混合桶螺纹连接,所述混合桶上端固定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内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混合桶内固定设有齿盘,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转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盘相啮合,所述转动架上转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固定设有多个搅拌块,所述转动架上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固定设有第一刮块,所述转动架上固定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刮块。

4、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一对固定杆,所述混合桶侧面固定设有一对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均与固定杆转动连接,一个所述固定杆一侧均转动设有一对滚轮,一个所述固定块均与一个滚轮固定连接,一对所述滚轮上套设有传输带,一个所述固定杆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与一个滚轮固定连接。

5、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贯穿混合桶,所述圆盖上设有把手。

6、优选地,一对所述螺栓位于方盖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转动架。

7、优选地,所述转动架呈三叉状,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贯穿齿盘。

8、优选地,所述第一刮块与混合桶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刮块与混合桶内底部贴合。

9、优选地,一对所述固定杆位于底板两侧,所述固定块均贯穿固定杆。

10、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贯穿固定架,所述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装第一刮块和第二刮块,能对混合桶内壁进行刮擦,防止混合桶内壁沾上原料,能够对黄土、研石及其它有机肥进行充分混合;

13、2、在本实用新型中,滚轮、传输带和固定块的配合工作,使得混合桶可以进行转动,让混合桶倾斜,让装置实现自主下料,节约了人工成本,下料效率变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包括混合桶(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1)上表面卡设有圆盖(11),所述混合桶(1)侧面设有方盖(111),所述方盖(111)上插设有一对螺栓(112),所述螺栓(112)均与混合桶(1)螺纹连接,所述混合桶(1)上端固定设有圆筒(12),所述圆筒(12)内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21),所述混合桶(1)内固定设有齿盘(13),所述第一电机(121)输出轴固定设有转动架(14),所述转动架(14)上转动设有齿轮(141),所述齿轮(141)与齿盘(13)相啮合,所述转动架(14)上转动设有第一连接杆(142),所述第一连接杆(142)与齿轮(1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42)上固定设有多个搅拌块(143),所述转动架(14)上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杆(144),所述第二连接杆(144)下端固定设有第一刮块(145),所述转动架(14)上固定设有第三连接杆(146),所述第三连接杆(146)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刮块(1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固定设有一对固定杆(21),所述混合桶(1)侧面固定设有一对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均与固定杆(21)转动连接,一个所述固定杆(21)一侧均转动设有一对滚轮(23),一个所述固定块(22)均与一个滚轮(23)固定连接,一对所述滚轮(23)上套设有传输带(24),一个所述固定杆(21)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架(25),所述固定架(25)上固定设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输出轴与一个滚轮(2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21)输出轴贯穿混合桶(1),所述圆盖(11)上设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螺栓(112)位于方盖(111)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142)贯穿转动架(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14)呈三叉状,所述第一电机(121)输出轴贯穿齿盘(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块(145)与混合桶(1)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刮块(147)与混合桶(1)内底部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固定杆(21)位于底板(2)两侧,所述固定块(22)均贯穿固定杆(2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26)贯穿固定架(25),所述第二电机(26)为伺服电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拌矸基质改良处理装置,涉及矸石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混合桶和底板,转动架上转动设有齿轮,齿轮与齿盘相啮合,转动架上转动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齿轮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上固定设有多个搅拌块,转动架上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下端固定设有第一刮块,转动架上固定设有第三连接杆,第三来连接杆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刮块。本技术通过加装第一刮块和第二刮块,能对混合桶内壁进行刮擦,防止混合桶内壁沾上原料,滚轮、传输带和固定块的配合工作,使得混合桶可以进行转动,让混合桶倾斜,让装置实现自主下料,节约了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曹霞,李广强,任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1007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