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102142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尤其涉及采用粉体涂敷法的形成方法的改进。
在阴极射线管例如彩色显像管的图像显示部分(面板)的内面上,将分别发出红、绿、蓝三色光的3种荧光体,按条纹或点状有规律地粘附成规定的图案,作为以往形成此种荧光体涂敷层的方法,众所周知的有荧光体料浆(slurry)法及荧光体粉体涂敷法。荧光体料浆法是使用混有感光性树脂的荧光体料浆来形成荧光面的,所以存在着其显影要使用大量水等的不妥之处。最近发明了不存在此种不妥的、使用荧光体粉未的涂敷法。该粉体涂敷法例如在特公昭57-20651号公报中所显示的那样,在面板内面形成含有芳香族重氮盐或含有把芳香族重氮盐作为感光性成分的,通过曝光会产生粘附性的感光性组成物的薄层,通过曝光使其产生粘附性,使粉体粒子与薄层接触、被薄层收容,再把残余的粉体粒子从薄层上除去,以此来形成图案状荧光膜。
该方法首先,把含有重氮盐的感光性粘附组成物做成水溶液涂敷在面板的内侧面,加热干燥,形成固体形薄层。该场合通常是,把低速旋转着的面板的整个内侧面浸入感光性组成物的水溶液中,然后提高旋转速度,从面板上甩去感光性组成物的水溶液,把面板的内侧面面对着红外线加热器等加热装置,使面板温度上升到约50℃,进行加热干燥,形成面板内侧面的固体形薄层。然后,通过装在面板内的障板的孔照射紫外线(曝光)。该场合,面板被预先冷却在30℃~40℃。这是为了防止在曝光时,由于面板的热量而障板被加热发生热膨胀,致使应被曝光的位置发生移动。这时紫外线的照射位置,相当于使该荧光体发光用的电子束撞击的位置,即荧光体应该被粘附的位置。受到该紫外线照射部分的薄层由于重氮盐的光分解反应,生成能收容荧光体的、具有粘附性的物质。接着,使第1色的荧光体粉末与该薄层接触,按薄层的荧光体收容能力让荧光体粉末附着在薄层上。使该荧光体粉末接触的方法,采用的是使粉体在面板面上物理性地滑动的方法。再通过喷射空气等的方法把残余的荧光体粉末从薄层上除去。这样,仅在被曝光部分形成第1种颜色的荧光体层。
接着,通过障板使应该粘附上第2种颜包的荧光体的部位曝光,用与第1种颜色的荧光体相同的方法使第2种颜色的荧光体仅粘附在被曝光的部分。再通过同样的操作使第3种颜色的荧光体附着在面板内侧面。通过以上的操作,能获得三种颜色的荧光体被分别粘附在为引起发光而用的电子束所撞击的位置上而形成荧光面的这样的面板。但是对于该方法,与为了生成使第1种颜色的荧光体粉体附着在面板上所用的、具有粉体收容性的物质所需的紫外线的照射能量相比,第2及第3种颜色所需的紫外线照射能量约为前者的1.5~2倍左右。即,在第2种、第3种颜包以后的工序中,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灵敏度将下降。而且,第2、第3种颜色的荧光体附着量图案与第1种颜色的相比较差。因此,如彩色显像管那样,在把荧光体往整个面板上按微细的点或条纹状进行涂敷的场合,便存在第2、第3种颜色的荧光体点的部分剥落,或者附着厚度不足,即荧光面品位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从第2种颜色起的灵敏度以及荧光体附着图案品位的下降的、改进的荧光面形成方法。
本发明的荧光面形成方法是一种包括曝光前的加热工序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形成方法,即是那种在面板面上涂敷感光性粘附物质层,使上述物质层面曝光,形成粘附部位分布的图案,接着多次反复进行使荧光体粉末与该图案接触并粘附在其上的工序,来形成荧光面的荧光面形成方法,其中,在继第1种荧光体粘附工序之后的工序中,包括至少一次的对感光性粘附物质层进行加热的曝光前加热工序。
在如彩色显像管的荧光面那样,涂敷发出红、绿、蓝3色光的荧光体的场合,曝光工序要反复3次。该场合,在曝光工序前加热感光性粘附物质层,曝光时可用比前者低的温度进行。
在该曝光前加热工序中,感光性粘附物质层最好以40℃至110℃的范围进行加热。不到40℃物质层不能被充分再激活,超过110℃,物质层可能产生热分解。物质层的代表是以重氮盐为主体的物质。
根据本发明的、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曝光前加热方法,可以使用红外线照射或热风喷射或两者并用的方法。
在继第1种颜色之后的第2种颜色起的荧光体粘附工序中,通过曝光前加热,感光性粘附物质层与第1种颜色的荧光体被粘附时一样被激活,恢复曝光灵敏度。因此,2次以后的曝光时间仅用与第1次曝光相同的时间就行,而且可确保整个曝光面的荧光体附着量,提高荧光面的品位。曝光前加热最好在继第1荧光体粘附之后的所有曝光工序中都应用,但至少在曝光工序中应用一次也有效果。
关于附图的简单说明第1图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序的流程图。
第2图至第7图是模式化地显示上述实施例的工序的简略图。
第1图至第7图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工序A首先,作为经过光照射便具有粉体收容性的物质,由聚乙烯醇0.5重量分、对一重氮-N,N-二甲基苯胺氯化物氯化锌复盐(P-Diazo-N,N-dimethylaniline chloride-zinc chloride)4重量分,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008重量分及其余部分为水,组成感光性粘附物质的水溶液,把该水溶液在设于转台(10)上的20英寸型彩色显像管的面板内侧面上涂敷约1μm的厚度,加热干燥,形成感光性粘附物质层。该场合,先把低速旋转的面板(1)的整个内侧面浸在上述水溶液中,然后提高旋转速度,把剩余的水溶液甩到面板之外,这样来涂敷物质层(2)(第2图)。
工序B接着,让显像管面板的内侧面面对着红外加热器(3),使面板(1)的温度上升到约50℃,进行加热干燥(第3图),在面板内侧面形成感光性粘附物质层(2)。
工序C然后把障板(6)装入显像管面板,如果面板温度下降到约35℃以下时,把面板(1)放在曝光台(4)上,如果利用置于离面板内侧面约300mm下方处的1Kw超高压水银灯(5),通过障板(6),对发蓝光的荧光体应该被粘附的位置进行约2分钟的曝光,便在曝光部位,即在蓝色发光荧光体应该被粘附的物质层面的位置上,按规定的图案分布,形成具有粉体收容性的粘附面(第4图)。
工序D接着拆下障板,把平均粒径为5μm的Zn S∶Ag蓝色发光荧光体(7)约50克放在面板内侧面上,让它在整个面板内侧面上滑动(第5图),把蓝色发光荧光体粘附在面板内侧面蓝色荧光体应被粘附的位置。
工序E然后,把开有间隔为50mm、孔径为0.5mm的7个喷孔的喷枪置于离面板内侧面约200mm处,从该喷枪喷出约8.5米/秒的干燥空气,吹去不需要的荧光体。进行所谓的空气显影,以形成规定的蓝色发光荧光体图案(8)(第6图)。
工序F接着,让面板内侧面面对着红外线加热器,把面板再次加热到约50℃(第7图)。
把障板装入面板,使面板的温度冷却到约35℃以下。
工序G、H、I与蓝色发光荧光体一样,曝光约2分钟,让平均直径约5μm的Zn S∶Cu Al绿色发光荧光体粘附,进行空气显影,以形成规定的绿色发光荧光体图案。
工序J与绿色发光荧光体的粘附工序一样,再次对感光性层进行加热。
工序K、L、M冷却,曝光约2分钟,进行平均粒径约5μm的Y2O2S∶Eu红色发光荧光体的粘附及空气显影,形成红色发光荧光体图案。经过如上工序,获得粘附有蓝、绿、红三色荧光体而形成的荧光面。
工序N通过0.5mm孔径的喷咀,以约1.5Kg/cm2的压力向该面板的内侧面供应纯水,洗净面板内侧面。对洗净后的荧光面进行观察的结果是,荧光体无剥落,荧光体的附着量,蓝、绿及红分别为3.2Kg/cm2、3.15mg/cm2及3.8mg/cm2,三色都平均地良好粘附着。
接着为了与上述本发明的方法作比较,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即,使用前述的感光性水溶液,在进行第2色、第3色曝光前不进行树脂膜的加热,对蓝、绿、红分别曝光约2分钟,形成荧光体层,并与实施例同样地进行水洗,结果是,蓝、绿、红的附着量分别为1.6mg/cm2、1.0mg/cm2、0.8mg/cm2,很少,并出现荧光体的剥落。还有,要获得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荧光体附着量,蓝、绿、红的曝光时间分别为2分钟、3分钟10秒钟及3分45秒钟,而且必须经过氨蒸气的定影工序。
如果不断改变粘附第2色荧光体前对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加热温度,则可看到,在40℃以上时荧光体附着量增加,在50℃以上达到顶峰。至于50℃再向上,可以提高到感光性粘附物质产生热分解的温度为止。对重氮盐的场合,则可达到110℃为止。
该加热方法,除了实施例所述的红外线照射以外,还可通过吹热风来进行。此外也可两种方法并用。在面板即使保持常温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仅把感光性粘附层提高到所希望的温度,而且在下一阶段,该感光性粘附层依靠面板被均匀冷却。
可以认为,在该加热、冷却过程中,感光性粘附层中所含的水分得到调整,在各曝光工序中恢复了活性状态。
因此,在荧光面形成工序中的环境空气气氛,最好是在常温下相对湿度为20%~80%范围内的非干燥气氛。但是,在显影工序中的空气喷射及加热工序中的热风喷射以使用干燥空气为好。
又,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工序(E)、(F)那样是把显影工序与加热工序分开的,但通过在显影工序采用热风,可以用一道工序来完成这两道工序。
还有,作为感光性粘附物质,除实施例中提到的物质外,还可使用对一重氮一甲氧基苯胺氯化物氯化锌复盐(P-Diazo-methoxybenzene chloride-Zinc chloride),及邻-重氮-甲氧基苯胺氯化物氯化锌复盐等等。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当把多色的荧光体往面板上涂敷时,能够一边防止感光性粘附物质灵敏度的下降一边进行涂敷,以形成高品位的荧光面。
上述方法除了本发明所述的彩色显像管的荧光面之外,也可应用于带刻度的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等各种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
权利要求
1.一种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即在显像管面板上涂敷感光性粘附物质层,使前述物质层面曝光,形成粘附部位分布的图案,然后反复多次进行使荧光体粉末与该图案接触并粘附的工序,在这样的荧光面形成方法中,在继粘附第1荧光体的工序之后的工序中,至少包含一次对感光性粘附物质层进行加热的曝光前加热工序。
2.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使感光性粘附物质的曝光前加热工序介在先进行的荧光体粘附工序与后续的为使荧光体粘附进行的曝光的工序之间。
3.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上述荧光体是由蓝、绿、红3种荧光体组成,上述粘附工序反复进行3次。
4.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其中,感光性粘附物质层是以重氮盐为主体的感光性树脂。
5.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其中,曝光前加热工序的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加热温度范围为40℃~110℃。
6.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其中,曝光前加热工序的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加热温度为50℃以上,曝光工序的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温度为35℃以下。
7.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其中,曝光工序的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加热温度比曝光前加热工序的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加热温度更低。
8.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其中,在曝光前加热工序中,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加热是通过热风的喷射来进行的。
9.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其中,在曝光前加热工序中,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加热是通过红外线照射来进行的。
10.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是,在面板面上形成感光性粘附物质层,使前述物质层面曝光,形成粘附部位的分布图案,然后反复多次进行使荧光体粉末与该图案接触、粘附及除去残余荧光体粉末的工序,在上述曝光工序前,对上述物质层以低于其热分解温度的温度范围进行加热,并以上述物质层温度已下降了的状态进行上述曝光工序。
11.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其全部工序是在非干燥空气的环境气氛中进行的。
12.按权利要求
1记载的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具备在面板上形成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工序,使上述物质层有选择性地曝光,形成具有规定的粘附部位的图案的工序及使荧光体粉末粘附在粘附部位的工序,具体来说,它包括如下工序a.在面板上涂敷感光性粘附物质层的工序,b.使上述感光性粘附物质层有选择性地曝光,形成规定的粘附部位的第1曝光工序,c.使第1荧光体与上述粘附部位接触并粘附的第1粘附工序,d.对感光性粘附物质层进行加热的加热工序,e.使上述感光性粘附物质层有选择性地曝光,形成规定的粘附部位的第2曝光工序,f.使第2荧光体与粘附部位接触并粘附的第2粘附工序。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显像管荧光面形成方法的改进,即涉及在面板面上形成感光性粘附物质层,使上述物质层曝光形成粘附部位的分布图案,然后反复多次进行使荧光体粉末与该图案接触粘附的工序的荧光面制造方法。本发明是在先进行的荧光体粘附工序后、接着的曝光工序前,加热感光层,并在该曝光工序中以感光层冷却的状态进行曝光的。通过该加热来防止该曝光工序中感光层灵敏度的下降。
文档编号H01J9/227GK86107256SQ86107256
公开日1987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25日
发明者佐合诚司, 伊藤武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