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毡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3349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毡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油污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油毡材料。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对石油进行加工、运输等处理过程中,会有相当数量的石油泄漏、废弃,不仅浪费有限的资源,还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清除油类污染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国际上石油污染的治理分为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0003]化学方法:按污染情况,采用乳化分散、集油或凝油方法治理。对厚度小于Imm的油膜,采用化学消油剂清理油污是有效的,但化学清理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药品,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0004]物理方法是最常用的治理方法,包括围油栏、清污船与附属回收装置及吸油材料。通常采用围油栏控制油污范围后,用吸油租吸附油污。但是现有吸油租的吸油效率仍有待提闻。
[0005]长链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对各种油性物质具有极好的吸附能力,将其用于油污染的处理有很好的效果。作为新型吸油材料,长链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在处理水面浮油和水中微量油类时比一般的吸油树脂和活性炭具有更优良的性能。但是长链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为颗粒状或液态,在清理油污时回收有一定难度。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油毡材料,其方法是将吸油浸泡于长链丙烯酸酯类聚合乳液后经烘干制得。此材料结合了吸油树脂织物和长链丙烯酸酯类的高吸油性特点,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回收,并具有更强大的吸油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长链丙烯酸酯类的乳液聚合国内外均有研究,为公知技术。如凌建雄等人研究了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0,2:5?7);李维盈等人对影响丙烯酸酯类乳液聚合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6:150?154)。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吸油率高并易于回收的吸油毡材料。
[0008]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吸油毡材料,由基体和吸油树脂两部分构成,所述吸油毡材料是将基体裁剪成所需形状,浸泡于吸油树脂后经烘干制得。
[0010]所述基体选用聚丙烯、聚乙烯或聚酯非织造布材料。
[0011]所述吸油树脂为长链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
[0012]所述吸油树脂乳胶粒径为300-800n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发明提供的吸油毡材料结合了吸油树脂织物和长链丙烯酸酯类的高吸油性特点,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回收,并具有更强大的吸油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0016]实施例1
[0017]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和加料器的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酸十二酯50g、水100ml、十二烧基磺酸钠3g,于室温通氮搅拌15min,使其形成均勻的乳液。然后边搅拌升温边加入0.75g过氧化二苯甲酰,至80°C反应4小时,即可得吸油树脂长链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吸油树脂乳胶粒径为300-500nm。
[0018]以聚丙烯无纺布为基体,经剪裁、处理成所需形状后,浸泡于吸油树脂乳液24小时,经烘干后即可得到吸油毡。
[0019]实施例2
[0020]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和加料器的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酸十四酯50g、水100ml、十二烧基磺酸钠3g,于室温通氮搅拌15min,使其形成均勻的乳液。然后边搅拌升温边加入0.65g过氧化二苯甲酰,至80°C反应4小时,即可得吸油树脂长链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吸油树脂乳胶粒径为600-800nm。
[0021]以聚酯非织造布为基体,经剪裁、处理成所需形状后,浸泡于吸油树脂乳液24小时,经烘干后即可得到吸油毡。
[0022]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吸油毡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基体和吸油树脂两部分构成,所述吸油毡材料是将基体裁剪成所需形状,浸泡于吸油树脂后经烘干制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油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选用聚丙烯、聚乙烯或聚酯非织造布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油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树脂为长链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油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树脂乳胶粒径为300_800nmo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油毡材料,由基体和吸油树脂两部分构成,所述吸油毡材料是将基体裁剪成所需形状,浸泡于吸油树脂后经烘干制得。本发明提供的吸油毡材料结合了吸油树脂织物和长链丙烯酸酯类的高吸油性特点,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回收,并具有更强大的吸油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C02F1/28, C02F1/40, B01J20/26, B01J20/28
【公开号】CN105597703
【申请号】CN201410505666
【发明人】李宏武, 周玮
【申请人】安徽邦尼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