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536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PM2.5等污染物的指数逐年升高,有报道称:形成雾霾的原因,除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外,厨房废气的影响约占20% -40%。控制工业污染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必然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难度很大。因此,降低厨房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对改善大气环境,很有必要。
[0003]而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的抽油烟机,只能简单的将有害废气,从厨房内抽排至室夕卜。无法消除对室外环境的污染。有见及此,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油烟净化装置。如有采用滤网过滤的,也有采用静电分离的,但效果都不理想,或存在各种缺陷,难以实际应用。
[0004]还有工业粉尘和废气污染的处理,也是大多采用静电分离、旋风分离和过滤技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净化室内空气,改善小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现有的室内空气光净化器,大都采用滤网过滤方式,效果不好,且滤网易堵塞。
[0005]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对空气进行水循环净化处理,降低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干燥杀菌处理,提高空气的质量,达到人体所吸收的要求。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喷淋机构和一稀释机构,其中,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作为空气的进气通道,所述壳体的上侧作为空气的出气通道;所述壳体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稀释机构中,所述喷淋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稀释机构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稀释机构中的净化液在一水栗的作用下,从所述喷淋机构的喷淋杆中喷出,将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液体顺着所述循环管流回稀释机构,沉淀以后再次在所述水栗的作用下重新从所述喷淋机构的喷淋杆中喷出,循环使用,净化后的空气从所述壳体的上侧流出。
[0008]较佳的,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内部各设置一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相连,其上设置有一风机,用以增加所述空气的进入量,所述壳体的内部下侧设置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两侧与所述隔板相连,用以过滤净化空气后的净化液体中的杂质;所述壳体的上侧设置一出风盖,所述出风盖与所述壳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出风盖的内部设置有一紫外线光源和一加热器,其中,所述紫外线光源与所述加热器依次上下分布。
[0009]较佳的,所述喷淋机构还包括一喷淋座和多个扇形喷淋管,其中,所述扇形喷淋管均匀设置在所述喷淋座上,净化液从所述稀释机构在所述水栗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喷淋杆从所述扇形喷淋管中喷出,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0010]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对空气进行水循环净化处理,降低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干燥杀菌处理,提高空气的质量,达到人体所吸收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一壳体1、一喷淋机构2和一稀释机构3,其中,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作为空气的进气通道,所述壳体1的上侧作为空气的出气通道;所述壳体1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循环管4,所述循环管4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1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稀释机构3中,所述喷淋机构2的一端与所述稀释机构3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稀释机构3中的净化液在一水栗21的作用下,从所述喷淋机构2的喷淋杆22中喷出,将进入所述壳体1内部的空气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液体顺着所述循环管4流回稀释机构3,沉淀以后再次在所述水栗21的作用下重新从所述喷淋机构2的喷淋杆22中喷出,循环使用,净化后的空气从所述壳体1的上侧流出。
[0016]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内部各设置一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两端与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相连,其上设置有一风机5,用以增加所述空气的进入量,所述壳体1的内部下侧设置一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的两侧与所述隔板11相连,用以过滤净化空气后的净化液体中的杂质;所述壳体1的上侧设置一出风盖13,所述出风盖13与所述壳体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出风盖13的内部设置有一紫外线光源6和一加热器7,其中,所述紫外线光源6与所述加热器7依次上下分布,使得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加热器7的干燥处理与所述紫外线光源6的杀菌处理,适合人体呼吸。
[0017]所述喷淋机构2还包括一喷淋座23和多个扇形喷淋管24,其中,所述扇形喷淋管24均匀设置在所述喷淋座23上,净化液从所述稀释机构3在所述水栗21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喷淋杆22从所述扇形喷淋管24中喷出,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0018]所述稀释机构3包括一水箱31、一净化液箱体32和一混合箱33,其中,所述水箱31的一侧通过一出水管34与所述混合箱33的一侧相连,所述净化液箱体32的一侧通过一出液管35与所述混合箱33的另一侧相连,所述水箱31的另一侧通过一进水管36与一水龙头相连,所述净化液箱体32的另一侧通过一进液管37与一储液箱相连,分别开启所述出水管34与所述出液管35上的阀门,连通所述水箱31、净化液箱体32以及混合箱33,使得清水与净化液均流入所述混合箱33中,并在所述混合箱33中的搅拌器38的作用下,充分融合清水与净化液。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对空气进行水循环净化处理,降低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干燥杀菌处理,提高空气的质量,达到人体所吸收的要求。
[002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喷淋机构和一稀释机构,其中,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作为空气的进气通道,所述壳体的上侧作为空气的出气通道;所述壳体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稀释机构中,所述喷淋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稀释机构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稀释机构中的净化液在一水栗的作用下,从所述喷淋机构的喷淋杆中喷出,将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液体顺着所述循环管流回稀释机构,沉淀以后再次在所述水栗的作用下重新从所述喷淋机构的喷淋杆中喷出,循环使用,净化后的空气从所述壳体的上侧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内部各设置一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相连,其上设置有一风机,用以增加所述空气的进入量,所述壳体的内部下侧设置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两侧与所述隔板相连,用以过滤净化空气后的净化液体中的杂质;所述壳体的上侧设置一出风盖,所述出风盖与所述壳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出风盖的内部设置有一紫外线光源和一加热器,其中,所述紫外线光源与所述加热器依次上下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还包括一喷淋座和多个扇形喷淋管,其中,所述扇形喷淋管均匀设置在所述喷淋座上,净化液从所述稀释机构在所述水栗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喷淋杆从所述扇形喷淋管中喷出,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喷淋机构和一稀释机构,其中,壳体的左右两侧作为空气的进气通道,壳体的上侧作为空气的出气通道;壳体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循环管,其一端伸入壳体内,另一端伸入稀释机构中,喷淋机构的一端与稀释机构相连,另一端伸入壳体内部,稀释机构中的净化液在一水泵的作用下,从喷淋机构的喷淋杆中喷出,将壳体内部的空气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液体顺着循环管流回稀释机构,沉淀以后再次在水泵的作用下重新从喷淋机构的喷淋杆中喷出,循环使用,净化后的空气从所述壳体的上侧流出。本实用新型环形水洗式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对空气进行水循环净化处理,降低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IPC分类】B01D47/06, F24F1/00, B01D50/00, B01D53/18
【公开号】CN205145860
【申请号】CN201520714449
【发明人】洪俊彬
【申请人】洪俊彬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