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536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过滤混合流体以令混合流体内的气体通过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于使用者欲将物质吸引起来收集至另一处时,通常会使用吸引机来达成此目的。此种吸引机通常会使用吸引气体的栗以产生单一方向的气流。使用者会将吸引机的吸头对着欲吸引的物质,而令所欲吸引的物质随着此气流而从吸引机的吸头移动至吸引机内。吸引机可挡下此物质且将气体排出。此种吸引机可例如为吸尘器、用于牙科的唾液吸引机、用于伤口的血液吸引机或组织液吸引机等。
[0003]然而,吸引机挡下此物质时,此物质若是进入栗,或更甚至与吸引机内的其他元件接触时,可能会造成栗或其他元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过滤装置,藉由结构的配置,以挡下可能会造成其他元件损坏的物质。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其包括:
[0006]—瓶体,包括一瓶身、一入流部及一出流部,该瓶身具有一瓶口,该入流部及该出流部设置于该瓶身;以及
[0007]—盖体,包括一覆盖部及一遮挡件,该遮挡件与该覆盖部相连,该覆盖部能够拆卸地装设于该瓶身并覆盖该瓶口,且与该瓶身形成一容置空间,该遮挡件位于该容置空间且介于该入流部及该出流部之间。
[0008]上述的过滤装置,其中更包括一过滤材,能够替换地放置于该容置空间。
[0009]上述的过滤装置,其中该遮挡件抵靠于该过滤材。
[0010]上述的过滤装置,其中更包括一密封环,夹设于该覆盖部及该瓶身之间。
[0011]上述的过滤装置,其中该入流部包括二导流片且具有一入流开口,该二导流片设置于该瓶身且位于该容置空间,该二导流片位于该入流开口的相对两侧且朝向该遮挡件延伸。
[0012]上述的过滤装置,其中该出流部包括一环形凸起且具有一出流开口,该环形凸起设置于该瓶身且位于该容置空间,该环形凸起环绕该出流开口。
[0013]上述的过滤装置,其中该遮挡件包括一第一板部,与该覆盖部相连且具有相对二板面,该二板面分别面向该入流部及该出流部。
[0014]上述的过滤装置,其中该遮挡件更包括一第二板部及一第三板部,分别与该覆盖部相连且分别竖立于该第一板部的该二板面,该第二板部朝向该入流部延伸,该第三板部朝向该出流部延伸。
[0015]上述的过滤装置,其中该瓶体更包括二挡流片,设置于该瓶身且位于该容置空间,该第一板部具有相对的二凸耳,该二凸耳分别叠置于该二挡流片。
[0016]上述的过滤装置,其中该瓶身包括一窄段、一平台段及一宽段,该平台段介于该窄段及该宽段之间,该入流部及该出流部设置于该平台段,该瓶口位于该宽段,该入流部具有朝向该覆盖部的一入流方向,该出流部具有背向该覆盖部的一出流方向。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藉由遮挡件介于入流部及出流部之间,而令气体中混合有液体或固体的混合流体从入流部进入容置空间时,液体或固体会撞击至遮挡件而被遮挡件挡下,使得气体能够从出流部离开容置空间。藉此避免与出流部相连的栗等元件受到液体或固体的伤害。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9]图I绘示具有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吸引机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绘示图I的吸引机的过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1 ]图3绘示图2的过滤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2]图4绘示图2的过滤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5绘示图4的过滤装置沿V-V线剖视的前视剖视示意图;
[0024]图6绘示图4的过滤装置沿VI-VI线剖视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0025]图7绘示图I的吸引机的侧视剖视架构示意图;
[0026]图8绘示图4的过滤装置沿VIII-VIII线剖视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0027]图9绘示图4的过滤装置沿IX-IX线剖视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0028]图10绘示图4的过滤装置沿X-X线剖视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0029]图11绘示图4的过滤装置沿XI-XI线剖视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0030]其中,附图标记[0031 ]10吸引机
[0032]100过滤装置
[0033]HO 盖体
[0034]1101 卡合钩
[0035]111覆盖部
[0036]112遮挡件
[0037]1121 第一板部
[0038]1121a、1121b 板面
[0039]1121c 凸耳
[0040]1122 第二板部[0041 ]1123第三板部
[0042]120 瓶体
[0043]1201 卡合块
[0044]121 瓶身
[0045]1210 瓶口
[0046]1211 宽段
[0047]1212 平台段
[0048]1213 窄段
[0049]122入流部
[0050]1221 导流片[0051 ]1222 入流开口
[0052]123 出流部
[0053]1231环形凸起
[0054]1232 出流开口
[0055]124挡流片
[0056]125防呆凸块
[0057]130过滤材
[0058]140 密封环
[0059]200吸引枪
[0060]300吸引主机
[0061]310 连接开口
[0062]320装设槽
[0063]330 栗
[0064]400 管路
[0065]Dl 入流方向
[0066]D2 出流方向
[0067]S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68]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了解本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此外,本案的附图中的元件比例关系仅为示意以便于说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0069]请参照图I,绘示具有依照本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过滤装置100的吸引机10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吸引机IO包括一过滤装置100、一吸引枪200及一吸引主机300。吸引枪200以一管路400连接于吸引主机300的一连接开口 310。过滤装置100可拆卸地装设于吸引主机300的一装设槽320内。吸引主机300的连接开口310可通过吸引主机300的内部管路与过滤装置100连通。过滤装置100还与吸引主机300内的栗(未于图I绘示,图7的示意图中标示为栗330)连通。当吸引主机300内的栗运作时,会产生吸引气流。此吸引气流自吸引枪200流经管路400及连接开口 310,再流经过滤装置100后再流至栗。若是吸引枪200吸入了液体或固体,例如组织液、血液、唾液、结石、尘埃或其他物质,则可藉由过滤装置100过滤挡下,而只允许气体流至栗。以下将说明过滤装置100内的构造。
[0070]请参照图2、图3、图4、图5及图6,图2绘示图I的吸引机IO的过滤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过滤装置10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绘示图2的过滤装置100的俯视示意图,图5绘示图4的过滤装置100沿V-V线剖视的前视剖视示意图,图6绘示图4的过滤装置100沿VI-VI线剖视的侧视剖视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0包括一盖体110、一瓶体120、一过滤材130及一密封环140。
[0071 ]盖体110包括一覆盖部111、一遮挡件112及多个卡合钩1101。遮挡件112包括一第一板部1121、第二板部1122及第三板部1123。第一板部1121与覆盖部111相连且具有相对二板面1121a、1121b。第二板部1122及第三板部1123分别与覆盖部111相连且分别竖立于第一板部1121的二板面1121a、1121b。第二板部1122可垂直板面1121a,第三板部1123可垂直于板面1121b。第一板部1121、第二板部1122及第三板部1123可形成十字形状。第一板部1121为十字形状的相对两段,第二板部1122及第三板部1123可为十示形状的另外相对两段。多个卡合钩1101设置于覆盖部111外围的相对两侧。
[0072]瓶体120包括一瓶身121、一入流部122、一出流部123、二挡流片124、一防呆凸块125及多个卡合块1201。瓶身121具有一瓶口 1210。瓶身121包括一宽段1211、一平台段1212及一窄段1213。平台段1212介于宽段1211及窄段1213之间。宽段1211的外径大于窄段1213的外径。平台段1212成环状,宽段1211与平台段1212的外圈相连,窄段1213与平台段1212的内圈相连。瓶口 1210位于宽段1211,瓶身121的底部位于窄段1213。入流部122及出流部123设置于瓶身121的平台段1212且位于瓶身121的相对两侧。防呆凸块125设置于瓶身121的窄段1213及平台段1212的交接处,且同时与窄段1213及平台段1212相连。防呆凸块125用以防止过滤装置100装设于图I的吸引机10时装错方向。卡合块1201设置于瓶身121的宽段1211,且位于瓶口 1210的相对两侧。
[0073]覆盖部111藉由卡合钩1101及卡合块1201的卡合而可拆卸地装设于瓶身121并覆盖瓶口 1210。覆盖部111与瓶身121形成一容置空间S。遮挡件1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