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05942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流体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果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国家积极倡导的课题。水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概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历来是业界所关注的对象。
[0003]为了改善水质,业界设计出了多种过滤装置来对水中的杂质(如砂石)进行清除。然而,现有的过滤装置的结构复杂,过滤效果不佳。并且,有些过滤装置需要填充砂石作为过滤器,而填充的砂石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消耗,需要不断的补充或更换才能保持过滤效果,导致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过滤效果较佳的过滤装置。
[0005]—种过滤装置,用于将石砂从水中分离,石砂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过滤装置包括外筒及设于外筒内的内筒,外筒包括第一入口及第一出口,内筒包括第二入口及第二出口,含有石砂的水从外筒的第一入口进入外筒并形成朝第二入口移动的涡流,涡流将石砂甩至外筒的内壁而使石砂从第一出口排出,涡流进入第二入口并从第二出口排出。
[0006]进一步地,第一出口低于第一入口,石砂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而从第一出口排出。
[0007]进一步地,第二入口高于第一入口。
[0008]进一步地,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之间设有过滤器,过滤器夹设于内筒及外筒之间。
[0009]进一步地,外筒在高于第二入口的位置开设溢流口。
[0010]进一步地,外筒包括分离筒及连接分离筒的导流筒,第一入口形成于分离筒上,第一出口形成于导流筒上,导流筒的内径朝向第一出口渐缩。
[0011]进一步地,内筒包括收容筒及连接于收容筒底端的挡板,第二入口形成于收容筒顶端,第二出口形成于挡板并穿过外筒。
[0012]进一步地,过滤装置还包括覆盖外筒顶端的盖板,盖板上形成可封闭的进气口。
[0013]进一步地,含有石砂的水沿外筒内壁的切线方向进入外筒。
[0014]进一步地,涡流绕外筒的轴线方向旋转。
[0015]通过水在外筒内形成的涡流,使密度更大的石砂在较大的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外筒的内壁上,然后再通过第一出口排出;密度更小的水则由于受到的离心力较小,可顺利地进入内筒的第二入口,最后再由第二出口排出。因此,通过外筒及内筒的配合,使石砂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较佳的过滤效果。并且,过滤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且维护成本较低。
[0016]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001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过滤装置10。过滤装置用于将含有石砂的水相互分离,其中石砂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本实施例中,石砂为砂石,水为水。可以理解地,其他的密度不同的流体物质也可以通过过滤装置10进行分离,如不同密度的液体或不同密度的固体流。
[0020]过滤装置10包括内筒20、套设于内筒20外侧的外筒30及固定于外筒30的盖板40。外筒30绕中轴线50成旋转对称,其包括呈圆筒形的分离筒32及呈圆锥形的导流筒34。分离筒32及导流筒34的内壁共同围设形成外筒30的内腔300。分离筒32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形成第一入口 320,在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形成溢流口 322。导流筒34的底部形成第一出口 340,第一出口 340低于第一入口 320。第一入口 320与第一出口 340均与内腔300连通。第一入口 320用于供含有石砂的水流入内腔300,第一出口 340用于供石砂排出内腔300,溢流口 322用于将多余的流体排出内腔300。
[0021]内筒20的横截面积小于外筒30的分离筒32的横截面积。内筒20也绕中轴线50呈旋转对称,其包括呈圆筒形的收容筒22及连接于收容筒22底部的圆形挡板24。收容筒22及挡板24共同围设形成内筒的容腔200。收容筒22平行于分离筒32,并垂直于挡板24。收容筒22的上端开口形成第二入口 220,挡板24中部形成贯穿分离筒32的第二出口 240。第二入口 220高于第一入口 320,第二出口 240低于第一入口 320并高于第一出口 340。
[0022]过滤装置10进一步在内筒20与外筒30之间设有过滤器60。过滤器60可由丝网、无纺布等过滤材料制成。过滤器60呈圆环状,其内表面贴覆于收容筒22的外壁,外表面贴覆于分离筒32的内壁。过滤器60位于内筒20的上部,其顶面与内筒20的第二入口 220齐平,并低于溢流口 322。过滤器60用于阻挡石砂到达高于第二入口 220的位置,防止石砂进入第二入口 220,以达到更佳的过滤效果。可以理解地,本实施的过滤装置10也可不含过滤器60。
[0023]盖板40覆盖分离筒32的顶部开口。盖板40通过螺纹等方式与分离筒32可拆卸的连接。盖板40的顶面中部形成拉手42,用于方便盖板40的拆卸。盖板40上进一步开设一进气口,用于供空气进入内腔300。不需要通入空气时,进气口通过密封塞44塞住,从而使内腔300形成密封的空间。
[0024]工作时,含有石砂的水通过高压装置射入第一入口320。优选地,第一入口 320的延伸方向为分离筒32内周面的切线方向,从而使含有石砂的水也沿分离筒32内周面的切向进入外筒30的内腔300。通过高压装置的高速喷射,含有石砂的水进入内腔300之后形成涡流。涡流绕中轴线50旋转并朝内筒20的第二入口 220上升。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密度更大的石砂被涡流甩至外筒30的分离筒32的内壁,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落,再经由导流筒34内壁的引导而从第一出口 340排出。同时,由于过滤器60的阻挡,石砂无法上升到更高的位置,从而防止石砂进入第二入口 220 ο过滤后的涡流在通过过滤器60之后,从第二入口 220进入内筒20的容腔200,最后从第二出口 240排出过滤装置10外。由此,石砂及水得到分离。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10结构简单,且过滤效果较佳,后期维护成本低,可广泛适用于工业应用。
[0025]当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需要对内外筒20、30进行清洗时,可先将第一出口340封住,并打开进气口。然后,从第一入口 320通入清洗液,使清洗液沿外筒30内壁的切向进入内腔300。清洗液形成上升的涡流,冲洗附着于外筒30内壁上的杂质。冲洗下来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而堆积于导流筒34内。清洗液再通过过滤器60进入内筒20的第二入口 220。之后,清洗液自上而下旋转流动,冲洗附着于内筒20内壁上的杂质,再由第二出口240排出。最后,打开第一出口340,使沉积在导流筒34内的杂质排出。由于采用气水混合清洗的方式,可达到较佳的清洗效果。
[0026]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过滤装置10可以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实现全程自动进样、自动排出及自动清洗的功能。
[0027]还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过滤装置10可用于河水及井水除沙、工业选矿、煤水分离等各种应用场合。
【主权项】
1.一种过滤装置,用于将石砂从水中分离,石砂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及设于外筒内的内筒,外筒形成第一入口及第一出口,内筒形成第二入口及第二出口,含有石砂的水从第一入口进入外筒,形成朝第二入口移动的涡流,涡流将石砂甩至外筒内壁,使石砂从第一出口排出,涡流从第二入口进入内筒并从第二出口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出口低于第一入口,石砂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而从第一出口排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入口高于第一入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之间设有过滤器,过滤器夹设于内筒及外筒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在高于第二入口的位置开设溢流□ O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包括分离筒及连接分离筒的导流筒,第一入口形成于分离筒上,第一出口形成于导流筒上,导流筒的内径朝向第一出口渐缩。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包括收容筒及连接于收容筒底端的挡板,第二入口形成于收容筒顶端,第二出口形成于挡板并穿过外筒。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外筒顶端的盖板,盖板上形成可封闭的进气口。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石砂的水沿外筒内壁的切线方向进入外筒。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涡流绕外筒的轴线方向旋转。
【专利摘要】一种过滤装置,用于将石砂从水中分离,石砂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过滤装置包括外筒及设于外筒内的内筒,外筒包括第一入口及第一出口,内筒包括第二入口及第二出口,含有石砂的水从外筒的第一入口进入外筒并形成朝第二入口移动的涡流,涡流将石砂甩至外筒的内壁而使石砂从第一出口排出,之后涡流进入第二入口并从第二出口排出。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具有较佳的过滤效果,且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IPC分类】B01D36/00, C02F9/02
【公开号】CN205235562
【申请号】CN201520989410
【发明人】朱伟胜, 徐亦安, 张杜, 樊晓龙
【申请人】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