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捕焦油器气体导流配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078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捕焦油器气体导流配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捕焦油器气体导流配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企业管道气体每小时流量越来越大,少则上万方每小时,多则每小时数十万方。这部分气体如果需要净化,在刚进入电捕焦油器时气体流量过大、过急,极易产生偏流、涡流。进入电场后气体不均勻,直接影响整体净化效果,造成使用不达标。现有电捕焦油器的结构见图1。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均勻配气、使气体均勻进入电场的电捕焦油器气体导流配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电捕焦油器下部的进气口处设有(使气体进入电捕焦油器下筒体沿内壁作旋转运动的)百叶窗;电捕焦油器内中下部设有上布风板,位于上布风板下方的下布风板经扩散管与上布风板相连;下布风板下部装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水平位置低于或等于电捕焦油器进气口的水平位置。所述扩散管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所述百叶窗为一使气体进入电捕焦油器下筒体沿内壁作旋转运动的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待净化气体经过百叶窗配气,能够使气体进入电场下部时沿壁作旋转运动,以控制气体流速起到缓冲作用;待净化气体经过百叶窗配气时,气体中大颗粒杂质打在百叶窗上而沉淀下来(电场不适合进入大颗粒杂质),作为第一级净化;待净化气体以溢流的方式,通过溢流管进一步控制气体流速,使其均勻、稳定;从溢流管出来的气体,通过下布风板,起到进一步均勻配气的作用;通过扩散管,增大气体流通面积,降低气体流速;再通过上布风板,彻底达到减速、稳定、均勻配气,进入电场进行净化。用于将工业企业管道气体均勻配送至电场、容器。尤其适合需净化气体均勻进入净化电场,以达到气体足够均勻的存在于电场中,达到净化效果。

图1是现有电捕焦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百叶窗,2、溢流管,3、下布风板,4、扩散管,5、上布风板,6、设备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中,电捕焦油器下部的进气口处设有使气体进入电捕焦油器下筒体沿内壁作旋转运动的百叶窗1 ;电捕焦油器内中下部设有上布风板5,位于上布风板5下方的下布风板3经扩散管4与上布风板5相连;上布风板5下部装有溢流管2。6为设备外壳。[0014] 工作时,待净化气体首先经过百叶窗1配气,使气体沿电捕焦油器下筒体内壁作旋转运动;旋转的气体经过溢流管2,进入下布风板3 ;通过下布风板3的气体,经过均勻配气后进入扩散管4 ;经过扩散管4的气体再一次经过上布风板5,彻底达到减速、稳定、均勻配气,然后待净化气体进入净化电场。
权利要求1.一种电捕焦油器气体导流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捕焦油器下部的进气口处设有百叶窗(1);电捕焦油器内中下部设有上布风板(5),位于上布风板(5)下方的下布风板(3) 经扩散管(4)与上布风板(5)相连;下布风板(3)下部装有溢流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捕焦油器气体导流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2) 的水平位置低于或等于电捕焦油器进气口的水平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捕焦油器气体导流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管(4) 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捕焦油器气体导流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1) 为一使气体进入电捕焦油器下筒体沿内壁作旋转运动的导向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捕焦油器气体导流配气装置,电捕焦油器下部的进气口处设有使气体进入电捕焦油器下筒体沿内壁作旋转运动的百叶窗;电捕焦油器内中下部设有上布风板,位于上布风板下方的下布风板经扩散管与上布风板相连;下布风板下部装有溢流管。待净化气体经过百叶窗配气,以控制气体流速起到缓冲作用,气体中大颗粒杂质打在百叶窗上而沉淀下来,作为第一级净化;待净化气体以溢流的方式,通过溢流管进一步控制气体流速,使其均匀、稳定;从溢流管出来的气体,通过下布风板,进一步均匀配气;通过扩散管,增大气体流通面积,降低气体流速;再通过上布风板,彻底达到减速、稳定、均匀配气,进入电场进行净化。
文档编号B03C3/36GK202173994SQ201120273608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周晓斌, 徐德强, 汪晓莉, 舒俊涛 申请人:湖北中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