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初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357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麦初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粉生产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小麦初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面粉加工企业收购的小麦绝大多数都是机割小麦,扬场晾晒不彻底,其中秸杆、麦穗、麦糠等杂质含量很大,已超出1%。如得不到充分的清理,对原粮入仓搭配、毛麦清理工作造成很大的负担,特别是出仓时容易堵塞流管,造成流量不稳定面粉影响搭配精度,也给毛麦清理筛增加一定负荷,振动筛上层筛面易堵塞,造成毛麦大杂质中含粮多,需要人工清理既增加了工作量,又给企业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针对这一情况,急需对传统初清装置的进行改造。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存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清杂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小麦初清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有大杂筛、小杂筛以及绞龙输送机,所述的大杂筛为双筒圆筛,所述的小杂筛为振动筛,大杂筛的出料口连接绞龙输送机的进料口,绞龙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小杂筛的进料口。所述的一种小麦初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筛的出料口连通有循环风选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I、传统的小麦初清装置的大杂筛为一层筛网,筛孔为20X20mm需要靠导向螺带将大杂排出,筛筒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090mm和1000mm,产量为60-80吨/小时,该设备筛筒面积较小筛孔偏大,处理大杂质效率低,同时不具备处理草籽、瘪麦、虫类等小杂的功能,因此很难适应当前粮源情况,而双筒圆筛为双层筛面产量为80-100吨/小时能够同时清理大小两种杂质,打筛筒直径和长度分别为1500mm和3200_,小筛筒直径和长度分别为1200m和3500mm,大杂孔为IOmmXlOOmm小杂孔为1200mm,筛面面积是传统筛的4倍,由于筛面面积的增加,筛孔的缩小使小时广量和除杂率大幅度提闻;2、小杂筛传统工艺为振动筛加垂直吸风道,改造后的工艺为外接循环风选器的TQLZ型振动筛。用循环风选器替代了垂直吸风道,使小麦表面的灰尘和麦糠及病虫粒、瘪麦籽得到了彻底的分离。传统工艺初清除尘风网风扒功率为18. 5KW,改造后为7. 5KW既满足了生产需求,去除循环风选器配备功率8. 2KW,节省动力2. 8KW ;3、经测定大杂清理效率比传统工艺高46%,小杂清理效率比传统工艺高出30% ;毛麦筛堵孔得到根本解决,大杂中没有完整麦粒,不需要安排人员处理,堵仓的情况得到排除,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大杂筛I、小杂筛2以及绞龙输送机3,所述的大杂筛I为双筒圆筛,所述的小杂筛2为振动筛,大杂筛I的出料口 4连接绞龙输送机3的进料口5,绞龙输送机3的出料口 6连接小杂筛2的进料口 7,所述的小杂筛2的出料口 8连通有循环风选器9,所述的双筒圆筛为SCY型,所述的振动筛为TQLZ型,所述的循环风选器为TFXH
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物料由大杂筛进料口 4进入大杂筛1,筛分出大杂后,余料通过大杂筛出料口 4送入绞龙输送机3,由绞龙输送机3将余料由小杂筛进料口 7送入小杂筛2,筛分出小杂后再经小杂筛出料口 8均匀送入循环风选器9,排出轻杂后送出机外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小麦初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大杂筛、小杂筛以及绞龙输送机,所述的大杂筛为双筒圆筛,所述的小杂筛为振动筛,大杂筛的出料口连接绞龙输送机的进料口,绞龙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小杂筛的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小麦初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筛的出料口连通有循环风选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麦初清装置,包括有大杂筛、小杂筛以及绞龙输送机,所述的大杂筛为双筒圆筛,所述的小杂筛为振动筛,大杂筛的出料口连接绞龙输送机的进料口,绞龙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小杂筛的进料口,所述的振动筛的出料口连通有循环风选器。本实用新型不仅清杂效率高,毛麦筛堵孔得到根本解决,大杂中没有完整麦粒,不需要安排人员处理,堵仓的情况得到排除,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07B9/00GK202539080SQ20122002126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李绍龙 申请人:涡阳县庆发面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