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09398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属于静电除尘【技术领域】。包括底架、底板、壳体、进风口、出风口、隔板和电极组件,壳体安装于底架上,进风口、出风口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侧,电极组件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上方的壳体内;所述的电极组件包括静电接口、横梁、定位挂杆、集油极管、极线、悬球、上隔板、下隔板和绝缘模块。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废气处理中,不仅除尘效率得到提高,设备处理量增大,而且整体面积和安装成本均得到控制,使用安全性有保障,适用领域更广。
【专利说明】 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属于静电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废水、废气、废渣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三种污染,其中,由于废气为非固定形态,具有易扩散、难收集等特点,因此废气的净化处理在三种污染处理中是最困难的。静电处理法是废气处理中常用的一种较为广泛的方式,在电场作用下,烟尘颗粒吸附于电场的两极上。然而常规的静电除尘装置如专利ZL 2013205447031,其结构中主要由外壳、入风管、悬挂支架、电机组件和出风管构成,电机组件悬吊在悬挂支架,主要由上隔板、下隔板、极线、集油极管,上隔板与下隔板均安装于外壳内,其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孔和扰流孔,各固定孔之间均有一定的距离,集油极管安装于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的固定孔中,极线悬吊于悬挂干上,并贯穿于集油极管中,入风管与出风管对称设置于外壳两侧,并分别与外壳连通。冷却风经入风管进入后,经扰流孔进入集油极管之间,直接从入风管对面的出风管排出。这种结构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0003]首先,由于集油是发生在集油极管的管壁外侧,一方面,大量的静电积尘物质易引发火灾,安全性不佳,另一方面,集油极管是安装于固定孔中,而相邻固定孔之间设置有扰流孔,因此,相邻集油极管之间必须留出大量的空间,这些空间造成了外壳内集油面积的缩小,也导致除尘装置的整体体积庞大,安装不便。
[0004]其次,出风管设置于入风管正对面,冷却风经入风管进入后,经扰流孔穿行集油极管后,直接由出风管排出,由于初始风动力是恒定的,在行进过程中,风速必然会逐渐减小,导致前后风速不一致,风速不匀,除尘处理效果不佳。
[0005]再次,基于集油极管与上隔板、下隔板的布置,出风管后方需要设置风机和空气排放管,这加大了设备投入,也增大了整体安装面积,设备的适用领域和适用场合受到限制。
[0006]基于此,作出本申请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静电除尘装置所存在的除尘效率低、安全性差、体积庞大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处理量大、使用领域广的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包括底架、底板、壳体、进风口、出风口、隔板和电极组件,底板位于底架上,壳体安装于底板上,进风口、出风口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侧,进风口与冷热交换器相连,出风口则与风机相连,电极组件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上方的壳体内;所述的电极组件包括静电接口、横梁、定位挂杆、集油极管、极线、悬球、上隔板、下隔板和绝缘模块,静电接口位于壳体侧壁上,其一端与电极发生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挂杆相连接;横梁架设于壳体内,横梁上固定安装有多根定位挂杆,定位挂杆与横梁垂直;极线上端固定于定位挂杆上,下端设置有悬球;集油极管套装在极线外侧,且集油极管与极线一一对应,其中轴线与极线中轴线重叠,悬球伸出在集油极管下方;上隔板套装在集油极管上端处,并位于定位挂杆下方,下隔板套装于集油极管下端处,并位于悬球上方,壳体、上隔板与下隔板围成集油空间,该集油空间通过集油极管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分别与其上方壳体空间和其下方壳体空间相通;下方壳体空间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与进风口、出风口的连线相垂直,并将下方壳体空间分割为相互不连通的两个空间;绝缘模块由上而下依次为底梁、底脚、绝缘垫和高压绝缘端子,底梁与横梁重叠,并通过底脚固定于横梁上,绝缘垫位于高压绝缘端子与底脚之间。
[001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11]所述的集油极管紧密安装,集油极管外壁、下隔板、上隔板与壳体形成封闭空间。
[0012]所述的下隔板下方与极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梁,将极线下端固定。
[0013]所述的定位梁所在高度处设置有辅助绝缘模块,辅助绝缘模块与绝缘模块结构相同。
[0014]所述的绝缘模块有四个,辅助绝缘模块有八个,绝缘模块、辅助绝缘模块与静电接口不在壳体的同一面或对立面上。
[0015]所述的壳体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防爆口,该防爆口也可作为检修口使用。
[0016]所述的静电接口处设置有绝缘端子、电导线和电连线,绝缘端子位于静电接口处,将壳体与外界之间封闭,电导线一端连接到定位挂杆处,另一端通过绝缘端子与电连线连接,电连线则与电机发生器相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0018](I)延长了废气在静电除尘装置中的停留时间,除油效率高,处理量大。本实用新型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由于集油空间与其上方壳体空间和下方壳体空间之间只能通过集油油管的上开口、下开口连通,而下方壳体空间中设置的隔板又将下方壳体空间分割为两个相互不连通的空间,当冷热交换器供应的废气经进风口进入时,只能进入集油极管内,在集油极管与极线的静电作用下,废气中的微尘、颗粒被吸附在集油极管内后,废气经集油极管的上开口排出,在风机的作用下,靠近出风口一侧的集油极管内呈现负压现象,进风口一侧集油极管上开口处的废气经出风口一侧的集油极管的上开口进入集油极管,再次完成静电吸附后,经该侧集油极管下开口排出,进入出风口一侧的下方壳体空间后,经出风口排入风机中,与传统的直进直出方式相比,废气在本实用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中所走的路线为折线回路,充分保证了废气与电极组件的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废气经过了进风口一侧集油极管和出风口一侧集油极管两道静电处理,废气中的颗粒、杂质去除率可提高40-50%,其处理量也提高了 30-40%,扩大了整机的处理规模。
[0019](2)极线的上端固定于定位挂杆上,下端则分别通过悬球和固定板进行固定,这种结构,一方面保证了极线始终与集油极管的中轴线相重叠,因此,集油极管中的磁场分布非常均匀,避免了磁场不匀所引起的除尘效果不稳定现象,另一方面,极线直径过大时,极线自身内阻较大,电极发生器经定位挂杆传递给极线的电流会大量的消耗在极线中,影响放电效果,产生的磁场强度较弱,无法满足集油极管的除尘要求,不利于除尘效果的提高,而极线直径过小时,放电性能提高了,但由于产生磁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这一使用过程中,过小的直径使极线非常容易出现断裂现象,需要频繁的更换极线,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只有当极线直径控制在1-2.5mm,与之相对应的集油极管的内径控制在100-200mm时,极线的放电性能与其强度达到平衡,其所产生磁场的大小与集油极管的内径之间形成匹配关系,集油极管中既不会出现空磁现象,又避免了因磁场覆盖面积过大所引起的相邻集油极管中磁场的相互干扰现象,设备的利用率达到最优化。
[0020](3)悬球主要用于固定和平衡极线,过重容易拉断极线,过轻起不到定位、平衡的效果,当悬球质量为极线质量的10-15倍时(极线的常用长度为5m,当极线直径为1-2.5mm时,极线的质量为0.3-0.6kg,对应的极线悬球的质量为3-6kg为佳),悬球与极线在外部干扰力作用时可以达到平衡,确保极线位置稳定。
[0021](4)由于集油空间与进气口出气口均只通过集油极管的上开口、下开口连通,因此,废气在本实用新型集油极管中的集油过程是在集油极管中进行的,避免了大量灰尘堆积在集油极管外壁所引起的火灾隐患,设备的使用安全性有保障。
[0022](5)集油极管之间紧密安装,不同集油极管之间的间隙则由上隔板和下隔板进行密封,这就大大缩小了电极组件的体积,相应的壳体体积也得到缩小,设备整体安装面积大大减小,安装成本可缩小30-50%,设备的适用领域更广。
[0023](6)极线下方设置有定位梁,通过定位梁将极线位置进行固定,避免了废气进入时引起的极线震荡,有利于电磁场的稳定,有效提高静电除尘效果。
[0024]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废气处理中,不仅除尘效率得到提高,设备处理量增大,而且整体面积和安装成本均得到控制,使用安全性有保障,适用领域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模块和辅助绝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1.底架;Ia.底板;2.壳体;3.进风口;4.出风口;5.隔板;6.电极组件;61.静电接口;611.电导线;612.绝缘端子;613.电连线;614.静电发生器;62.横梁;63.定位挂杆;64.集油极管;65.极线;66.悬球;67.上隔板;68.下隔板;69a.绝缘模块;69b.辅助绝缘模块;691.底梁;692.底脚;693.绝缘垫;694.高压绝缘端子;7.防爆口 ;A、上方壳体空间;B、集油空间;C、下方壳体空间;C1、空间一 ;C2、空间二;8.定位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施例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结合图1、图2和图3,包括底架1、底板la、壳体
2、进风口 3、出风口 4、隔板5和电极组件6,底架I上方安装有底板la,壳体2安装于底板Ia上,底板Ia用于将集油极管汇聚的油滴进行集中收集,进风口 3、出风口 4分别设置于壳体2的两侧,进风口 3与冷热交换器相连,出风口 4则与风机相连,电极组件6位于壳体2内,其在竖直方向上则位于进风口 3与出风口 4上方;其中,结合图4,电极组件6包括静电接口 61、横梁62、定位挂杆63、集油极管64、极线65、悬球66、上隔板67、下隔板68和绝缘模块69a,静电接口 61位于壳体I侧壁上,静电接口 61 —端与电极发生器614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挂杆63相连接,结合图7,静电接口 61的具体电连接方式为:在静电接口 61处设置有电导线611、绝缘端子612和电连线613,绝缘端子612位于静电接口 61处,将壳体2与外界之间封闭,电导线611 —端连接到定位挂杆63处,另一端通过绝缘端子612与电连线613连接,电连线613则与电机发生器614相连接;横梁62架设于壳体2内,横梁62上固定安装有多根定位挂杆63,定位挂杆63与横梁62垂直;极线65上端固定于定位挂杆63上,下端悬挂有悬球66 ;集油极管61为空心圆形,相邻集油极管61相切紧密安装,套装在极线
65夕卜,且集油极管64与极线65--对应,集油极管64的中轴线与极线65的中轴线重叠,
悬球66伸出在集油极管64下方;上隔板67套装在集油极管64上端处,并位于定位挂杆63下方,下隔板68套装于集油极管64下端处,并位于悬球66上方,壳体2、上隔板67与下隔板68围成集油空间B,该集油空间B通过集油极管64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分别与其上方壳体空间A和其下方壳体空间C相通;下方壳体空间C内设置有隔板5,隔板5与进风口 3、出风口 4的连线相垂直,并将下方壳体空间C分割为相互不连通的空间一 Cl和空间二 C2 ;绝缘模块69a由上而下依次为底梁691、底脚692、绝缘垫693和高压绝缘端子694,底梁691的结构与横梁62相同,安装时,底梁691与横梁62重叠,且底梁691通过底脚692固定于横梁62上,绝缘垫693位于高压绝缘端子694与底脚692之间;壳体2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防爆口 7,该防爆口 7也可作为检修口使用。本实施例中,极线65的直径为1.8mm,极线65长度为5m,其质量为0.48kg,集油极管64的内径为150mm,确保极线65所产生的磁场与集油极管64相匹配;悬球66的质量为4.8kg,确保极线65在其轴线方向上水平。
[0035]将本实用新型新型应用于废气处理中,由于集油空间B与其上方壳体空间A和下方壳体空间B之间只能通过集油极管64的上开口、下开口连通,而下方壳体空间C中设置的隔板5又将下方壳体空间C分割为相互不连通的空间一 Cl和空间二 C2,当冷热交换器供应的废气经进风口 3进入空间一 Cl时,废气只能进入该侧的集油极管内,在集油极管与极线的静电作用下,废气中的微尘、颗粒被吸附在集油极管内后,废气经集油极管的上开口排出,同时,在风机的作用下,靠近出风口 4 一侧的集油极管内呈负压,进风口 4 一侧集油极管上开口处的废气经出风口一侧的集油极管的上开口进入集油极管,再次完成静电吸附后,经该侧集油极管下开口排出,进入空间二 C2后,经出风口 4排入风机中。与传统的直进直出方式相比,废气在本实用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中以折线回路形式行进,充分保证了废气与电极组件6的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废气经过了进风口一侧集油极管和出风口一侧集油极管两道静电处理,延长了废气在静电除尘装置中的停留时间,除尘效率高,集油极管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废气中的颗粒、杂质去除率可提高70-80%,扩大了整机的处理规模,装置的整体处理量可提高60-75%,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快速高效的进行颗粒、尘埃去除,而且加大了处理量大大提高。
[0036]实施例2
[003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绝缘模块69a安装于横梁62对应的位置,由底梁691、底脚692、绝缘垫693和高压绝缘端子694构成,对称设置于横梁62的两端处,共四个;下隔板68下方与极线6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梁8,将极线65下端固定,定位梁8所在高度处设置有辅助绝缘模块69b,辅助绝缘模块69b与绝缘模块69a结构相同,均是由底梁691、底脚692、绝缘垫693和高压绝缘端子694构成,辅助绝缘模块有八个,两侧分别有四个,且绝缘模块69a、辅助绝缘模块69b与静电接口 61不在壳体2的同一面或对立面上;极线65、集油极管64和悬球66的规格不同:极线65的直径为1.0mm,集油极管64的内径为100mm,确保极线65所产生的磁场与集油极管64相匹配;5m长极线65的质量0.3kg,对应的悬球66质量为3kg,确保极线65在其轴线方向上水平。废气中的颗粒、杂质去除率可提高60-70%,装置的整体处理量可提高50-60%。
[0038]实施例3
[003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绝缘模块69a安装于横梁62对应的位置,由底梁691、底脚692、绝缘垫693和高压绝缘端子694构成,对称设置于横梁62的两端处,共四个;下隔板68下方与极线6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梁8,将极线65下端固定,定位梁8所在高度处设置有辅助绝缘模块69b,辅助绝缘模块69b与绝缘模块69a结构相同,均是由底梁691、底脚692、绝缘垫693和高压绝缘端子694构成,辅助绝缘模块有八个,两侧分别有四个,且绝缘模块69a、辅助绝缘模块69b与静电接口 61不在壳体2的同一面或对立面上;极线65、集油极管64和悬球66的规格不同:极线65的直径为2.5mm,集油极管64的内径为200mm,确保极线65所产生的磁场与集油极管64相匹配;5m长极线65的质量为0.6kg,对应的悬球66质量为6kg,确保极线65在其轴线方向上水平。废气中的颗粒、杂质去除率可提高75-85%,装置的整体处理量可提高70-85%。
【权利要求】
1.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底板、壳体、进风口、出风口、隔板和电极组件,底板位于底架上,壳体安装于底板上,进风口、出风口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侧,进风口与冷热交换器相连,出风口则与风机相连,电极组件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上方的壳体内;所述的电极组件包括静电接口、横梁、定位挂杆、集油极管、极线、悬球、上隔板、下隔板和绝缘模块,静电接口位于壳体侧壁上,其一端与电极发生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挂杆相连接;横梁架设于壳体内,横梁上固定安装有多根定位挂杆,定位挂杆与横梁垂直;极线上端固定于定位挂杆上,下端设置有悬球;集油极管套装在极线外侧,且集油极管与极线一一对应,其中轴线与极线中轴线重叠,悬球伸出在集油极管下方;上隔板套装在集油极管上端处,并位于定位挂杆下方,下隔板套装于集油极管下端处,并位于悬球上方,壳体、上隔板与下隔板围成集油空间,该集油空间通过集油极管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分别与其上方壳体空间和其下方壳体空间相通;下方壳体空间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与进风口、出风口的连线相垂直,并将下方壳体空间分割为相互不连通的两个空间;绝缘模块由上而下依次为底梁、底脚、绝缘垫和高压绝缘端子,底梁与横梁重叠,并通过底脚固定于横梁上,绝缘垫位于高压绝缘端子与底脚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油极管紧密安装,集油极管外壁、下隔板、上隔板与壳体形成封闭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隔板下方与极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梁,将极线下端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梁所在高度处设置有辅助绝缘模块,辅助绝缘模块与绝缘模块结构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模块有四个,辅助绝缘模块有八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防爆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线直径为1-2.5mm,集油极管内径为100_20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球质量为极线质量的10-20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6m长极线的质量为0.3-0.6kg,对应的悬球质量为3-6kg。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迂回式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接口处设置有绝缘端子、电导线和电连线,绝缘端子位于静电接口处,将壳体与外界之间封闭,电导线一端连接到定位挂杆处,另一端通过绝缘端子与电连线连接,电连线则与电机发生器相连接。
【文档编号】B03C3/06GK204107663SQ20142042041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李先峰, 潘晓军 申请人:绍兴新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