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离心导向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1702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尘离心导向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离心导向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尘气轴向离心分离机构包括中心轴,中心轴的周向面上均布挡风叶片,挡风叶片依据惯性作用改变气流和颗粒的运动方向,引导颗粒沉降。

理论上,粉尘颗粒和气流经过挡风叶片后,改变原来的直流方向,在螺旋的惯性作用力下,粉尘颗粒继续按螺旋方向向后移动,最后落入端部的集灰口内,但在实际分离过程中,大颗粒物和微小颗粒物的运行轨迹是不同的。

如图1所示,大颗粒物的运动轨迹与理论运动轨迹一致,经过挡风叶片后,改变原来的直流方向,在螺旋的惯性作用力下,大颗粒物继续按螺旋方向向后移动,最后落入端部的集灰口内。

如图2所示,微小颗粒物的运动轨迹与理论运动轨迹不同,微小颗粒物由于没有足够的离心力,且气流产生的强湍流会将微小颗粒物再次悬浮夹带等诸多原因,其运行轨迹比较杂乱。绝大多数的微小颗粒物不会掉入集灰口,而是从出气口排出,导致了粉尘的分离效率不高,粉尘的收集效果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粉尘离心导向分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尘离心导向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腔,分离腔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进气口处设有中心轴,中心轴的周向面上纵向设置挡风叶片,中心轴朝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分流圆锥,中心轴背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导流圆锥,分离腔内出气口的下方设有向下凹陷的集灰口。

导流圆锥的高度为h,底部直径为d;分离腔的内径为D,挡风叶片与出气口之间的距离为H;d=D/2,h=H,h/d=1.5-2.5。

h/d=2。

挡风叶片的外径与分离腔的内径相适配。

分离腔进气口呈锥形,且其锥度与分流圆锥的锥度一致。

挡风叶片呈弧形,且均布在中心轴的周向面上。

中心轴上套接轴承,挡风叶片焊接在轴承的外周向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挡风叶片后面,设计一导流圆锥,使得原本杂乱的气流有了方向性,气流围绕着导流圆锥旋转前进,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气流的湍流现象,夹杂在气流中的微小颗粒物在气流运行过程中,不断的撞击导流圆锥,大部分会脱离气流,随着大颗粒物的运动一起掉入集灰口,微小颗粒物能有效分离,设备分离效率提高,粉尘分离效果显著,此外,导流圆锥结构简单,成本增加量较小;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尘气轴向离心分离机构中大颗粒物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尘气轴向离心分离机构中微小颗粒物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粉尘离心导向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粉尘离心导向分离装置中颗粒物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粉尘离心导向分离装置的尺寸标记示意图。

其中,1-挡风叶片,

2-导流圆锥,

3-分离腔,

4-出气口,

5-集灰口,

6-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3-5所示,一种粉尘离心导向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腔,分离腔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进气口处设有中心轴,中心轴的周向面上纵向设置挡风叶片,中心轴朝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分流圆锥,中心轴背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导流圆锥,分离腔内出气口的下方设有向下凹陷的集灰口。

导流圆锥的高度为h,底部直径为d;分离腔的内径为D,挡风叶片与出气口之间的距离为H;d=D/2,h=H,h/d=1.5-2.5。

h/d=2,分离效率更高。

挡风叶片的外径与分离腔的内径相适配。

分离腔进气口呈锥形,且其锥度与分流圆锥的锥度一致。

挡风叶片呈弧形,且均布在中心轴的周向面上。

中心轴上套接轴承,挡风叶片焊接在轴承的外周向面上。

工作时,粉尘颗粒夹杂在气流中,气流由分离腔的进气口进入,经过分流圆锥分流,分流后的气流流经挡风叶片后,变为螺旋方向,气流在螺旋的惯性作用力下环绕导流圆锥继续螺旋向后移动,夹杂在气流中的微小颗粒物在气流运行过程中,不断的撞击导流圆锥,大部分微小颗粒物会脱离气流,随着大颗粒物的运动一起掉入集灰口。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