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打印喷头通透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138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机打印喷头通透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喷头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机打印喷头通透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3D打印将三维实体变为若干个二维平面,通过对材料处理并逐层叠加进行生产,大大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这种数字化制造模式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便可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是最重要的部分,通常在生产时很容易发生喷头堵塞,影响产品质量,并且市场上的检测装置结构复杂,检测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更实用的打印喷头通透性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打印喷头通透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复杂和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打印喷头通透性检测装置,包括滚轮、支撑杆、底座、传送装置、主体、出料挡板、进料口、储料室、喷水枪、水箱、合格品出口、永磁体、不合格品出口、操作箱、固定孔和旋转板,所述滚轮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和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安置有主体,且所述主体的左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侧安装有储料室,且所述储料室的底侧固定有传送装置,所述储料室的右侧安装有喷水枪,其所述喷水枪和水箱相连接,且所述喷水枪的底侧设置有合格品出口,所述喷水枪的右侧固定有永磁体,其所述永磁体的底侧设置有不合格品出口,且所述永磁体的外侧安置有操作箱,所述传送装置的内侧安装有旋转板。

优选的,所述储料室的内侧镶嵌有出料挡板。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的旋转角度为0-90°。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为软质帆布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3D打印机打印喷头通透性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新颖,采用一体化检测体系,其出料挡板的设计,可有效的控制打印喷头的上料速度,并且永磁体可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离开,使得检测的速度得到提高,传送装置设计为软质帆布材料,在喷水枪检测时起到缓冲的效果,其固定孔可保持打印喷头在被检测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轮,2、支撑杆,3、底座,4、传送装置,5、主体,6、出料挡板,7、进料口,8、储料室,9、喷水枪,10、水箱,11、合格品出口,12、永磁体,13、不合格品出口,14、操作箱,15、固定孔,16、旋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打印喷头通透性检测装置,包括滚轮1、支撑杆2、底座3、传送装置4、主体5、出料挡板6、进料口7、储料室8、喷水枪9、水箱10、合格品出口11、永磁体12、不合格品出口13、操作箱14、固定孔15和旋转板16,滚轮1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和底座3相连接,底座3的顶端安置有主体5,且主体5的左上端设置有进料口7,进料口7的底侧安装有储料室8,且储料室8的底侧固定有传送装置4,传送装置4为软质帆布材质,储料室8的内侧镶嵌有出料挡板6,可有效的控制打印喷头的上料速度,储料室8的右侧安装有喷水枪9,其喷水枪9和水箱10相连接,且喷水枪9的底侧设置有合格品出口11,喷水枪9的右侧固定有永磁体12,其永磁体12的底侧设置有不合格品出口13,且永磁体12的外侧安置有操作箱14,传送装置4的内侧安装有旋转板16,旋转板16的旋转角度为0-90°,旋转板16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孔15,可保持打印喷头在被检测时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打印喷头通透性检测装置之前,首先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简单的结构的了解,对于这类的检测装置首先通过操作箱14使整个装置运转,将打印喷头从进料口7放入到储料室8内,随后由出料挡板6进行放料,此时打印喷头会放置到传送装置4上的固定孔15内侧,然后传送到喷水枪9下进行检测,若检测合格则打开旋转板16将其从合格品出口11放出,若不合格则开启永磁体12将其吸附住,最后由不合格品出口13放出,使得整个检测的效率得到很好的提高,就这样完成整个检测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