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粉杂质去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8356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粉杂质去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粉杂质去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发酵的菌粉目前产能较低,纯度也不高,里面通常会夹杂了许多杂质,但是其提取工艺陈旧,目前主要是采用板框过滤的方式来使发酵液固液分离,这种分离方式耗能大,板框布安装和拆卸困难,需要大量人工操作,不易自动化,处理量有限,维护保养较难,且其滤液含有大量颗粒较大的物质,既降低收率,又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加环保压力,而杂质的含量却会影响培育菌粉的质量,影响利用菌粉生产的产品的效果,因此需要发明更适合现代低碳环保要求的菌粉杂质去除、提纯设备。

如申请号为201410547026.8的一种发酵虫草菌粉提纯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s1、清洗步骤:碱洗、酸洗;s2、过滤步骤:微滤膜过滤、超滤膜过滤、滤液处理;s3、干燥步骤;s4、制粉步骤:研磨、过筛得到成品;本发明具有环保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制备的成品中发酵虫草菌粉固形物收率高于98%,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的发酵虫草菌粉固形物收率低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缺点;该方法虽然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菌粉,但提纯过程还是会对菌粉产生破坏,影响其化学性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菌粉杂质去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菌粉杂质去除装置,包括上部为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靠近开口位置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轮,两个凸轮上放置有过滤盘,过滤盘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筒体外部还设置有菌粉循环管道,所述菌粉循环管道的一端贯穿筒体的筒壁靠近筒体底部的位置,另一端位于过滤盘上方,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转轴,转轴竖向设置在筒体内中心位置,转轴的侧面设置有转动桨,所述转动桨的下部设置有收纳袋,收纳袋朝上方向具有敞开的开口,所述收纳袋的底部具有配重块。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菌粉循环管道位于过滤盘上方的一端具有将菌粉均匀撒在过滤盘上的分流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筒体的底部为斜坡结构,所述菌粉循环管道的一端位于斜坡结构较低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上具有四个转动桨,四个转动桨等距围绕转轴布置,每个转动桨上设置有四个收纳袋。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筒体内安装有风管,所述风管的风向为筒体的圆切线方向。

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粉杂质去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将菌粉投入从投料口投入过滤盘上,凸轮转动的过程中过滤盘振动,大颗粒的杂质停留在过滤盘上,随着转动桨的转动,过滤的菌粉和小颗粒的杂质通过过滤盘,小颗粒的杂质与菌粉分开,且部分菌粉进入收纳袋中,未进入收纳袋的菌粉通过菌粉循环管道再次进入过滤盘,进一步去除杂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菌粉杂质去除装置,首先通过凸轮的转动对过滤盘产生振动,促进菌粉在过滤盘上的过滤,大块的杂质不能通过过滤盘,而小块杂质和菌粉通过过滤孔下落,在下落过程中,质量较大的小块杂质快速落下,而质量较小的菌粉由于下落缓慢而被带入横向移动的收纳袋中,去杂质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收纳袋的活动状态示意图;

其中,1-筒体,2-凸轮,3-过滤盘,4-菌粉循环管道,5-转轴,6-转动桨,7-收纳袋,8-配重块,9-分流装置,10-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菌粉杂质去除装置,包括上部为开口的筒体1,所述筒体1靠近开口位置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轮2,凸轮2又电机控制转动,两个凸轮2上放置有过滤盘3,过滤盘3上分布有过滤孔,过滤盘3在凸轮2转动的影响下,发生振动和抖动,促使过滤盘3上的菌粉从过滤孔经过,而大颗粒的杂质则留在过滤盘3上;

所述筒体1外部还设置有菌粉循环管道4,菌粉循环管道4上具有气泵,筒体1侧壁开设有投料口,所述菌粉循环管道4的一端贯穿筒体1的筒壁靠近筒体1底部的位置,另一端位于过滤盘3上方,菌粉投入筒体1后不断被吸入菌粉循环管道4并投放到过滤盘3上;

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转轴5,转轴5由驱动电机控制匀速单向转动,转轴5竖向设置在筒体1内中心位置,转轴5的侧面设置有转动桨6,所述转动桨6的下部设置有收纳袋7,收纳袋7朝上方向具有敞开的开口,所述收纳袋7的底部具有配重块8,由于配重块8的作用,转轴5转动后,收纳袋7总是滞后于转动桨6的移动,导致收纳袋7呈倾斜角度横向移动,而掺杂小颗粒杂质的菌粉在下落的过程中,小颗粒杂质由于重于菌粉,会在第一时间落下,并不会进入滞后移动的收纳袋7中,而质量较轻的菌粉由于下落速度慢以及在空中产生漂浮,会被横移的收纳袋7罩入其中,没有进入收纳袋7的菌粉则下落至筒体1底部重新由菌粉循环管道4吸入再次循环。

所述菌粉循环管道4位于过滤盘3上方的一端具有将菌粉均匀撒在过滤盘3上的分流装置9。

所述筒体1的底部为斜坡结构,所述菌粉循环管道4的一端位于斜坡结构较低的一侧。

所述转轴5上具有四个转动桨6,四个转动桨6等距围绕转轴5布置,每个转动桨6上设置有四个收纳袋7。

所述筒体1内安装有风管10,所述风管10的风向为筒体1的圆切线方向,帮助粉尘状态的菌粉在空中停留较长时间,提高收纳袋7手机菌粉的效率。

本发明中菌粉杂质去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将菌粉投入从投料口投入过滤盘上,凸轮转动的过程中过滤盘振动,大颗粒的杂质停留在过滤盘上,随着转动桨的转动,过滤的菌粉和小颗粒的杂质通过过滤盘,小颗粒的杂质与菌粉分开,且部分菌粉进入收纳袋中,未进入收纳袋的菌粉通过菌粉循环管道再次进入过滤盘,进一步去除杂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粉杂质去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筒体靠近开口位置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轮,两个凸轮上放置有过滤盘,筒体外部还设置有菌粉循环管道,菌粉循环管道的一端贯穿筒体,另一端位于过滤盘上方,筒体内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侧面设置有转动桨,转动桨的下部设置有上部为开口的收纳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菌粉杂质去除装置,首先通过凸轮的转动对过滤盘产生振动,促进菌粉在过滤盘上的过滤,大块的杂质不能通过过滤盘,而小块杂质和菌粉通过过滤孔下落,在下落过程中,质量较大的小块杂质快速落下,而质量较小的菌粉由于下落缓慢而被带入横向移动的收纳袋中,去杂质效果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郭仲伟;蔡宜钧;徐建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锦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8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