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捕焦油器的极线重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92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捕焦油器的极线重锤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捕焦油器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电捕焦油器的极线重锤。



背景技术:

电捕焦油器的工作原理是极线与金属管中施加高压直流电,以维持足以使气体产生电离的电场,使阴阳极之间形成电晕区从而杂质吸附在金属管壁上实现气体分离。极线的上端固定在吊杆上、下端连接重锤,这样竖直悬吊在金属管中实现放电。

现有工艺设备的重锤多为整圆柱式和顶部锥状圆柱式,这两种形状的重锤重心在其中部位置,一旦极线断裂下落时,重锤容易侧向下落被其他装置卡住,工作人员无法在电捕焦油器的视口处看到掉落的重锤或极线,从而不能及时排查机器停工原因。如此,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既要保证重锤落地过程中的稳定还要兼顾重锤有良好的悬吊垂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捕焦油器的极线重锤,其自由下落时运行稳定、垂直度高、制作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捕焦油器的极线重锤,其由设计成一体的锤把、锤身和锤头依次组成,所述锤身为圆柱形,所述锤把为三角形的板块且其竖直设在锤身顶面,所述锤把的三角形平面上设有用于连接极线的方形连接孔;所述锤头呈倒锥形的设在锤身的底面,所述锤头的尖头端为半球形;所述锤头、锤身和锤把三者共轴线以保证垂直度;

所述锤把与锤身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为1~1.5:1;

所述锤头与锤身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为2.5~3.2:1。

上述电捕焦油器的极线重锤,所述锤头的锥度为1:8~8.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相对于现有重锤用连接头与极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形的锤把能更快速方便的穿插在支架中的固定孔中,安装时余量大、与极线连接牢固,方便检修和维护。

2)锤头为锥形且尖头端设置成半球形,提高了其垂直悬挂精度,不易侧落且落地时尖头端不易损坏。

3)锤身与圆柱形且长度较小,一方面保证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提高重心从而进一步保证稳定落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为锤把、2为锤身、3为锤头、11为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捕焦油器的极线重锤由设计成一体的锤把1、锤身2和锤头3依次组成,所述锤身2为圆柱形,所述锤把1为三角形的板块且其竖直设在锤身2顶面,所述锤把1的三角形平面上设有用于连接极线的方形连接孔11;所述锤头3呈倒锥形的设在锤身2的底面,所述锤头3的尖头端为半球形;所述锤头3、锤身2和锤把1三者共轴线以保证垂直度。

本实施例的极线重锤用在30米高的小型电捕焦油器中,故所述锤把1、锤身2和锤头3三者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优选为1.3~5:1:2.7~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锤头3的锥度优选为1:8.3,锤头3锥度较小保证整体结构强度。在大型电捕焦油器总,可适当增大锤头3的锥度和锤身2与锤头3之间长度比,从而保证悬挂垂直度和下落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