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子风选机的风选设备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9331发布日期:2018-06-08 18:3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子风选机的风选设备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子分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子分选机的风选设备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种子分选机的风选设备多采用直接进风的方式,如公开号为CN20551862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种子分选设备,其进风方式是由四周的壳体开孔直接进风,风力进入设备后无法控制风速和风向,造成风选效果差,浪费风机较多的功率。同时,该设备不能满足筛选的使用效果,且风机壳体进风孔制造困难,增加了制造成本,降低了壳体的使用强度。另外,该设备筛选后的种子和灰尘可以从四周开的透风孔中掉落出来,不仅容易污染环境,还需要打扫提高了用工成本。除此之外该设备对风力没有自动控制的作用,最多实现对一种种子进行风选,不具备系列化、现代化的生产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强度高、风选效果好、安全系数高、环保、制造容易的种子分选机的风选设备通风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种子分选机的风选设备通风结构,包括透风盘以及设置在透风盘下方的风槽,所述透风盘与风槽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风槽的侧壁上均匀布设有多根引风管且引风管与风槽连通,所述引风管上设有入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引风管斜穿入风槽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引风管斜穿入风槽的接触角为5-30°。

进一步地,所述入风口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透风盘为圆盘形,所述风槽为顶部敞口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透风盘和风槽同心布设,同心度控制在10-100mm内。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种子分选机的风选设备通风结构主要包括透风盘、风槽、引风管和入风口,能更好地控制风力的方向和速度,明显提高了种子风选的效果,而且可以大大节约风机的有效使用效率,降低设备制造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在风槽的侧壁上均匀布设多根引风管,引风管使风力作用分散的更为均匀,更好控制风选效果,不会将杂质留在筛选后的种子中,也不会将种子吹入除尘设备造成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时的难度,也节约了用工成本和制造时间,制造后不易出现变形和应力集中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引风管斜穿入风槽的接触角为5-30°,有效降低了风阻,便于种子风选,同时,引风管可直接使用钢管标准件,引风管及风槽等各组件原料廉价容易得到。

3、本实用新型在入风口上设有电磁阀,实现了自动控制,对风力的调节作用更加准确,而且代替了人工手动调节,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风管与风槽的连接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透风盘;2、风槽;3、引风管;4、电磁阀;5、入风口;A、接触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种子分选机的风选设备通风结构,包括透风盘1以及设置在透风盘1下方的风槽2,透风盘1为圆盘形,风槽2为顶部敞口的环形凹槽,由槽钢或钢板拼焊制得,透风盘1和风槽2同心布设且同心度控制在10-100mm内,透风盘1与风槽2之间留有间隙,风槽2的侧壁上均匀布设有多根引风管3且引风管3与风槽2连通,引风管3斜穿入风槽2的侧壁上且引风管3斜穿入风槽2的接触角A为5-30°,引风管3上设有入风口5,入风口5上设有电磁阀4。

使用时,风力因风机的吸引力作用进入引风管3并通过电磁阀4控制引风管3内的风力风速,然后风力由引风管3进入风槽2内,由于风槽2的侧壁上均匀布设多根引风管3且引风管3斜穿入风槽2的接触角A为5-30°,风在风槽2旋转并均匀分布,风力均匀与种子充分接触大幅提升种子风选质量,然后风沿透风盘1和风槽2之间的间隙排出并带走杂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