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初制生产线的风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501发布日期:2018-09-14 21:4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初制生产线的风选机。



背景技术:

茶叶通过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其中茶叶的初制工序为:杀青、风选、回潮、揉捻、解块、干燥。其中,在揉捻工序中,在揉捻压力和茶汁的双重作用下,茶叶半成品往往成块黏在一起,此时需要通过经过解块工序,将成块黏在一起的茶叶打散。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1947887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8月3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风选机,包括设有风道的机体、设置于机体上方的进料装置、设置于风道内的风机和设置于机体上的出料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设置于风道中用于检测风道内风速的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将检测信号输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控制风机转速。

在这种茶叶风选机进行工作时,风机朝向粉尘排出斗进行吹风的过程中,茶叶通过出料装置进行出料,茶叶中的茶叶碎末、粉尘等杂质进入到粉尘排出斗内,从而实现将杂质从茶叶中分离出来;但是因风朝向粉尘排出斗流动时,因粉尘排出斗处无法及时将风排出,使得在靠近粉尘排出斗内的风会形成乱流,造成杂质到处飘散后重新进入到茶叶内,对茶叶和杂质的分离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初制生产线的风选机,能够提高茶叶与杂质的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茶叶初制生产线的风选机,包括具有风道的机体、设置在机体上且位于风道一侧的风机、设置在机体上且位于风道另一侧的排渣仓、设置在所述机体中部上方且与风道相通的进料斗、设置在所述机体中部下方且与风道相通的出料通道,所述排渣仓的出口朝向下方,所述排渣仓远离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具有过滤网的过滤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对茶叶进行风选的时,茶叶从进料斗进入后且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此时风机朝向排渣仓吹风时,风将茶叶中的杂质吹向排渣仓,且从排渣仓的出口排出,而茶叶在重力作用下从出料通道排出,从而实现茶叶以及杂质的分离;且在排渣仓上开设有出风口,使得风机的风能从出风口穿过,从而使得在通道内不易形成混乱的风,能够提高对茶叶和杂质的分离效果,过滤网能防止杂质从出风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渣仓上且位于所述出风口周侧的主框架,所述过滤网具有两层且连接在所述主框架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过滤网具有两层,从而能提高对杂质的过滤效果,避免杂质在风力的作用下穿过过滤网,此时第一层过滤网对杂质具有阻挡作用,此时哪怕杂质穿过第一层过滤网,也不易继续从第二层过滤网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框架包括分别设置有所述过滤网的分框架,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分框架之间且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分框架之间的间距的调节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不同的风力导致杂质吹向过滤网的力度不同,此时因两个过滤网分布设置在两个分框架上,且调节件能调节两个分框架之间的间距,当风力较大时,使得两个过滤网之间的间距变大,从而透过第一层过滤网的杂质具有足够的时间下降在两个过滤网之间的底部,此时杂质也不易进行在风力作用力穿过第二层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框架呈方形,所述分框架的折角处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任意一个所述分框架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调节件包括多个分别穿过两个相对应的所述通孔的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栓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后的一端的第一螺母、多个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一端抵触在另一个所述分框架上的第二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先拧松第一螺栓的第一螺母,继而通过改变第二螺栓穿第一螺纹孔的长度,当第二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的长度变长后,再拧紧第一螺母,使得两个分框架之间的间距变大;反之,两个分框架之间的间距变小;最终能够实现对两个过滤网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渣仓上开设有位于所述出风口周侧的环槽,所述主框架嵌入在所述环槽内,所述主框架与所述排渣仓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主框架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先使得主框架嵌入在环槽内后再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此时环槽能够实现对主框架进行定位,使得主框架在安装后不易发生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框架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排渣仓上开设有与所述贯穿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固定件为穿过所述贯穿孔后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的第三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件为第三螺栓,固定件穿过贯穿孔后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孔内,从而能实现对主框架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渣仓的口径朝向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渣仓的出口上安装有用于收集杂质的布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布袋能够实现对杂质进行收集,避免杂质排放到风选机外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排渣仓的口径朝向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此时使得排渣仓的出口较小,方便使用布袋对杂质进行收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排渣仓远离风机的一侧开设出风口,从而使得风机上的风能从出风口排出,使得在风道内的风流不易形成混流,最终提高对茶叶和杂质的分离效果;且过滤网能防止杂质从出风口排出;

2、在排渣仓上安装有布袋,从而能对杂质进行收集,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位于排渣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组件处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风道;2、风机;3、排渣仓;31、出风口;32、环槽;33、第二螺纹孔;4、进料斗;5、出料通道;6、过滤组件;61、主框架;611、分框架;6111、通孔;6112、第一螺纹孔;6113、贯穿孔;62、过滤网;63、调节件;631、第一螺栓;632、第一螺母;633、第二螺栓;7、固定件;8、布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茶叶初制生产线的风选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在机体1的内部具有呈水平设置的风道11;在机体1上安装有位于风道11一端的风机2;在机体1上固定安装有位于风道11另一端的排渣仓3,且排渣仓3与风道11相通;在机体1中部的上方安装有与风道11相通的进料斗4,进料斗4的口径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减小;在机体1中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多个并排分布的出料通道5,多个出料通道5位于进料斗4的正下方。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排渣仓3远离风机2的一侧开设有四个出风口31,在两个出风口31上均安装有过滤组件6;在排渣仓3的出口位于下方,且排渣仓3的口径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同时在排渣仓3的出口处还通过绳子捆绑我一个用于收集杂质的布袋8。

如图2和图3所示,过滤组件6包括主框架61、过滤网62。主框架61包括两个分框架611,分框架611呈方形,且过滤网62具有两个且周侧边缘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分框架611内。同时过滤组件6还包括用于两个分框架611之间间距的调节件63,调节件63包括第一螺栓631、第一螺母632以及第二螺栓633。在两个分框架611的四个折角处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6111,第一螺栓631具有四个,且每个第一螺栓631均穿过两个相对应的通孔6111,第一螺母632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631穿过两个通孔6111的一端上;在其中一个分框架611的四条边缘中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112,第二螺栓633具有四个,且每个第二螺栓633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6112内,且第二螺栓633穿过第一螺纹孔6112的一端抵紧在另一个分框架611上。

如图2和图3所示,且在排渣仓3和过滤组件6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组件6进行固定的固定件7。在位于出风口31的边缘处的排渣仓3上开设有环槽32,过滤组件6的两个分框架611完全嵌入在环槽32内,且在两个分框体上还开设有两组相对应的贯穿孔6113,在排渣仓3内开设有与贯穿孔6113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33。固定件7为穿过两个贯穿孔6113后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33内的第三螺栓。

实施过程:对茶叶进行风选的时,茶叶从进料斗4进入后且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此时风机2朝向排渣仓3吹风时,风将茶叶中的杂质吹向排渣仓3,且从排渣仓3的出口排出,而茶叶在重力作用下从出料通道5排出,从而实现茶叶以及杂质的分离;且在排渣仓3上开设有出风口31,使得风机2的风能从出风口31穿过,从而使得在通道内不易形成混乱的风,能够提高对茶叶和杂质的分离效果,过滤网62能防止杂质从出风口31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