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分离容器以及移动离心分离容器内的物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88064发布日期:2019-04-03 03:4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离心分离容器以及移动离心分离容器内的物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分离容器以及移动离心分离容器内的物质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心分离容器以及移动该离心分离容器内的物质的方法,其可以容易实现从组织与体液等分离细胞或特定物质的分离与注入、作为排出对象的物质的排出以及提取物的洗涤和提取。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分离器用于从诸如脂肪组织等的预定组织或血液、骨髓等体液分离特定细胞或物质等。这种离心分离器是使用离心力来分离组织与体液中的细胞或物质等的装置,其结构与操作较为简单,并且容易分离,因而被广泛采用。

在如上所述的离心分离器采用预定的用于进行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容器,其被构造为容纳预定的组织与体液且可旋转。这种离心分离容器在内容纳组织与体液,随着所述离心分离容器以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组织与体液内的物质受到离心力,由此实现物质的分离。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离心分离容器中会存在如下问题:在离心分离过程中在向容器内注入组织与体液等时发生逆流、在排出过程中排出手段的连接复杂、或在提取已被分离的物质时提取物残留在容器中等。并且,随着物质以及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等的注入与排出,管路会延长,这会造成不易将用于洗涤提取物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注入与排出。于是,会难以获得高纯度的提取物。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分离容器以及移动离心分离容器内的物质的方法,其可以容易实现组织与体液等的注入、作为排出对象的物质的排出、提取物的提取、洗涤。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其利用离心力从组织与体液中分离物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一活塞,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容器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容器内沿上下方向移动;弹性体,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容器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下方且使所述第一活塞沿上方进行弹性加压;第一连接管路,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容器而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以及第一控制阀,其因离心力进行操作且对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进行开闭。

优选地,所述离心力具有使所述第一活塞向下移动的成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如下部件中至少一个:第一阀,其被构成为初始密闭阀,所述初始密闭阀在受到离心力之前被密闭而受到离心力之后被开放;以及第二阀,其被构成为正常开放阀,所述正常开放阀在不受离心力时被开放而受到离心力时被密闭。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材料构成并能够因外力而变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包括:第一阀体,其由具有预定重量的材料制备;以及第一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阀体能够旋转,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一阀体的的重心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阀体的至少一部分夹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之间且以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至少一部分加压变形来进行密闭的状态被固定住,当离心力作用于所述第一阀体时,所述第一阀体以所述第一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而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从变形复原。

优选地,所述第二阀包括:第二阀体,其由具有预定重量的材料制成;第二旋转轴,其与所述第二阀体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阀体能够旋转,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二阀体的重心的位置,其中,当离心力作用于所述第二阀体时,所述第二阀体以所述第二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而对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压变形且密闭。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容器;第二管路,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以及上下流路,其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具有预定重量的重量体以及被布置在所述重量体的周缘的弹性环且夹在所述上下流路内而被摩擦结合。

优选地,在所述上下流路上形成有被沿上下方向贯穿的阀操作孔,在所述重量体上形成有操作梁,其贯穿所述阀操作孔且向上露出。

优选地,所述离心分离容器还包括阻塞物,其具有预定的块状,形成有插入所述操作梁的凹槽且能够从所述操作梁拆卸,在所述操作梁的上端形成有支撑端,其中,如果将所述操作梁夹在所述凹槽而所述组赛物支撑所述支持端下方时,则所述重量体的位置被固定住。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被构造为其至少一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因外力而变形,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旋转阀,其中,所述旋转阀包括:阀锤,所述阀锤包括具有预定的长度的阀杆、被设置于所述阀杆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且具有预定的重量的加压头、以及被设置于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的旋转轴,其中所述阀锤可以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以及阀弹性部件,其对所述加压头向上进行弹性加压。

优选地,所述离心分离容器还包括:第三容器;第二活塞,其布置在所述第三容器内且可以在所述第三容器内进行上下移动;以及第二连接管路,其将所述第三容器与第一容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离心分离容器还包括将所述第二连接管路开闭的第二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路包括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所述第三容器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活塞上部的出入孔,所述第二活塞密贴于所述第三容器的内侧面且具有预定的重量,具有被沿上下方向贯穿的上下贯穿孔,所述第一线路通过所述出入孔,所述第一线路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控制阀且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上下贯穿孔,所述第二线路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控制阀,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容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还包括具有预定重量的重量体。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离心分离容器内的物质的方法包括:第一容器,其具有第一空间;第一活塞,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以对所述第一空间进行上下分割并可以在所述第一容器之内上下移动;充填容器,其具有被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充填空间;第二活塞,其布置在所述充填容器之内且根据上下分割所述充填空间并可以在所述充填容器内上下移动;连接管路,其用于将第一容器与所述充填容器连接,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充填容器的第二活塞的下部空间,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第一活塞的上部空间,其中,离心力作用而使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向下移动,由所述第二活塞产生的正压与由所述第一活塞产生的负压互相结合而注入容器的所述第二活塞下方的物质通过所述连接管路到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第一活塞上的空间内移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以具备由离心阀构成的第一控制阀可以容易实现物质的注入、分离排出、以及对提取物的洗涤与高纯度提取物的采集。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控制阀包括初始密闭阀与正常开放阀中至少一个,所以,在物质的注入、分离、排出以及提取物的洗涤步骤可以实现适度的开闭。

根据一实施例,形成有第二至第三容器,第一、第二、第三容器可以各自负责分离、排出以及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注入,由此可以实现以更加单纯、简单、小型化且有利的结构维持均衡的离心分离容器。

在本发明离心分离容器的结合结构中,离心分离容器以中心轴为中心配置成对称,由此可以确保整体上重量的均衡。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离心分离容器内的物质的方法,在离心分离过程可以利用离心力容易实现物质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纵向剖面结构;

图2示出根据图1的离心分离容器的横向剖面结构;

图3的(a)与(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一变形形态的纵向剖面结构以及横向剖面结构;

图4的(a)与(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第一活塞;

图5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中第一控制阀的结构与动作;

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离心力作用方向;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中第一控制阀的结构与动作;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中第三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纵向剖面结构;

图8a与图8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中第一控制阀的结构于动作;

图9a与9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控制阀之变形例以及根据该变形例的动作;图9c的(a)与(b)分别示出从不同方向的阻塞物;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纵向剖面结构;

图11与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中第三容器内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移动过程;

图13a至图13c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变形形态的横向剖面结构;

图14a至14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另一变形形态的纵向剖面结构;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纵向剖面结构;

图16的(a)、(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动作;

图17示出在图15中沿着线y-y切断的剖面;

图18示出在图15中沿着线x-x切断的剖面;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中第6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纵向剖面结构;

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与水桶的结合结构;

图21的(a)示出耦接到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水桶的纵向剖面,(b)示出将(a)沿着线x-x切断的剖面;

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水桶与旋转体互相结合而构成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结合结构;

图23示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被设置于水桶且与旋转体互相结合而构成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结合结构;

图24至图2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结合结构的操作过程。【最佳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其用于利用离心力从组织与体液分离物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一活塞,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容器之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容器内进行上下移动;弹性体,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容器之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之下方且使所述第一活塞向上弹性加压;以及第一连接管路,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容器且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容器;以及第一控制阀,其由离心力动作且使第一连接管路开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纵向剖面结构,图2示出根据图1的离心分离容器的横向剖面结构,图3的(a)与(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一变形形态的纵向剖面结构以及横向剖面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包括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102、第一活塞200、弹性体300、第一连接管路402以及第一控制阀400。

第一容器100为在内部形成有第一空间108的部件,即为在其内注入组织与体液并进行离心分离的部件。就是说,第一容器100可以是预定的分离容器。第二容器102为在内部形成有第二空间112的部件,即为在其内可以容纳在所述第一容器100被分离、排出的物质的部件。就是说,第二容器102可以是预定的排出容器。如图1所示,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可以互相结合并构成双重容器10。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也可以由互相分离的部件构成,或者,如图3所示,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配置成互相并列。

所述双重容器10具有包括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的结构。根据各部件对双重容器10进行说明,所述双重容器10可以包括第一侧部104,其具有中孔,第二侧部110,其布置在所述第一侧部104的外侧周缘且具有中孔,上部114,其耦接到第一侧部104和第二侧部110的上、下端以及底部116,在第一侧部104的内部可以形成有第一空间108,在所述第二侧部110与第一侧部104之间形成有第二空间112。

第一侧部104由搭建的圆筒形状构成且具有在内形成有被以上下方向贯穿的导管形状,其上端与下端分别与上部114与底部116耦接。因此,在所述第一侧部104内部的中孔可以形成第一容器100的第一空间108。

第二侧部110围绕所述第一侧部104的外侧并以预定的间隔远离所述第一侧部,所以,在第一侧部104与第二侧部110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二空间112。于是,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横向剖面,第一容器100的第一侧部104与第二容器102的第二侧部110可以具有同心的双重管结构。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也可以被配置成沿侧方向互相并列地配置。

在将双重容器10如在图1搭建时,上部114形成上面。优选地,根据一实施例,上部114可以被与所述第一容器100地第一侧部104和第二侧部112可分离、结合地构成。

在上部114可以设有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122、第三开口124、第四开口128以及第五开口130。

首先,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122、第三开口124各自可以具有将第一空间108上的上部114以上下方向贯穿的通路形态。

其中,对各个部件进行说明,第一开口120可以形成具有主入口功能的通路,其使组织与体液注入到第一空间108内。同时,第一开口120可以连接到预定的单向阀v即注入机构t。第二开口122可以形成一个具有排出口功能的通路,其使在内部的第一空间108内分离的预定的作为排出对象的物质可以从第一空间108排出到外部。同时,第三开口124可以形成具有提取口功能的通路,其使在第一空间108内分离的物质排出到外部。还有,第三开口124上可以形成有堵塞第三开口124的第三开口盖子126。第三开口盖子126可以在根据本发明地离心分离容器使用过程中被开闭。

第四开口128与第五开口130分别可以构成为将后述的第二空间112上的上部以上下方向贯穿的通路形状。在此,第四开口128可以形成通路其使从第二开口122排出的作为排出对象的物质到第二空间112内注入。第五开口130形成通路,其使第二空间112内的作为排出对象的物质排出到外部或第二空间112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在图1,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122、第三开口124、第四开口128、以及第五开口130都包括在离心分离容器中,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就是说,还可以采用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122以及第三开口124中至少两个或三个构成为一体而通过一个或两个开口选择性地实现注入、排出以及提取的实施形态,第四开口128、第五开口130也如此。

在将双重容器10如1所示搭建时,底部116形成下面。底部116可以与第一侧部104与第二侧部112的下端互相结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所述上部114,所述底部116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容器100地第一侧部104和第二侧部112分离、结合地构成。

在底部116可以形成有有预定的空气通风口117。空气通风口117形成于所述第一容器100的第一空间108的下端,在后述的第一活塞200沿上下方向移动时可以使第一活塞200下方的空间的空气与外部流通且可以在其内具有滤器。

在所述底部116,活塞阻塞物140可以被向上突出地构成。

活塞阻塞物140为从第一容器100的底部116带着预定的高度而突出的部件。所述活塞阻塞物140布置在所述第一容器100内,即第一空间108,且位于在下面说明的第一活塞200之下。

具体地说,活塞阻塞物140可以构成为从第一容器100的底部116以预定的高度被搭建的结构。例如,如图1所示,活塞阻塞物140可以构成为具有侧壁142且上部开放的圆筒形状。优选地,第一侧部104与所述活塞阻塞物140的侧壁可以以第一容器100的中心部为中心以直径方向隔着预定的距离远离彼此。因此,第一容器100的第一侧部104与活塞阻塞物140的侧壁142互相隔着一定的间隔具有同心地构成,在所述第一侧部104与侧壁142之间可以形成有环状的凹进空间144。

所述活塞阻塞物140可以限制后述的第一活塞200的位置,以便适度保持第一容器100的第一活塞200上部的空间。就是说,预定的物质被注入于第一活塞200上部的空间而第一活塞下降或第一活塞200受离心力而下降时,第一活塞200会停止在活塞阻塞物140上。因此,第一活塞200的上部会保持正确的容量。同时,所述第一活塞阻塞物140还具有根据后述的弹性体300说明的效果。

如在本实施例中,离心分离容器具备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其被配置成一体而构成双重容器10的结构,由此可以提供更加有利而小型化的离心分离容器以及具备该离心分离容器的离心分离装置。

除了前述的实施形态,还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实施形态。除了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配置成以侧向互相并列且第一空间102与第二空间112配置成以侧向互相并列之外,图3所示的实施形态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

下面,对第一活塞200进行说明。

在图4,(a)与(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第一活塞200。

第一活塞200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器100内且配置成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就是说,第一活塞200在第一空间108内的底部116与上部114之间可以沿上下方向实施变位。

第一活塞200可以包括第一活塞体210,上部环220,侧部环230以及重量锤240。

第一活塞体210构成第一活塞200的本体。第一活塞体210的上部面面向所述第一容器100的上部114,第一活塞体210的下部面面向所述第一容器100的底部116。同时,第一活塞体210的周缘面面向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侧部104。第一活塞体210可以由硬质材料制成。例如,第一活塞体210可以由塑料、金属等制成。

优选地,在第一活塞体210的上部面可以形成以预定的深度往下凹进的凹面211。凹面211可以具有从上面看在中心部形成有最低点212且以最低点为中心212从最低点21开始向外径方向形成上方向倾斜的形状。最低点212可以位于所述第三开口124的竖直下方向。

所以,如图4的(a)、(b)所示,在以经过第一活塞体210的中心的纵向面分割第一活塞体210而得的纵向剖面形状,上部面可以具有其深度沿中心方向增加的v字形状。

但是,凹面211的具体形状并不限于此,根据实施例,其中心部可以形成有深度更大的下方向凹槽,或者上部面可以具有段差或弯曲面。同时,最低点212的位置也并不限于形成于中心部而可以向一侧偏向。

在第一活塞体210的周围面的上部棱角部分与中间部分分别可以形成有沿内径方向以预定的深度凹进且沿周围方向延伸的上部陷没部213与中间陷没部214。此时,上部陷没部213形成于第一活塞体210的上部棱角部分,也可以说所述第一活塞体210的上部面的外侧周围部分向下以预定深度凹进。

在第一活塞体210的下部面也可以形成由以预定的深度往上凹进的下部凹面215。下部凹面215可以形成为从下面看具有预定内径的圆形。

上部环220可以由具有o字形态的环状的o-环构成。上部环220由与第一活塞体210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上部环220由硅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上部环220设置成围绕所述第一活塞体210上部面的陷没部213且与上部陷没部213密贴并被夹在上部陷没部213。因此,上部环220构成第一活塞200的上部末端外侧棱角。

优选地,如图4的(a)所示,上部环220的上部面可以形成有倾斜,以便上部的外侧周缘向上突出。于是,在上部环220的直径方向剖面,在上部面可以形成有沿直径方向从内侧向外侧向上上升的倾斜。

在第一活塞200的上部外侧棱角形成有具有弹性的上部环220,由于上部环200的外侧周缘向上方向突出,第一活塞的上部外侧周缘面,特别是上部末端的周缘面可以与第一容器的第一侧部104互相密贴。由此,可以防止第一活塞200上的物质到第一活塞200之下露出或在上部环220与第一容器100的第一侧部104之间残留。

并且,第一活塞200与第一容器100的上部114互相接触时也可以实现第一活塞200的上部面的外侧周缘部分与第一容器100的上部114之间的密贴。由此,在第一活塞200与第一容器100的上部114接触时,在凹面211上残留的物质不会夹在或留在第一活塞200的上部外侧与第一容器100的上部之间114而向第一活塞200的中心聚集。因此,物质提取效率会增加。

侧部环230也构成为o字形状的o-环且由弹性材料构成。侧部环230围绕所述第一活塞体210的中间陷没部214且设置成紧贴中间陷没部214且夹在中间陷没部214内。在第一活塞200的外侧边缘面设置有具有弹性的侧部环230,因此,第一活塞200的外侧边缘面与第一容器100的第一侧部104接触时可以实现密贴。

第一活塞体210由硬质材料构成,上部环220与侧部环230均由有弹性的材料构成,于是,跟整个第一活塞200由弹性材质构成时相比,第一活塞200的使用寿命会延长且在分离容器100内的移动也更容易。同时,也可以实现第一活塞200对第一容器100的蜜贴。由此,提高第一活塞200的加工性、使用寿命、用户便利性的同时,如下面解释,可以更加提高对提取物的提取效率。

重量锤240由具有预定的质量与比重的材料制成,比如说,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以便在进行离心分离时第一活塞200受到适当强度的离心力。重量锤240可以夹在形成于所述第一活塞体210的下部面的重量锤夹槽。

图4的(b)为第一活塞200的变形例。第一活塞200可以变形如图4的(b)所示。

图4的(b)示出的第一活塞200,其包括由弹性材料构成的上面弹性部250以及由刚性材料构成的后方本体部260。上面弹性部250位于第一活塞200的前方,其上部面形成有凹面252,该凹面252具有最低点,从所述最低点254沿外径方向形成有至少一部分上方向倾斜。在上面弹性部250的上部外侧末端周缘形成有沿外侧方向突出的密贴突出部256。于是,第一活塞200的上部外侧边缘面可以与第一容器100的内壁互相密贴。第一活塞200还包括侧部环262、重量体264。

根据图4的(b)的第一活塞200具有如在图4的(a)前述的功能,因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内容,第一活塞200的上部根据第一活塞200的排向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活塞200的前方且可以根据排向具有不同的名称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对弹性体300进行说明。

弹性体300是具有弹性的部件。弹性体300被置于第一容器100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活塞200下,布置在所述第一活塞200的下部面于所述气缸的底部116之间。

优选地,弹性体300可以由线圈型弹簧构成。这时,弹性体300的下部可以位于前述的环状的凹进空间144之内且包围所述内部容器140的外侧周缘,上部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活塞200的下部面形成的下部凹进面215。

如上所述,在离心分离容器内形成有圆筒形的活塞阻塞物140,弹性体300由线圈形弹簧构成而围绕饶活塞阻塞物140的外侧周缘,或者,弹性体300被配置成活塞阻塞物140位于弹性体300的外侧周缘,由此可以防止弹性体300偏向一侧。同时,由于活塞阻塞物140有适当的高度,可以防止第一活塞200过度下降而弹性体被过度变形,结果,可以维持弹性体300的弹性且防止弹性体300的损伤。

下面,对第一连接管路420以及第一控制阀400进行说明。

第一连接管路402将所述第一容器100的第二开口122与第二容器102的第四开口128互相连接。因此,通过第二开口122被排出的作为排出对象的物质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管路402与第四开口128而被排出到第二空间112内部。

优选地,第一连接管路40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而可以变形。比如说,第一连接管路402可以由用硅制成的硅管构成。因此,第一连接管路402受到外力被加压、变形而密闭,解除外力时可以回复弹性而被重新开放。

根据一实施例的第一控制阀400由受到离心力而进行操作并使所述第一连接管路402开闭的离心阀构成,且可以包括第一阀410与第二阀420中至少一个,第一阀410被构造为初始密闭阀,所述初始型密阀在受到离心力前密闭并在受到离心力之后开放;以及第二阀420,其被构造为正常开发阀,所述正常开放阀不受离心力时开放并在受到离心力时密闭。关于具体构成在下面进行说明。

在第一连接管路402中可以形成有具有刚性的预定的基部401,其在第一控制阀400使第一连接管路402变形时支撑第一连接管路402。就是说,第一连接管路402可以位于第一控制阀400与基部401之间。

图5a扩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第一控制阀400的结构与动作,具体是扩大示出了图1的a部分。同时,图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旋转以及由其发生的离心力作用的方向。

图5a示出由初始密闭阀构成的第一阀410。图5a的(a)、(b)、(c)分别示出对第一阀410施加离心力之前的状态、在施加离心力的状态、以及解除所施加的离心力的状态。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控制阀400可以被包括第一阀体412、第一旋转轴416地构成。

第一阀体412可以由具有预定的重量的物质构成,比如说是金属,优选可以包括向一侧突出的阀焊嘴414。

第一旋转轴416与第一阀体412结合使得所述第一阀体412能够旋转,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一阀体412的重心的位置。就是说,所述第一旋转轴偏心地构成。因此,当离心力作用于第一阀体412时,第一阀体412可以以第一旋转轴416为中心旋转。

此时,所述第一阀体412以对所述第一管路402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压变形而使所述第一连接管路402密闭的状态可旋转地耦接到所述第一旋转轴416。就是说,第一阀体412以按压第一连接管路402的至少一部分而密闭第一连接管路402。此时,由于第一连接管路402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阀体412由位于下方的第一连接管路402受到向上的弹性。所以,第一阀体412的至少一部分夹在位于下部的第一连接管路402和位于上部的第一旋转轴416且以对所述第一连接管路402的至少一部分实施加压变形而密闭的状态被固定住。这时,第一连接管路402的下部被基部401支撑且夹在第一阀体412与基部401之间而被密闭。

如上,由于第一阀体412被固定,如(a)示出,第一阀体412在离心力作用前维持密闭第一连接管路402的状态。

接着,进行离心分离时,如(b)示出,离心力f作用于所述第一阀体412时,所述离心力f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402的弹性复原力的合力作用而克服所述第一阀体412的夹力,所述第一阀体412旋转。于是,第一阀体412沿箭头r示出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一连接管路402从变形状态复原且被开放。

接着,如(c)所示,在旋转程度低或旋转停止后,所述第一阀体412也不回到最初位置。因此,第一连接管路402不被变形而维持开放状态。这是因为第一连接管路402具有弹性而维持原来的形态,由于第一阀体412以旋转轴416为基准具有左右重量的均衡,因此如果第一阀体412从赛住第一连接管路402的位置受到离心力而旋转,则维持水平,即使继续受到离心力,也维持第一阀体412的水平状态而维持第一连接管路402的开放状态。

在上述过程,离心力如在图5b用箭头表示的作用。就是说,离心力可以以旋转中心轴rc为中心且如箭头r旋转。由此,离心力具有从离心分离容器的上部114向底部116方向作用的成分。就是说,离心力具有使所述第一活塞200向下移动的成分。离心力的方向不限于具有从上部114向底部116的方向,具有从上部114向底部116方向的成分就足够了。

由于由前述初始密闭阀构成的第一阀410包括在第一控制阀400中,在向第一容器100内注入体液、组织等可以防止通过第一连接管路402的露出。特别是第一阀体410在离心分离开始时被离心力自动开放且旋转停止后也维持开放状态,而可以简便地进行作为排出对象的物质地排出。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第一控制阀400的构成与其动作。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具有第二实施形态,图1的a部分具有如图6所示的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离心分离容器与第一实施形态类似,第一控制阀400的构成与动作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离心分离容器具有第一控制阀400,所述第一控制阀400包括由初始密闭阀构成的第一阀410与由正常开放阀构成的第二阀420。

在此,对由初始密闭阀构成的第一阀410的构成与动作的说明与前述的内容相同,故不再赘述。

与第一阀410相似,第二阀420可被构成为包括由具有预定重量的材料制成的第二阀体422以及第二旋转轴426。第二阀体422可以具有预定的重量且包括第二阀焊嘴。第二阀体422与第二旋转轴426可旋转地结合,第二旋转轴426位于远离第二阀体422的重心的位置。就是说,第二阀体422与第二旋转轴偏心地构成。

因此,离心力作用时,第二阀体422以第二旋转轴426为中心旋转。这时,由于第二旋转轴426与第二阀焊嘴42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旋转轴426与第一连接管路402之间的距离,第二阀焊嘴424对第一连接管路420施加压力并使第一连接管路变形。

此时,与第一阀410不同,第二阀420的第二阀体420对第二旋转轴426可以从初始自由旋转地构成。

如图6的(a)示出,在离心力不作用时,即使第二阀体420对第一连接管路402施加压力,第一连接管路402具有弹性复原力,所以,第一连接管路402维持开放状态。接着,如(b)示出,离心力f作用时,第二阀体422如箭头r2所示以第二旋转轴426为中心旋转而对第二连接管路402进行加压变形且将所述第二连接管路密闭。此时,第一阀体410沿r1的方向旋转而被开放。接着,如图6的(c)所示,旋转减少或停止而对第二阀体422的离心力减少或不作用时,由于第一连接管路402的弹性复原力,第二阀体422如箭头r3所示旋转而回到原本状态,第一连接管路420也被复原为开放状态。此时,如上所述,第一阀体410维持被开放的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控制阀400,其同时具有由初始密闭阀构成的第一阀410与由正常开放阀构成的第二阀420,在离心分离前将体液与组织等注入到第一容器100内时可以防止不需要的流出。而且,离心分离后旋转减少或停止时可以开放第一连接管路402;在为再洗涤、重新分离物质等理由而使离心分离容器旋转时,可以再自动密闭第一连接管路402。由此可以实现便于操作与运营的离心分离容器。

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也可以变形为如图7所示的。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纵向剖面结构,图8示出的是其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第三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相似,区别在于上部114、第一连接管路402的构成、以及第一控制阀400的构成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

根据第三实施形态,如图7示出,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的配置可以具有同心结构,但本实施形态不限于此,如图3所示,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的配置可以具有并行的结构。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也可以彼此远离。

第一连接管路402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容器100的第一管路403、连接到所述第二容器102的第二管路404。所述第二管路403与第二管路有404沿上下方向延伸且隔着具有预定的内径的上下流路405互相连接。

在上下流露405下可以形成有预定的扩张空间406。并且,在上下流露405上部可以形成有以上下方向被贯穿的阀操作孔407。在阀操作孔407内可以具有预定的密闭部件。

此时,优选地,如图7至8所示,所述上部114具有预定的厚度以便所述第一连接管路402形成于上部114内,上部114可以由与第一侧部104以及第二侧部110耦接或分离的预定部件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一控制阀400由具有预定重量的重量体431与包括布置在所述重量体431的周围的弹性环432的重量阀430构成。所述弹性环432密贴于所述上下流路405内部,重量阀430被上下流路405夹住并密闭所述上下流路405。

同时,重量体431的上端可以连接到以上方向延长并贯穿所述阀操作孔407而向外部露出的操作梁434,在操作量434可以形成有预定的掌握部435。在操作梁434的外侧可以密贴所述密封部件408,以便防止物质露出。

对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管路402与第一控制阀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8a所示,在离心力不作用时,所述重量阀430夹在上下流路405之内并密闭上下流路405。然而,离心力向下作用时,如图8b所示,重量阀430从上下流路405脱离并下降且移动到扩张空间406内部。因此,第一管路403和第二管路404之间被开放,以便物质流动。

根据需求,在上述动作结束后,将所述掌握部435拉上去,所述重量阀430可以重新被插入且夹在上下流路405内部。由此可以使所述重量阀430密闭第一连接管路402。

本发明还可以有如图9a至9c所示的变形例。在图9a与9b,在操作梁434上端设置有预定的支撑端436,还可以设置有阻塞物437,其夹在所述支撑端436与上部436之间并限制重量阀430的动作。阻塞物具有437如图9c所示的结构。图9c的(a)与(b)分别示出从侧面以及上面观看的阻塞物437的形态。就是说,阻塞物437构成为具有预定的正六面体形状的块状且具有操作梁434被插入的凹槽438。如图9a所示,阻塞物437夹在所述支撑端436与上部114之间,负重阀430不进行动作而维持密闭状态。阻塞物437如图9b所示被去除,负重阀430如上所述动作。

通过具有所述负重阀430可以阻止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之间的物质移动。就是说,在有需要到第一容器100之内注入物质且防止注入到第一容器100内的物质不必要地排出到第二容器102内时,所述重量阀430可以阻止物质被从第一容器100到第二容器102排出。

并且,通过使用阻塞物437可以简便地选择负重阀430是否进行动作。

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也可以如图10所示变形。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纵向剖面结构,图11与12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中第三容器内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移动的过程。图13至图14分别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变形形态。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还可以包括第三容器500、第二活塞510、第二连接管路520以及第二控制阀530。图10示出第一控制阀400如第二实施形态包括初始密闭阀地第一阀410与作为正常开放阀的第二阀42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且还包括第一控制阀400如第一实施形态或第三实施形态中构成的实施形态。

首先,第三容器500可以具有气缸形状的构成,例如,其在内具有可以注入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第三空间504。此时,如图10所示,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102以及第三容器500构成为一体且构成三重容器20。第三容器500还可以构成为与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200分离的个别的部件。

如图10所示,三重容器20可以具有第一容器100布置在中心且第三容器500与第而容器102各自配置与两个侧部的结构,但是,第三容器还可以包括第三容器500以任意的结构与方法耦接到第一实施形态的双重容器10的结构的实施形态。同时,第一控制阀400也可以具有各种结构。下面,对这些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除了上部114与底部116扩展到第三容器500,在第一空间108的上端还形成有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第一开口,第一空间108与第二空间112的布置由同心的双重管形态变更为各自分割地设置于侧方向之外,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第三容器500优选可以包括第三侧部502,其上端与下端分别与上部114与底部116互相结合。

第三侧部502由搭建的预定的筒状构成,其上端与下端分别耦接到上部114与底部116。于是,所述第三侧部502内部的中孔可以形成第三容器500的第三空间504。第三侧部502优选可以由透明材料构成,以便确认其内部。

上部114延伸到所述第三侧部502的上端且盖住第一空间108、第二空间112以及第三空间504,除了前述的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122、第三开口124、第四开口128、第五开口130之外,还可以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空间108上的第六开口134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三空间504上的第七506。

第七开口506可以形成用于使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到第一空间108内注入的通路。同时,第七开口506可以构成为将第三空间504上的底部114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空洞形态。一方面,还可以用沿上下方向被贯穿的预定的管状中间连接部(无图示),对其具体形态在下面后述。

第二活塞510布置在第三容器500之内并被可以上下移动地构成,并且可以包括第二活塞体512,其形成有以上下方向贯穿的上下贯穿孔514,侧方密封部516,以及重量体518。

第二活塞体512构成第二活塞510的本体,可以由具有预定比重与重量的物质,以便离心力作用而能够充填于下方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而对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施加压力。

第二活塞510具有上下贯穿孔514且以上下方向贯穿。

侧方密封部516可以第二活塞512的外侧周缘并使第二活塞510与第三容器500的内侧面互相密贴。在第二活塞510的外侧周缘可以形成由用于固定侧方密闭部件516的预定的设置凹槽。

重量体518由具有预定重量的材料构成而可以使第二活塞510受到更大的离心力。重量贴518可以夹在第二活塞体512上或重叠在第二活塞体512上。

第二连接管路520包括第一线路522、第二线路524,并且还可以包括第三线526。

第一线路522的一端通过形成于所述上部114的第七开口506向外部露出且连接到下述的第而控制阀530,另一端可以连接到所述第二活塞体510的上下贯穿孔514。根据一个例子,第一线路522可以由软质材料构成,例如,可以变形软管。根据别的例子,还可以有一个事实形态,其第一线路522由沿直下方向延长且到第二活塞510下方突出的预定的配管,也可以具有上下贯穿孔514与第一线路522之间被密封且第二活塞510可以跟着第一线路522进行上下移动。

根据一个例子,代替所述第七开口506,在第三容器500的上端可以形成有以上下方向贯穿的管状的中间连接部(无图示)。同时,还可以存在如下的实施形态:在第三容器500的上端形成有一个软质的连接软管,其连接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上下贯穿孔514,还形成有连接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上端与第二控制阀530的预定的连接配管。在这种实施形态中,可以说中间连接部为所述软管与配管的连接作媒介且第一线路522由所述配管、中间连接部以及软管的结合体构成。

第二线路524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控制阀530,另一端可以连接到所述第一容器的第六开口134。此时,第二线路524可以包括单向阀534用于防止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倒流。

第三线526的一端可以连接到预定的注入机构u,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控制阀530。

第二控制阀530配置成使第二连接管路520开闭。具体地,第二控制阀530可以由单向阀534,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524并使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从所述第三容器500到所述第一容器100方向移动且防止所述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倒流。同时,优选地,第二控制阀530还可以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线路522、第二线路524、以及第三线526的三方阀532。

对利用第三容器500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注入原理,参照图11与图12如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1所示,在第三容器500内注入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时,三方阀532开放第三线526和第一线路522之间。于是,从注入机构,通过第三线526与第一线路522,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如箭头a所示被注入到第二活塞510的下方。此时,第二活塞510如箭头b所示被向上推挤且移动。

注入结束后,三方阀532到第一线路522与第二线路524沟通的方向移位。

接着,如图12所示,离心分离容器沿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如箭头f所示,离心力以旋转中心轴rc为中心向离心分离的底部116方向作用。于是,第二活塞510受到离心力而如箭头m所示向下移动,因此,第二活塞510推充填于下方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并对所述物质施加压力而产生正压。在此,离心分离容器的旋转中心轴rc位于离心分离容器的上方且具有贯穿地面的方向。

这时,离心力还作用于第一容器100内的第一活塞200。因此,由第一活塞200如箭头n所示向下移动,在第一容器100内第一活塞200上的空间与第一线路522、第二线路524之间可以暂时产生负压。因此,作用于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正压与形成于第一活塞200上的空间、第一线路522、第二线路524之间的负压同时作用。由于如上所述的正压与负压的同时作用,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逆施加于第一线路522一部区域内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离心力二向第一容器100移动。

这种负压与正压的同时作用具有如下的效果:

对第三容器500内的第二活塞510下方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作用下方向的离心力。同时,对充填第一线路522与第二线路524内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也作用下方向的离心力。对第三容器500内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以及第一线路522与第二线路524内的物质中至少一部区域内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离心力以与从第三容器500到第一容器100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因此,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移动会有移动上的困难或无法移动。

但是,如上所述,由于负压与正压同时作用于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可以克服以移动方向的逆方向作用于所述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离心力而实现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移动。此时,如图12的箭头w所示,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可以经过第一线路522与第二线路524被从第三容器500到第一容器100注入。此时,如上所述,包含于第二活塞510的重量体518与包含于第一活塞200的重量锤240各自可以增加离心力而增强第二活塞510的推力与第一活塞200的引力。由此可以更加容易地实现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注入。

如上述实施形态还包括第三容器500的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还可以变形如图13a至13c所示。图13a至13c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变形形态的横向剖面结构。

图13a示出离心分离容器如前述的实施形态包括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102、以及第三容器500,第一容器100与第三容器500以侧向互相并列地配置,第一容器100与第三容器500位于第二容器102内的第二空间112之内。在这种形态,可以最小化离心分离容器的体积,根据情况,第二容器102构成为水桶形态且在内可以具有固定第一容器100与第三容器500的固定机构。

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具有如下的组合: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102以及第三容器500中两个可以被配置成互相并列,其余一个容器可以围绕两个并列配置地容器。

在前述的实施形态中,在第一容器100与第三容器500的外侧形成有第二空间112而可以被排出到第二空间112内,容易维持整体离心分离容器的均衡。就是说,可以防止因为作为排出对象的物质位于第一容器100与第三容器500的外侧周缘而离心分离容器的重心偏向于一侧。于是,实现包括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的整体容器结构且进行离心分离时前述的实施形态可以更加有利地作动。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配置形态且也可以由如图13b所示的实施形态。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102、以及第三容器500都可以被配置为同心形状且具有三重管形状。如上所述,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102以及第三容器500可以被配置成互相并列,或者,在各自的空间内设置别的容器,或者,如图13所示,将第一容器至第三容器配置成正方形。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设置一个预定的水桶,其容纳并结合所述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102、以及第三容器500中至少一个或两个的实施形态。

如上述实施形态还包括第三容器500的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分离容器还可以变形如图14a与14b所示。图14a与14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其他变形形态。在此,设置于连接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402的第一控制阀由在所述第三实施形态所述的重量阀430构成。但是,本实施形态除了重量阀430还具有单向阀430a,以便防止物质从第二容器102到第一容器100倒流。由于其他构成与前述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纵向剖面结构,图16的(a)、(b)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第一控制阀400的作动。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但与第四实施例不同,在第五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阀400包括单向阀440以及旋转阀450。在图15中,如第四实施形态,离心分离容器包括第三容器500、第二活塞510、第二连接管路520、以及第二控制阀530,本发明却不限于此而还可以适用于包括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102但不包括第三容器500等的实施形态,如第一实施形态或第二实施形态。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第一控制阀400可以包括被置于第二开口122的单向阀440以及将第一连接管路402开闭的回转阀450。

单向阀440可以包括于第一容器100的上部的第二开口122内。单向阀440认可从第一容器100向第二容器200的移动且阻塞其反对方向的流动。

旋转阀450包括阀锤452以及对所述阀锤452进行弹性加压的弹性部件460。

阀锤452包括具有预定长度的阀杆454,设置于所述阀杆454的一端并位于第一连接管路402上且具有预定重量的加压头456,以及设置于所述阀杆454的另一端的旋转轴458,阀锤454以所述旋转轴458可旋转地构成。此时,如图15所示,旋转轴458可以连接到设置于第二容器200的上部的预定的连接部件462。例如,阀杆454对第二容器200的上部可以带着夹角进行旋转。在接触第一连接管路402的阀锤452部分可以形成有阀焊嘴456,其可以容易对第一连接管路402进行加压变形。

弹性部件460对所述阀锤452的加压头456向上进行弹性加压。弹性部件460,其位于所述旋转轴458与所述加压头456,对所述阀杆454向上进行弹性加压且对所述加压头456施加上方向压力。在图15中,弹性部件460位于第二容器200的上部114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参照图15至16对旋转阀450的作动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5所示,在离心力不作用时,即使加压头456位于第一连接管路402上,由于弹性部件460的上方向弹性力与第一连接管路402的弹性复原力,第一连接挂怒402不会被密闭的。然而,如图16的(a)所示,为离心分离旋转离心分离容器时,离心力f向下作用于重量高的加压头456而加压头456如箭头f2所示旋转。因此,加亚头456对第一连接管路402进行加压变形而第一连接管路402被密闭。接着,如(b)所示,离心分离容器的旋转停止且离心力不作用时,加压头456由弹性部件460如箭头f3所示向上移动且复位,第一连接管路402由弹性复原力被重新开放。由此,旋转阀450由正常开放阀构成。图16中表示第三开口盖子126可以被开闭。

图17示出在图15中沿着线y-y切断的剖面,图18的(a)示出在图15中沿着x-x切断的剖面,图18的(b)示出从正面观看的活塞位置控制部60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还可以包括活塞位置控制部600。在第一容器100的侧部104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由侧方孔105,在第一活塞200的侧面的只有一部分形成由侧方槽261。

图17示出图15中将离心分离容器沿着线y-y切断的剖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中,优选第一容器100的至少一部分向外侧露出,以便后述的活塞位置控制部600被设置于第一容器100而控制第一活塞200的动作。

图18的(a)示出将离心分离容器沿着线x-x切断的剖面,但这只是一个实施例,根据第五实施形态的活塞位置控制部600不限于具备第三容器500,或者第一控制阀都包第一阀与第二阀,或者第一控制阀具有单向阀440与旋转阀450的实施形态。就是说,活塞位置控制部600还可以适用于前述的第一实施形态、第二实施形态以及第三实施形态。还有,图18的(b)示出从正面观察的活塞位置控制部600,即示出了以图18(a)示出的剖面为准从左向右看的活塞位置控制部600。

在本实施形态,除了提供有活塞位置控制部600、在第一容器100的侧部104形成有侧方孔105、以及在活塞200的侧面形成有侧方凹槽261之外,将省略其他重复的说明。

在第一容器100的侧部104可以形成有侧方孔105,其被以侧方向即第一容器100的内径方向贯穿。优选地,所述侧方孔105可以形成于侧部104下部。

在第一活塞200的侧面可以形成有沿内侧方向即内径方向凹进的侧方凹槽261。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体210的外侧周缘面一部凹进而形成所述侧方凹槽261。因此,在所述活塞200下降而到所述侧方孔105所在的地点,所述侧方凹槽261可以通过所述侧方孔106向侧方向露出。

活塞位置控制部600,其可以固定活塞200的位置或解除位置固定,包括纽扣610、解除机构s以及下部弹性体640。而且,所述接触机构s包括连接部620、接触重量部630,还可以包括将所述纽扣610、接触机构以及下部弹性体640互相结合的支架650。

支架610包括锁定梁612、旋转轴614、锁定凸部616。

锁定梁612构成为沿上下方向延长的梁状。旋转轴614被设置于锁定梁612的上端,所述锁定梁612以旋转轴614为中心对第一容器100的侧部104带着夹角进行旋转。锁定凸部616形成于所述锁定梁612的中间部分而被向第一容器100的内侧方向突出,且通过所述侧方孔105向第一空间108内凸出地构成。

由于所述锁定梁612可以对所述旋转轴614进行旋转,纽扣610可以在所述锁定凸部616通过所述侧方孔105向第一容器100内突出的纽扣位置与所述锁定凸部616从所述第一容器内脱离的接触位置之间进行旋转。在纽扣610位于纽扣位置时,所述锁定凸部616可以被锁定于所述活塞200的侧方凹槽261。

解除机构s的至少一部分沿水平方向架在于所述锁定梁612的下部。接触机构s在将所述锁定梁612的下端向外侧方向推而使所述纽扣610到接触位置移动的第一位置与使纽扣610到纽扣位置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这时,如没有离心力,所述下部弹性体640对所述解除机构进行弹性加压,以便所述解除机构向第二位置移动。

具体说,解除机构s包括链接部620以及解除负重部630。

链接部620包括上端手臂622、下端手臂624以及中心轴626。

上端臂622设置于纽扣610的下方,从侧方看,位于所述锁定梁612下端的内测。下端臂624对所述上端臂622以沿侧下方向有倾斜地延长,上端臂622与下端臂624可以具有预定的夹角且被曲折。中心轴626位于上端手臂622与下端手臂624的中间而使上端手臂622与下端手臂624以衷心轴626为中心进行跷跷板运动。于是,下端臂624对第一容器100沿内侧方向移动时,上端臂622对第一容器100沿外侧方向移动且将所述锁定梁612的下端向外侧方向推。下端臂624回到原位,上端臂622也回到原位,于是,锁定梁612也回到原位。

解除重量部630为受到离心力而由具有重量的材料构成且设置于所述下端臂624的外侧。在解除重量部630的内侧面即解除重量部630的面向所述下端臂624的面,形成有偏航凹槽632,向其可以插入所述下端臂624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在所述偏航凹槽632的上部可以对应所述下端臂624的倾斜地形成有上方向倾斜面。

解除重量部630在下端臂624被容纳于所述偏航凹槽632之内的上部位置与将所述下端臂624推向内侧方向的下部位置之间移动。在此,上部位置指的是解除重量部630位于上部,下端臂624被容纳于偏航凹槽632内而下端臂不被解除重量部推的位置,下部位置指的是所述解除重量部630进行下方移动而所述解除重量部630将下端臂624推向内侧方向的位置。于是,解除重量部630如图18的(b)的箭头l进行上下移动。

下部弹性体640对所述解除重量部630进行弹性加压。如图18的(a)所示,下部弹性体640对所述接触重量部630向上进行弹性加压而使所述接触重量部630从下部位置到上部位置移动,没有外力时可以使所述接触重量部630维持上部位置。

支架650为使活塞位置控制部600耦接到第一容器100的部件。支架650向上支撑下部弹性体640且引导重量锤可以以上下方向移动。纽扣610的旋转轴614与连接部620的中心轴626可以分别连接到支架650。因此,支架650可以具有预定的引导部,其引导解除重量部630进行上下移动,在解除重量部可以形成有以上下方向延长的预定的导槽。而且,支架650还可以贯穿部,其为了钮扣610与连接部620部的旋转而被沿侧方贯穿,以及所述旋转轴614与中心轴626互相连接的部分。

由于包括活塞位置控制部600,比如说,在第一容器100内注入体液与组织而活塞200到活塞位置控制部所在的地点下降时,活塞200被锁定于纽扣而可以维持位置。反面,离心分离开始而离心分离容器旋转时,对活塞200的锁定被解除。因此,在离心分离过程,可以容易实现物质的注入、提取、排出以及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注入与排出。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形态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纵向剖面结构。图19示出的第六实施形态与第16示出的第五实施形态相似,与第五实施形态不同,根据第六实施形态的离心分离容器还包括一个筒状水桶700,其收容且结合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200、以及第三容器500,所述旋转阀450连接到水桶700。就是说,在水桶7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有可以连接到所述旋转阀450的旋转轴的连接部件702,以便旋转阀450可以连接到水桶700且作动。由于具有这样的水桶700,在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200、第三容器500各自构成为分离的结构时也可以使离心分离容器具有第一容器100至第三容器500连接为一体的结构,而且,以使旋转阀450连接到水桶700,可以实现更加小型化的构成。

同时,图19示出了水桶700将具有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102以及第三容器500的三重容器20全部容纳且将三重容器20互相结合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所述水桶700容纳并结合所述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102以及第三容器500中至少一个或两个的实施形态。就是说,水桶700可以适用于所有前述实施形态。

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是实力的离心分离容器与水桶700的结合结构,图21的(a)示出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结合的水桶的纵向剖面,(b)示出将(a)沿着线x-xi切断的剖面。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水桶与旋转体互相结合二构成的结合结构,图2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的离心分离容器、水桶、以及旋转体互相结合而构成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结合结构。图23示出离心分离容器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形态的离心分离同样的形状,本发明却不限于此。

由图20可见,水桶700具备在内形成有容纳空间712的容纳箱710,三重容器20被插入并容纳于容纳空间712内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容纳空间712还可以包括三重容器20之外的其他形态的离心分离容器。

此时,容纳空间712的一侧棱角构成为具有预定的倾斜而具有预定的切断部714,三重容器20也与此对应而具有倾斜棱角21,由此可以把握结合位置与方向性而实现结合。本实施形态不必限于形成有切断部714与倾斜棱角21的情况,只要容纳空间712与三重容器20具有彼此对应而非对称的形象,在容纳时可以把握方向性就足够了。

在容纳箱710的上端可以设置有向外侧,至少以两侧方向突出的预定的连接部720。在连接部720可以形成有具有不同大小的预定的第一连接凹槽722以及第二连接凹槽724。第一连接凹槽722与第二连接凹槽724隔着形成于所述容纳箱710的两侧,且具有从所述连接部720的下部向上凹进且向外侧方向开放的形状。同时,第一连接凹槽722与第二连接凹槽724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还有,第一连接凹槽722与第二连接凹槽724被具有同轴地构成且可以具有曲面,使得水桶700能够以第一连接凹槽722与第二连接凹槽724旋转。

如图22示出,提供有预定的旋转体2,其可以连接到离心分离容器1而旋转。所述旋转体2具有旋转中心轴r而能够以旋转中心轴r旋转,且可以具有多个连接臂,其具有以所述旋转中心轴r为中心沿外径方向延长的放射形态。

此时,所述多个离心分离容器1中至少一个可以布置在互相邻近的两个连接臂4之间的空间且连接到连接臂4。

还有,在所述连接臂4可以形成有第一连接凸部5与第二连接凸部6,其分别连接到形成于所述水桶700上端的连接部720的第一连接凹槽722与第二连接凹槽724。第一连接凸部5与第二连接凸部6的大小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722与第二连接凹槽724的大小,第一连接凸部5连接到第一连接凹槽722,第二连接凸部6连接到第二连接凹槽724。因此,由所述水桶700与三重容器20的结合体构成的离心分离容器1和所述旋转体2通过第一连接凹槽722、第二凹槽724、第一连接凸部5以及第二凸部6有方向性地被互相连接,由此可以实现离心分离容器的结合结构3。还有,第一连接凸部6与第二连接凸部6被具有同轴地构成。于是,当第一连接凸部5与第二连接凸部6分别连接到水桶700的第一连接凹槽722与第二连接凹槽724时,水桶700可以以所述第一连接凸部5与第二连接凸部旋转。由此,在图22中被互相结合的离心分离容器以旋转轴r为中心与旋转体2旋转时,由于离心力,如图23所示,离心分离容器在底部116以旋转中心轴r为中心向外径方向设置的状态进行旋转。

此时,由图22、23可见,离心分离容器的结合结构可以以旋转中心轴为中心具有点对称结构。就是说,离心分离容器的结合结构3以经过旋转中心轴r的水平与垂直结中心轴具有交叉对称的配置。由此可见,对互相面对的离心分离容器1来说,以旋转中心轴r为中心在彼此对称的位置a1、a2配置有同样的容器。比如说,将本实施形态适用于三重容器20,如图23所示,第二容器102位于a1位置时,第二容器102位于a2位置。

如上所述,离心分离容器以旋转中心轴r为中心具有彼此对称的配置结构。于是,就算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移动且作为排出对象的物质被排出,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分离的结合结构在重量均衡方面更加有利。

下面,参照图24至图27依次对包括根据本发明中第四实施例的离心分离容器的离心分离装置的操作依次进行说明。为了简便的说明,图24至图27示出离心分离容器1,起在离心分离容器1的底部116以旋转中心轴r为中心位于外径方向的状态,如旋转体2旋转的状态。

首先,如图24的(a)所示,将离心分离容器1安装于旋转体2而构成离心分离容器的结合结构,接着,用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充填第三容器500内部的同时,用体液和组织充填第一容器100内部。随着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体液以及组织等的注入,如图24的(a)所示,第三容器500内的第二活塞510上升,第一容器100内的第一活塞200下降。

这时,由于第一控制阀400具有初始密闭阀,第一连接管路是被密闭的。

接着,如(b)示出进行一次离心分离。当离心分离容器的结合结构沿图24(b)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时,底部116在以旋转中心轴r为中心位于外径方向的状态进行旋转且受到沿外径方向作用的离心力。在一次离心分离过程,第一控制阀400受到离心力而被闭合。在第一控制阀如上所述具有第一阀410与第二阀时,第一阀410被开放,第二阀420被密闭。

如图24的(c)示出,在一次离心分离结束后旋转停止或旋转速度减少,第二阀420也由第一连接管路402的弹性被开放。

同时,由于弹性体300的弹性,第一活塞200如箭头b所示向上移动且使得作为排出对象的物质被排出。

此时,由设置于第一活塞200的前方弹性部250或上部环220,第一活塞200的前方末端周缘面与第一容器100的内壁互相密贴,不会产生位于第一活塞200前方的物质的损失。而且,如上所述,第一活塞的上面具有以外径方向形成有至少一部分的上方向倾斜的凹面211,因而,比重最高的物质在第一活塞200上的凹面211残留。

这时,由于第一控制阀400完全被开放,通过第一连接管路402从第一容器100到第二容器102实现排出。

如其他实施形态,在第一控制阀400由包括初始密闭阀的第一阀410构成或由旋转阀450与单向阀440构成,或在第一控制阀400包括重量阀430与单向阀430a,第一控制阀400同样被开放,物质经过第一连接管路402从第一容器100到第二容器102被排出。

接着,如图25所示,再次使离心分离装置如箭头c所示旋转或加速而使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到第一容器100内移动。此时,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移动如上所述。就是说,第二活塞510受到下方向离心力而如箭头p的方向下降且对充填于第二活塞510下方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产生正压,与此同时,第一活塞200如箭头q的方向下降且产生负压。由于此时发生的正压与负压互相作用,对抗在第二连接管路520的部分区域内被施加的离心力而沿箭头w所示的方向被注入。

此时,如上所述,包含于第二活塞5120的重量体518与包含于第一活塞200的重量锤增幅离心力,更加加强第二活塞510与第一活塞200的下降力而加强第三容器500内的正压与第一容器100内的负压。这时,第一控制阀400是由离心力闭紧的。

接着,如图26的(a)所示,在第一容器100被填满时,由于第一容器100内不形成负压,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不再被注入到第一容器100内部,从而实现二次离心分离。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实现对在第一容器100内残留的物质与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之间的混合、洗涤以及分离。这时,第一控制阀400是闭紧的。

其后,如(b)所示,在旋转停止或其速度降低时,活塞200如箭头e所示上升而实现二次排出。

这时,第一控制阀400是被开放的。

接着,如图26的(c)所示,再次使离心分离装置如箭头f所示旋转而注入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此过程可以被如参照图25说明的过程同样地实现。就是说,第二活塞510与第一活塞200如箭头g、h所示下降,由此实现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的注入,如箭头i所示。这时,第一控制阀400是闭紧的。

接着,如图27的(a)所示,在第一容器100再被填满时,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不再被注入到第一容器100内部,从而实现第三离心分离。此时,旋转可以沿箭头j的方向持续,根据需要,旋转速度也可以增加。此时,再次实现在残留第一容器100内的物质与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之间的混合、洗涤以及分离。这时,第一控制阀400是闭紧的。

其后,如(b)所示,在旋转停止或其速度降低时,第一容器100内的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重新被经过第一连接管路402排出。

离心力作用于所有排出过程,因此,质量最高的物质在第一活塞200的凹面211上残留。

通过所述过程的单纯反复,充填于第一容器100内的体液与组织中不需要的物质与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一起被排出到第二容器102,所需的提取物可以具有高纯度地被提取。尤其是脂肪来源干细胞等其质量相对高的物质在离心分离过程受到离心力而维持被分离成邻接于第一活塞200的状态,这种高质量物质在所述洗涤与排出过程不被与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一起排出,只有不需要的物质等与作为移动对象的物质一起被排出。同时,在离心分离过程中没有额外的操作也可以实现前述的过程,由此可以实现很简便的离心分离。最后,分离过程结束后,可以打开第三开口盖子126且从第三开口124提出已分离的最终物质。

以上示出了优选实施例且对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的特定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要旨而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形,而且,这些变形不能解释为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或前景的实施形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