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0392发布日期:2019-05-17 20:5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



背景技术:

在化妆、日用、医药、食品行业中,用软管封装的产品很多,诸如洗面奶、牙膏、药膏、佐料等等。在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软管尾部爆尾,泄露等问题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泄露液体,污染打包的纸箱,导致成品的二次污染,会导致整体这批货物退回,影响公司信誉和形象。现在检测软管封装是通过人工抽检的方式来检测,唯一检测的方法就是用两个手指挤压来检测产品尾部是否封口,有无爆尾,泄露等问题,在通过人工在排箱的时候挑出部分已经泄露的产品,该方式工作效率较低,且检测压力不统一,不能保证出厂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软管爆尾检测效率低,不能保证出厂合格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包括移动机架、运输装置、检测生产线和控制器,所述检测生产线设置在移动机架的上方,所述运输装置与检测生产线相连,所述运输装置和检测生产线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相连的运输板和伺服电机,所述检测生产线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料机构、输送机和检测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板、托板和第一推动气缸,所述托板设置在移动机架的上表面,且与运输板相连,所述第一推动气缸设置在托板上表面,所述输送机通过连接板设置在托板上方,所述输送机外表面设置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表面垂直设置有若干隔板,各个隔板之间设置有夹持区,所述第一推动气缸与夹持区相对设置,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输送机上方中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托架、光电检测传感器、第二推动气缸、回收区、下压气缸和成品区,所述托架横跨在输送机的上表面,所述光电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推动气缸设置在托架的同一侧,且所述光电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推动气缸均与夹持区的侧面相对设置,所述回收区与第二推动气缸相对设置,且设置在托架的另一侧与夹持区的另一侧相对设置,所述下压气缸垂直设置在托架的上方,所述下压气缸与夹持区上表面相对设置,所述成品区设置在输送机的尾端。

优选的,所述上料板与托板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的,还包括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下压气缸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液体回收机构,所述液体回收机构设置在下压气缸的正下方,所述液体回收机构横穿输送机,且设置在同步带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PLC控制伺服电机传动再由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每一根软管是否出现爆尾的情况,且压力可调,并通过回收区和成品区对产品进行区分设置,大大提高了出货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爆机可以自动检测软管的尾部是否合格,减少了人工成本,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回收区,可以对原材料进行再利用,节约了成本和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机架,2-运输板,3-伺服电机,4-上料板,5-托板,6-同步带,7-隔板, 8-托架,9-第二推动气缸,10-回收区,11-下压气缸,1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如图1所示,包括移动机架1、运输装置、检测生产线和控制器,优选的,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检测生产线设置在移动机架1的上方,运输装置与检测生产线相连,运输装置和检测生产线均与控制器相连,运输装置包括相连的运输板2和伺服电机3,检测生产线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料机构、输送机和检测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板4、托板5和第一推动气缸,托板5设置在移动机架1的上表面,且与运输板2相连,优选的,上料板4与托板5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可以有效加快运输板2运输产品的效率,第一推动气缸设置在托板5上表面,输送机通过连接板 12设置在托板5上方,输送机外表面设置同步带6,同步带6上表面垂直设置有若干隔板7,各个隔板7之间设置有夹持区,第一推动气缸与夹持区相对设置,检测机构设置在输送机上方中部,检测机构包括托架8、光电检测传感器、第二推动气缸9、回收区10、下压气缸11 和成品区,托架8横跨在输送机的上表面,光电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推动气缸9设置在托架8 的同一侧,且光电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推动气缸9均与夹持区的侧面相对设置,回收区10与第二推动气缸9相对设置,且设置在托架8的另一侧与夹持区的另一侧相对设置,下压气缸11 垂直设置在托架8的上方,下压气缸11与夹持区上表面相对设置,优选的,还包括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下压气缸11相连,针对不同的软管产品,检测的压力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压力传感器来调整,检测质量高。成品区设置在输送机的尾端,对检测没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直接通过输送机输送至成品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液体回收机构,液体回收机构设置在下压气缸11的正下方,液体回收机构横穿输送机,且设置在同步带6的下方,可以对下压气缸11压出的液体进行回收利用。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两套检测设备,即两个光电检测传感器和两个下压气缸11,可以对两个软管同时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伺服电机3传动,将软管产品通过运输板2运输至托板5后,再通过第一推动气缸将软管产品依次放置在相邻的夹持区,通过同步带6运输至检测机构下方进行检测。光电检测传感器检测软管产品是否达到指定位置,即是否在下压气缸11的下方,下压气缸11对软管尾部进行指定压力的下压,若没有压爆则通过同步带6运输至成品区,若被压爆,则通过第二推动气缸9直接推到对面的回收区10,进行回收处理。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