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棒条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2837发布日期:2019-11-25 22:4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双层棒条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条阀,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棒条阀。



背景技术:

随着建材、矿山、冶金等行业的逐步发展,棒条阀在中小型固体、块状物料的输送、控制、筛选、给料等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棒条阀能够随时调整通过物料的粒度大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物料粒度大于间隙距离与物料间的内摩擦力来阻隔物料,并通过抽出一定数量的棒条来形成一条一定宽度的空道让物料通过,并通过调节抽出棒条的根数来控制物料通过的流量。

棒条阀结构简单、易操作,无卡阻,克服了平板闸阀因物料颗粒大所造成启闭力大,甚至关不进去的缺点。由于该阀采用单根棒条操作,因而操作方便、灵活、整体结构为优质型钢焊接,刚性好、不变型、使用寿命长,无需维修,是中小型晶状、块状物料控制的理想设备。目前的棒条阀密封性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在抽拉棒条时经常会有粉尘粘在棒条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双层棒条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棒条阀,包括框架和棒条,所述棒条插入到所述框架中;

呈空心长方体的所述框架包括相对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以及与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均垂直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相对;所述框架还包括观察口、棒条插口以及固定架,所述观察口穿设于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所述棒条插口穿设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用以将插在所述框架中的所述棒条限位的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靠近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固定架靠近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均连接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

所述棒条的数量为至少10根,所述棒条包括第一棒条组和第二棒条组,所述第一棒条组从所述第一侧面插入所述框架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中,所述第二棒条组从所述第二侧面插入所述框架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中,所述第一棒条组与所述第二棒条组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棒条组中的所述棒条包括第一配合端,所述第二棒条组中的所述棒条包括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形状相契合,所述棒条的位于所述框架外的一端均设有把手和清洁装置,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棒条的位于所述框架外的端点处,所述清洁装置呈圆环形,所述清洁装置套在所述棒身上并且所述清洁装置紧挨在所述框架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棒条插口的边缘为波浪形并且与所述第一棒条组和所述第二棒条组的截面形状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棒条插口的高度大于所述棒条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棒条均为弧形,或者相邻的两根棒条的连接处分别为对应的凸弧和凹弧密闭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面为向所述棒条外凸出的凸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为向所述棒条内部凹陷的凹面,当所述双层棒条阀关闭时,所述凸面嵌入所述凹面,所述第一棒条组和所述第二棒条组连接。

优选地,所述把手包括横段和纵段,所述横段连接在所述棒条上并且所述横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纵段的直径,所述纵段垂直安装于所述横段上。

优选地,所述清洁装置为碗状穿过所述棒条并扣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贴合部和清洁部,所述贴合部直径大于所述清洁部直径,所述贴合部向外延展为贴片状并且贴合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清洁部包裹在所述棒条周部,所述清洁部与所述棒条的贴合处设有清洁布或是毛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框架内两侧设置固定架,可以固定棒条的位置,防止棒条上下或是左右移动位置,便于平行拉动棒条。两组棒条的接口处采用嵌插的形式,可以形成相对密封的状态,防止颗粒逸出。棒条上紧挨框架外部还设有清洁装置,可以在抽出棒条的时候顺便清洁棒条。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层棒条阀的俯视图;

图2为双层棒条阀的正视图;

图3为双层棒条阀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棒条阀,包括框架1和棒条2,棒条2插入到框架1中,通过移动棒条2的数量来控制物料通过的流量。

呈空心长方体的框架1包括相对的上底面101和下底面102以及与上底面101和下底面102均垂直的第一侧面103、第二侧面104、第三侧面105和第四侧面106;第一侧面103和第二侧面104相对,第三侧面105和第四侧面106相对;框架1还包括观察口11、棒条插口12以及固定架13,观察口11穿设于上底面101和下底面102,棒条插口12穿设于第一侧面103和第二侧面104,用以将插在框架1中的棒条2限位的固定架13固定在框架1的内部,固定架13包括第一固定架131和第二固定架132,第一固定架131靠近第一侧面103,第二固定架132靠近第二侧面104,第一固定架131和第二固定架132均连接第三侧面105和第四侧面106。棒条2从棒条插口12进入框架1,在框架1内两侧设置固定架13,固定棒条2的位置,防止棒条2上下或是左右移动位置,便于平行拉动棒条2。

棒条2的数量为至少10根,棒条2包括第一棒条组21和第二棒条组22,第一棒条组21从第一侧面103插入框架1并固定在第一固定架131中,第二棒条组22从第二侧面104插入框架1并固定在第二固定架132中,第一棒条组21与第二棒条组22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第一棒条组21中的棒条2包括第一配合端211,第二棒条组22中的棒条2包括第二配合端221,第一配合端211和第二配合端221的形状相契合,棒条2的位于框架1外的一端均设有把手23和清洁装置24,把手23位于棒条2的位于框架1外的端点处,清洁装置24呈圆环形,清洁装置24套在棒身上并且清洁装置24紧挨在框架1的外部。第一棒条组合21和第二棒条组22内的棒条2一一对应,当第一棒条组21和第二棒条组22内的棒条2相接,棒条阀即呈关闭状态,第一配合面211和第二配合面221相对应会进一步加强封闭的效果。在棒条2末端装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棒条2。棒条2上的清洁装置24可以让棒条2在抽出后保持清洁。

优选地,棒条2插口的边缘为波浪形并且与第一棒条组21和第二棒条组22的截面形状相对应。波浪形的贴合棒条2的棒条插口12形状可以固定每一根棒条2的位置,防止棒条2左右移动,给工作造成不便,并且可以进一步保证密封性。

优选地,棒条插口12的高度大于棒条2的直径这样可以保证棒条2在框架内移动不会受到太大阻碍。

优选地,棒条2均为弧形,或者相邻的两根棒条2的连接处分别为对应的凸弧和凹弧密闭连接,可以加强棒条阀的封闭性。

优选地,第一配合面211为向棒条2外凸出的凸面,第二配合面221为向棒条2内部凹陷的凹面,当双层棒条阀关闭时,凸面嵌入凹面,第一棒条组211和第二棒条组221连接。在用嵌插式的连接,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棒条组211和第二棒条组221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地,把手23包括横段231和纵段232,横段231连接在棒条2上并且横段231的直径小于纵段232的直径,使得相邻的把手23之间留有缝隙,不会过于拥挤,便于使用,纵段232垂直安装于横段231上。

优选地,清洁装置24为碗状穿过棒条2并扣在框架1上,清洁装置24包括贴合部241和清洁部242,贴合部241直径大于清洁部242直径,贴合部241向外延展为贴片状并且贴合在框架1上,在使用时可以用一只手将其抵靠或是贴合在框架1上使用,清洁部242包裹在棒条2周部,由于是碗状,向外突起,所以清洁部242位于贴合部241的靠近把手23的一侧,清洁部242和框架1之间留有碗状空间,可以用于乘装清洁出的灰尘,清洁部242与棒条2的贴合处设有清洁布或是毛刷。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框架内两侧设置固定架,可以固定棒条的位置,防止棒条上下或是左右移动位置,便于平行拉动棒条。两组棒条的接口处采用嵌插的形式,可以形成相对密封的状态,防止颗粒逸出。棒条上紧挨框架外部还设有清洁装置,可以在抽出棒条的时候顺便清洁棒条。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