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管状件表面检测自动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5246发布日期:2019-05-07 21:3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水线管状件表面检测自动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状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水线管状件表面检测自动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类似于化妆品及药品包装中大量用到的管状件,就属于空心管棒状这一类,由于化妆品及药品对包装管状件各方面要求都特别高,而包装管状件表面印刷质量的检测主要是肉眼检测,容易出现漏检以及检测效率低的情况,管状件的生产量大,人工检测费时费力,且容易对管状件照成变形污染等,并且随着人眼使用时间的增长,效率下降,都不利于检测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水线管状件表面检测自动分拣装置,该装置能自动检测管状件表面的缺陷。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水线管状件表面检测自动分拣装置,包括:工作台、驱动支承座、角度分割驱动器、旋转盘和检测装置;

所述驱动支承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角度分割驱动器固定于所述工作台,其输出端穿过所述驱动支承座,并可竖直旋转连接于所述旋转盘;所述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承座,并位于所述旋转盘的上方;

所述旋转盘上设置有若干条可活动的瓶口安装棒;所述瓶口安装棒在旋转作用下依次经过于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工位;所述瓶口安装棒用于安装管状件;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依次经过的所述管状件。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上管组件:

所述上管组件包括:上管导座、上管移动驱动器、上管臂和上管吸盘;

所述上管导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上管移动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上管移动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上管臂;所述上管吸盘水平连接于所述上管臂;

所述上管导座安放有所述管状件,所述上管移动驱动器的水平驱动作用下,所述上管吸盘向所述上管导座的位置水平伸缩,并向依次经过该水平面的所述瓶口安装棒推入所述管状件,使所述瓶口安装棒安装有所述管状件。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下料组件;

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传送带装置、下料导件、下料移动驱动器、下料臂和下料吸盘;

所述传送带装置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下料导件的最底端连接于所述传送带装置;所述下料移动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下料移动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下料臂,所述下料吸盘水平连接于所述下料臂;

所述下料移动驱动器的水平驱动作用下,所述下料吸盘向依次经过该水平面的所述瓶口安装棒处伸缩;

所述下料吸盘可调节接通真空;所述下料吸盘用于可调节吸紧所述管状件;

所述下料导件用于将所述管状件引至所述传送带装置上。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回收组件;

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回收吸盘和回收装置;

所述回收吸盘水平安装于所述下料臂上;所述下料移动驱动器的水平驱动作用下,所述回收吸盘向依次经过该水平面的所述瓶口安装棒处伸缩;

所述回收吸盘可调节连接真空;所述下料吸盘用于可调节吸紧所述管状件;

所述回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回收吸盘放置的所述管状件。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导件和回收箱;

所述回收导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回收吸盘的位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收箱,且在竖直方向上,前者比后者高。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棒体自转组件;

所述棒体自转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承座,其输出端连接于依次经过的所述瓶口安装棒,使所述瓶口安装棒转动。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棒体自转组件包括:自动驱动电机、自转主动轮、自转从动轮、自动齿轮、自转传送带;

所述自动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承座,所述自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自转主动轮;所述自转从动轮与所述自动齿轮同轴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承座,且两者同轴同步转动;所述自转传送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自转主动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自转从动轮;

所述瓶口安装棒于所述旋转盘的一端设置有棒体齿轮;所述自动齿轮与所述棒体齿轮啮合。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检测相机和检测光源件;

所述检测支架固定于所述驱动支承座,所述检测相机连接于所述检测支架,并位于所述瓶口安装棒的上方,所述检测相机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承座;

所述检测相机用于检测依次经过的所述管状件,并识别出所述管状件的表面是否有缺陷;

所述检测光源件用于为所述检测相机提供光源。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检测光源件位于所述检测相机的两侧;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挡板和检测外壳;

所述检测挡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检测光源件,另一朝向所述瓶口安装棒;所述瓶口安装棒依次经过所述检测挡板之间的下方;

所述检测外壳将所述检测支架、所述检测相机、所述检测光源件和所述检测挡板包围。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调节机械臂;

所述检测调节机械臂设有至少两个自由度;所述检测调节机械臂的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所述检测支架,另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所述检测相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设计的装置带有自动上料、检测、下料和回收的自动化效果,能实现生产到检测并分拣的过程的无缝对接,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精度高,速度快,节约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分拣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上管组件、下料组件和回收组件的结构图;

图3是驱动支承座、旋转盘和检测装置之间的关系图;

图4是棒体自转组件的结构图;

其中:

工作台1、驱动支承座2、角度分割驱动器3、旋转盘4、检测装置5、上管组件6、下料组件7、回收组件8、棒体自转组件9;

瓶口安装棒41;棒体齿轮411;

上管导座61、上管移动驱动器62、上管臂63、上管吸盘64;

传送带装置71、下料导件72、下料移动驱动器73、下料臂74、下料吸盘75;

回收吸盘81、回收装置82;回收导件821、回收箱822;

自动驱动电机91、自转主动轮92、自转从动轮93、自动齿轮94、自转传送带95;

检测支架51、检测相机52、检测光源件53、检测挡板54、检测外壳55、检测调节机械臂5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流水线管状件表面检测自动分拣装置,包括:工作台1、驱动支承座2、角度分割驱动器3、旋转盘4和检测装置5;

所述驱动支承座2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角度分割驱动器3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其输出端穿过所述驱动支承座2,并可竖直旋转连接于所述旋转盘4;所述检测装置5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承座2,并位于所述旋转盘4的上方;

所述旋转盘4上设置有若干条可活动的瓶口安装棒41;所述瓶口安装棒41在旋转作用下依次经过于所述检测装置5的检测工位;所述瓶口安装棒41用于安装管状件;

所述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依次经过的所述管状件。

更进一步说明,本设计带有角度分割驱动器3,其能使旋转盘4竖直旋转,在转动作用下,旋转盘4能带动瓶口安装棒41转动,并依次经过检测装置5的检测工位,由检测装置5对瓶口安装棒41上的管状件进行表面缺陷检测,得到自动检测管状件表面的效果。

其中,角度分割驱动器3的输出端会间歇性地旋转一定的角度,带动旋转盘4转动相同角度,如60°,具体由旋转盘4上所带的瓶口安装棒41数量决定;当旋转盘4旋转一定角度后,会停留一段时间,再继续进行转动。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上管组件6:

所述上管组件6包括:上管导座61、上管移动驱动器62、上管臂63和上管吸盘64;

所述上管导座61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上管移动驱动器62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上管移动驱动器62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上管臂63;所述上管吸盘64水平连接于所述上管臂63;

所述上管导座61安放有所述管状件,所述上管移动驱动器62的水平驱动作用下,所述上管吸盘64向所述上管导座61的位置水平伸缩,并向依次经过该水平面的所述瓶口安装棒41推入所述管状件,使所述瓶口安装棒41安装有所述管状件。

更进一步说明,本设计配置有自动上料的部分,而具体为,瓶口安装棒41依次经过上管导座61的位置,上管导座61会不断安排有管状件;上管吸盘64在上管移动驱动器62的水平推动作用下,依次向瓶口安装棒41推入管状件,达到自动上料的效果;

同时,本设计的上管吸盘64亦可连接有真空,通过连接真空达到吸住管状件的效果,使向瓶口安装棒41推入管状件,即只要上管吸盘64接触到管状件后马上连接真空,即能使上管吸盘64和管状件连接,能防止由于上管吸盘64硬推导致管状件表面留有缺陷,使产品损坏的问题,下文中的下料吸盘75和回收吸盘81同理。

一般而言,管状件带有管口和管底;上管吸盘64为接触管底的部分,而将管状件经管口推入瓶口安装棒41,使管状件套于瓶口安装棒41上。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下料组件7;

所述下料组件7包括:传送带装置71、下料导件72、下料移动驱动器73、下料臂74和下料吸盘75;

所述传送带装置71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下料导件72的最底端连接于所述传送带装置71;所述下料移动驱动器73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下料移动驱动器73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下料臂74,所述下料吸盘75水平连接于所述下料臂74;

所述下料移动驱动器73的水平驱动作用下,所述下料吸盘75向依次经过该水平面的所述瓶口安装棒41处伸缩;

所述下料吸盘75可调节接通真空;所述下料吸盘75用于可调节吸紧所述管状件;

所述下料导件72用于将所述管状件引至所述传送带装置71上。

更进一步说明,本设计还配置有下料组件7,用于将检测合格的管状件下缷,并置于传送带装置71,由传送带装置71传至合格区域;具体为,下料移动驱动器73的水平驱动作用下,下料臂74带动下料吸盘75水平移动,下料吸盘75移到所在平面的瓶口安装棒41,并接触瓶口安装棒41上的管状件,连接真空,使管状件吸住;在下料移动驱动器73的驱动复位作用下,下料吸盘75将管状件从瓶口安装棒41移出,直至推出完全后,断开真空,管状件在下料导件72的导向作用下,将管状件引至所述传送带装置71上,传送带装置71将管状件传送到合格区域,达到自动上料和下料的效果。

而本设计中,下料导件72带有弹性或缓冲作用,在管状件下落至下料导件72上,不会损坏管状件的表面。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回收组件8;

所述回收组件8包括:回收吸盘81和回收装置82;

所述回收吸盘81水平安装于所述下料臂74上;所述下料移动驱动器73的水平驱动作用下,所述回收吸盘81向依次经过该水平面的所述瓶口安装棒41处伸缩;

所述回收吸盘81可调节连接真空;所述下料吸盘75用于可调节吸紧所述管状件;

所述回收装置82用于接收所述回收吸盘81放置的所述管状件。

更进一步说明,本设计旋转盘4依次经上管组件6和检测装置5后,再经过回收组件8和下料组件7,其中回收组件8和下料组件7的位置不分先后;检测装置5会记录次品的位置,并通过控制下料移动驱动器73的移动及回收吸盘81的真空连接进行控制次品筛选;当有次品经过回收吸盘81的所在水平面时,回收吸盘81在下料移动驱动器73的作用下,伸出和接触次品,并连接真空,将次品吸住,将管状件从瓶口安装棒41推出,直至推出完全后,断开真空,使回收吸盘81落入回收装置82内;达到回收次品的效果。

同时,由于回收吸盘81和下料吸盘75连接同一下料臂74,当旋转盘4每转一个工位,若同时存在次品和合格品,即回收吸盘81所在平面的瓶口安装棒41有次品,下料吸盘75所在平面的瓶口安装棒41有合格品;回收吸盘81和下料吸盘75为同步伸出,且分别连接真空,分别作处理;而若仅存在合格品的话,则回收吸盘81不连接真空,下料吸盘75连接真空;达到同步回收的作用,大幅度提高处理的效率。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回收装置82包括:回收导件821和回收箱822;

所述回收导件821的一端位于所述回收吸盘81的位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收箱822,且在竖直方向上,前者比后者高。

次品会顺着回收导件821,在重力作用下,将次品传至回收箱822,方便快捷。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棒体自转组件9;

所述棒体自转组件9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承座2,其输出端连接于依次经过的所述瓶口安装棒41,使所述瓶口安装棒41转动。

本设计中,棒体自转组件9能控制经过检测装置5的检测工位的瓶口安装棒41旋转,使瓶口安装棒41上的管状件能转动,使管状件在各个面都能得以检测,提供更多的检测和识别的面,达到提高识别度的效果。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棒体自转组件9包括:自动驱动电机91、自转主动轮92、自转从动轮93、自动齿轮94、自转传送带95;

所述自动驱动电机91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承座2,所述自动驱动电机9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自转主动轮92;所述自转从动轮93与所述自动齿轮94同轴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承座2,且两者同轴同步转动;所述自转传送带9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自转主动轮9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自转从动轮93;

所述瓶口安装棒41于所述旋转盘4的一端设置有棒体齿轮411;所述自动齿轮94与所述棒体齿轮411啮合。

更进一步说明,自动驱动电机91的输出端驱动自转主动轮92,在自转传送带95传动作用下,带动自转从动轮93转动,由于自动齿轮94与自转从动轮93同步转动,自动齿轮94与当前的棒体齿轮411啮合,并驱动瓶口安装棒41转动,实现了瓶口安装棒41上的管状件转动的效果。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检测支架51、检测相机52和检测光源件53;

所述检测支架51固定于所述驱动支承座2,所述检测相机52连接于所述检测支架51,并位于所述瓶口安装棒41的上方,所述检测相机52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承座2;

所述检测相机52用于检测依次经过的所述管状件,并识别出所述管状件的表面是否有缺陷;

所述检测光源件53用于为所述检测相机52提供光源。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检测光源件53位于所述检测相机52的两侧;

所述检测装置5还包括:检测挡板54和检测外壳55;

所述检测挡板5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检测光源件53,另一朝向所述瓶口安装棒41;所述瓶口安装棒41依次经过所述检测挡板54之间的下方;

所述检测外壳55将所述检测支架51、所述检测相机52、所述检测光源件53和所述检测挡板54包围。

更进一步说明,检测光源件53向当前检测工位的管状件照射光源,由于两侧检测挡板54的遮挡作用,光源更聚焦于当前管状件的上端,而将管状件的下端及其他干扰部件隔开,每当管状件旋转时,更能精确地获得特征识别数据,提高识别效率。

而本设计中,两侧检测挡板54的一端指向于管状件的圆心,且检测挡板54之间相互成60°~180°,能提高检测相机52的识别效果。而检测外壳55能提供更黑暗的环境,防止外界光线进入,影响检测相机52识别特征。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检测调节机械臂56;

所述检测调节机械臂56设有至少两个自由度;所述检测调节机械臂56的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所述检测支架51,另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所述检测相机52。

更进一步说明,本设计中,检测调节机械臂56能通过检测相机52的间接或直接控制调节,检测调节机械臂56中带有至少2个活动臂,且活动臂之间可调节活动,当活动臂移动时,亦能带动调节检测挡板54的位置,使本设计的检测相机52能调节到一个最佳光源位置,提高特征识别度。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