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7460发布日期:2019-06-11 22:3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静电油烟净化器的电场使用圆筒蜂窝式结构,使静电场能均匀地达到最大的平均电场强度,极大的增加了电场净化面积,使电场与油烟粒子结合作用的时间更长,从而决定了设备具有极高的除油烟效率。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中的检测线路采用的采样方式是在高压包前加限流线路,只能对过流产生保护,无法自动匹配各种静电场及自动档位切换,不能对开路、短路、过压和着火等现象进行保护,不能精确反馈各种异常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精确反馈各种异常情况、达到各种保护功能、达到电压与静电场自动匹配、自动切换档位功能、使电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的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包括电源线路、cpu控制线路、驱动线路、输出线路和信号检测线路,所述cpu控制线路分别与所述驱动线路和信号检测线路连接,所述驱动线路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线路和输出线路连接,所述输出线路还与所述信号检测线路连接,所述电源线路分别与所述cpu控制线路和驱动线路连接;

所述信号检测线路包括信号检测芯片、第一百六十电阻、第一百四十七电阻、第一百一十五电阻、第一百三十二电阻、第一百六十一电阻、第一百零九二极管、第一百零八二极管、第一百一十六二极管、第一百零七二极管和第一百零二变压器,所述信号检测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百一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检测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百四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一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百四十七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信号检测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二直流电源,所述信号检测芯片的第七引脚与所述第一百六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六十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百六十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百三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六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百零九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百零八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九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百一十六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百零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八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百零七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百零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三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百一十六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一百零七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接地。

在本发明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中,所述cpu控制线路包括cpu、第一百五十一电阻、第一百五十电阻、第一百五十二电阻、第一百五十三电阻、第一百一十四电阻、第一百一十三电阻、第一百三十八电阻、第一百三十九电阻和第一百四十电阻,所述cpu的第一引脚通过所述第一百五十一电阻接地,所述cpu的第十二引脚通过所述第一百五十电阻接地,所述cpu的第二十五引脚与所述第一百一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cpu的第二十六引脚与所述第一百一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一十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百一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cpu的第二十七引脚与所述第一百五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cpu的第二十八引脚与所述第一百五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五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百五十三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直流电源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中,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为+5v电源。

在本发明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中,所述电源线路包括第一百零二整流桥、第一百一十六电容、第一百零二稳压芯片、第一百一十七电容、第一百零一整流桥、第一百零五电容、第一变压器、第一百零三整流桥、第一百零四电容、第一百零二电容、第一百零三电容、第一百零一变压器、第一百零七电阻、第一百二十电容、继电器、第一百零二二极管、第一百零一三极管和第一百零五电阻,所述第一百零二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个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二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个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二整流桥的一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百一十六电容的正极和第一百零二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二稳压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百一十七电容的正极和+5v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百一十六电容的负极、第一百零二稳压芯片的接地端和第一百一十七电容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第一百零一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另一个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一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另一个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一整流桥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百零五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五电容的负极接地;

所述第一百零三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第一百零四电容的一端、第一百零二电容的一端和第一百零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三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第一百零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百零三电容的一端和第一百零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百零三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百零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第一百零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三整流桥的一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百零七电阻的一端和继电器的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触点的另一端和第一百二十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百二十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百零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百零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和第一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百零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百零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百零五电阻的一端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中,所述交流电为220v交流电。

实施本发明的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电源线路、cpu控制线路、驱动线路、输出线路和信号检测线路,信号检测线路包括信号检测芯片、第一百六十电阻、第一百四十七电阻、第一百一十五电阻、第一百三十二电阻、第一百六十一电阻、第一百零九二极管、第一百零八二极管、第一百一十六二极管、第一百零七二极管和第一百零二变压器,该信号检测线路与传统采样方式相比,其区别点是直接采样于高压包的输出回路电流,更直接反映出静电场的工作情况,精确反馈各种异常情况,输送到cpu控制线路,通过cpu控制线路的高速、精确运算,控制驱动线路的快速反应工作,以达到电压与静电场自动匹配、自动切换档位功能、使电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当产品出现开路、短路、过流、过压、着火等现象,检测线路均能快速反应到cpu控制系统,达到各种保护功能,因此本发明能精确反馈各种异常情况、达到各种保护功能、达到电压与静电场自动匹配、自动切换档位功能、使电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实施例中,该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静电油烟净化驱动电源包括电源线路、cpu控制线路、驱动线路、输出线路和信号检测线路,其中,cpu控制线路分别与驱动线路和信号检测线路连接,驱动线路分别与信号检测线路和输出线路连接,输出线路还与信号检测线路连接,电源线路分别与cpu控制线路和驱动线路连接。

信号检测线路包括信号检测芯片ic104a、第一百六十电阻r106、第一百四十七电阻r147、第一百一十五电阻r115、第一百三十二电阻r132、第一百六十一电阻r161、第一百零九二极管d109、第一百零八二极管d108、第一百一十六二极管d116、第一百零七二极管d117和第一百零二变压器t102,信号检测芯片ic104a的第一引脚与第一百一十五电阻r115的一端连接,信号检测芯片ic104a的第二引脚与第一百四十七电阻r147的一端连接,第一百一十五电阻r115的另一端和第一百四十七电阻r147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直流电源+5v电源,信号检测芯片ic104a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cc,信号检测芯片ic104a的第七引脚与第一百六十电阻r160的一端连接,第一百六十电阻r16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百六十一电阻r161的一端和第一百三十二电阻r132的一端连接,第一百六十一电阻r16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百零九二极管d109的阴极和第一百零八二极管d108的阴极连接,第一百零九二极管d109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百一十六二极管d116的阴极和第一百零二变压器t102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百零八二极管d108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百零七二极管d107的阴极和第一百零二变压器t102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百三十二电阻r13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百一十六二极管d116的阳极和第一百零七二极管d107的阳极连接并接地。

信号检测线路与传统采样方式相比,其直接采样于高压包的输出回路电流,更直接反映出静电场的工作情况,精确反馈各种异常情况,输送到cpu控制线路,通过cpu控制线路中的cpu的高速、精确运算,控制驱动线路的快速反应工作,以达到电压与静电场自动匹配、自动切换档位功能、使电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当产品出现开路、短路、过流、过压、着火等现象时,该信号检测线路均能快速反应到cpu控制系统,达到各种保护功能。因此本发明能精确反馈各种异常情况、达到各种保护功能、达到电压与静电场自动匹配、自动切换档位功能、使电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本实施例中,该cpu控制线路包括cpuic103、第一百五十一电阻r151、第一百五十电阻r150、第一百五十二电阻r152、第一百五十三电阻r153、第一百一十四电阻r114、第一百一十三电阻r113、第一百三十八电阻r138、第一百三十九电阻r139和第一百四十电阻r140,cpuic103的第一引脚通过第一百五十一电阻r151接地,cpuic10的第十二引脚通过第一百五十电阻r150接地,cpuic10的第二十五引脚与第一百一十三电阻r113的一端连接,cpuic103的第二十六引脚与第一百一十四电阻r114的一端连接,第一百一十三电阻r113的另一端和第一百一十四电阻r114的另一端均接地,cpuic103的第二十七引脚与第一百五十三电阻r153的一端连接,cpuic103的第二十八引脚与第一百五十二电阻r152的一端连接,第一百五十二电阻r152的另一端和第一百五十三电阻r153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直流电源+5v电源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电源线路包括第一百零二整流桥bd102、第一百一十六电容c116、第一百零二稳压芯片u102、第一百一十七电容c117、第一百零一整流桥bd101、第一百零五电容c105、第一变压器t1、第一百零三整流桥bd103、第一百零四电容c104、第一百零二电容c102、第一百零三电容c103、第一百零一变压器t101、第一百零七电阻r107、第一百二十电容c120、继电器k101、第一百零二二极管d102、第一百零一三极管q101和第一百零五电阻r105,第一百零二整流桥bd102的一个输入端与第一变压器t1的一个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百零二整流桥bd102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一变压器t1的一个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百零二整流桥bd102的一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百一十六电容c116的正极和第一百零二稳压芯片u10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百零二稳压芯片u10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百一十七电容c117的正极和+5v电源连接,第一百一十六电容c116的负极、第一百零二稳压芯片u102的接地端和第一百一十七电容c117的负极均接地,第一百零一整流桥bd101的一个输入端与第一变压器t1的另一个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百零一整流桥bd101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一变压器t1的另一个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百零一整流桥bd101的输出端与第一百零五电容c105的正极连接,第一百零五电容c105的负极接地。

第一百零三整流桥bd103的一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第一百零四电容c104的一端、第一百零二电容c102的一端和第一百零一变压器t10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百零三整流桥bd103的另一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第一百零四电容c104的另一端、第一百零三电容c103的一端和第一百零一变压器t10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百零二电容c102的另一端和第一百零三电容c103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百零一变压器t10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交流电的一端,第一百零一变压器t10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百零三整流桥bd103的一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百零七电阻r107的一端和继电器k101的触点的一端连接,第一百零七电阻r107的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k101的触点的另一端和第一百二十电容c120的正极连接,第一百二十电容c120的负极接地,第一百零一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百零二二极管d102的阳极和继电器k101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百零二二极管d102的阴极分别与继电器k101的线圈的另一端和第一直流电源+5v电源连接,第一百零一三极管q10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百零一三极管q101的基极与第一百零五电阻r105的一端连接。上述交流电为220v交流电。

当cpuic103检测到打火现象超过20次,自动降档,减低高压输出,检测到短路、开路及着火现象,则停止工作,但会不断启动,直到故障解除,又能正常工作。

总之,本实施例中,电源线路采用高低压隔离方式,产品更安全;驱动线路由进口芯片sg3525配合外围元件组成,工作更稳定可靠;输出线路由大功率场效应管推动,发挥效率更高、温度更低的特点;cpu控制线路及信号检测线路是本产品的优点所在。本发明能精确反馈各种异常情况、达到各种保护功能、达到电压与静电场自动匹配、自动切换档位功能、使电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