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3517发布日期:2019-07-10 10:2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茶叶的质量,需要对茶叶中的茶叶末进行分离,而目前在进行茶叶与茶叶末的分离作业时,大多数只是通过震动进行筛分,其筛分效果与效率均较为低下,对此需要设计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分离装置大多数只是通过震动进行筛分,其筛分效果与效率均较为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一个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个驱动机构,所述筛分机构的内部底端设有一个接料机构,所述底座远离筛分机构一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的输出端与筛分机构相连通,所述进料机构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一个预筛分机构,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处均通过一个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个移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筛分机构包括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筛分箱,所述筛分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一侧边缘处,所述筛分箱内部的两相对内侧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轮,每组所述转动轮均包括两个呈对称状设置的转动轮,其中两个所述转动轮的其中一端均贯穿筛分箱的其中一侧侧壁并延伸至筛分箱外,两组所述转动轮之间均通过第一转轴共同转动连接有一个筛分框,其中一组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对应转动轮的上端轮壁上,另一组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对应转动轮的下端轮壁上,所述筛分框的底端内框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过滤网板。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从动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分别固定套接在两个转动轮位于筛分箱外的一端,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对应筛分箱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相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接料机构包括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开设在筛分箱靠近底端位置的一侧侧壁上,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接料盒,所述接料盒的其中一端贯穿通孔的一端开口并延伸至筛分箱内,所述接料盒的另一端贯穿通孔的一端开口并延伸至筛分箱外,所述接料盒位于筛分箱内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接料槽。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两根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远离筛分箱一侧的边缘处,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一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进料漏斗的一端贯穿筛分箱的对应侧壁并延伸至筛分箱内,所述连接板贯穿开设有一个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其中一端开口与进料漏斗相连通,所述进料孔的另一端开口与筛分箱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预筛分机构包括一个输风管与一个呈两端开口设置的过滤箱,所述输风管的输出端固定套接在连接板上且与进料孔相连通,所述输风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输风机,所述输风机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过滤箱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且与进料孔相连通,所述过滤箱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板的下表面并延伸至连接板外,所述过滤箱位于连接板外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一个滤袋,所述输风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箱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过滤网板。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四根转动杆,四根所述转动杆均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处,四根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均贯穿底座的下表面并向下延伸,四根所述转动杆位于底座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架,四个所述支架的两相对侧壁之间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有一个滚轮。

作为优选,所述接料盒的另一端贯穿通孔的一端开口并延伸至筛分箱外,所述接料盒位于筛分箱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启动输风机并将茶叶倒入进料漏斗中,茶叶顺着进料孔进入筛分箱中的筛分框内,茶叶在进料孔中移动的同时输风机输入的风将茶叶微微扬起使得茶叶末与茶叶简单分离,并在后续的移动中茶叶掉落在过滤箱中,在茶叶预筛分处理完毕后,再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配合带动筛分框的两端进行上下往复晃动,将其内部的茶叶末抖落在接料盒中的接料槽中,简单便捷的完成了茶叶与茶叶末的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筛分机构;21、筛分箱;22、转动轮;23、筛分框;24、第一过滤网板;3、驱动机构;31、从动齿轮;32、驱动电机;33、主动齿轮;4、接料机构;41、通孔;42、接料盒;43、接料槽;5、进料机构;51、支撑杆;52、进料漏斗;53、连接板;54、进料孔;6、预筛分机构;61、输风管;62、过滤箱;63、输风机;64、滤袋;65、第二过滤网板;66、第三过滤网板;7、移动机构;71、转动杆;72、支架;73、滚轮;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一个筛分机构2,筛分机构2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个驱动机构3,筛分机构2的内部底端设有一个接料机构4,底座1远离筛分机构2一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料机构5,进料机构5的输出端与筛分机构2相连通,进料机构5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一个预筛分机构6,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通过一个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个移动机构7。

筛分机构2包括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筛分箱21,筛分箱2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边缘处,筛分箱21内部的两相对内侧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轮22,每组转动轮22均包括两个呈对称状设置的转动轮22,其中两个转动轮22的其中一端均贯穿筛分箱21的其中一侧侧壁并延伸至筛分箱21外,两组转动轮22之间均通过第一转轴共同转动连接有一个筛分框23,其中一组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对应转动轮22的上端轮壁上,另一组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对应转动轮22的下端轮壁上,筛分框23的底端内框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过滤网板24。

驱动机构3包括两个从动齿轮31,两个从动齿轮31分别固定套接在两个转动轮22位于筛分箱21外的一端,底座1的上表面对应筛分箱21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33,主动齿轮33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31相啮合。

接料机构4包括一个通孔41,通孔41贯穿开设在筛分箱21靠近底端位置的一侧侧壁上,通孔41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接料盒42,接料盒42的其中一端贯穿通孔41的一端开口并延伸至筛分箱21内,接料盒42的另一端贯穿通孔41的一端开口并延伸至筛分箱21外,接料盒42位于筛分箱21内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接料槽43。

进料机构5包括两根支撑杆51,两根支撑杆5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远离筛分箱21一侧的边缘处,两根支撑杆51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料漏斗52,进料漏斗52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一块连接板53,连接板53远离进料漏斗52的一端贯穿筛分箱21的对应侧壁并延伸至筛分箱21内,连接板53贯穿开设有一个进料孔54,进料孔54的其中一端开口与进料漏斗52相连通,进料孔54的另一端开口与筛分箱21相连通。

预筛分机构6包括一个输风管61与一个呈两端开口设置的过滤箱62,输风管61的输出端固定套接在连接板53上且与进料孔54相连通,输风管6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输风机63,输风机63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过滤箱6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3上且与进料孔54相连通,过滤箱62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板53的下表面并延伸至连接板53外,过滤箱62位于连接板53外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一个滤袋64,输风管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过滤网板65,过滤箱6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过滤网板66。

移动机构7包括四根转动杆71,四根转动杆71均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处,四根转动杆71的下端均贯穿底座1的下表面并向下延伸,四根转动杆71位于底座1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架72,四个支架72的两相对侧壁之间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有一个滚轮73。

接料盒42的另一端贯穿通孔41的一端开口并延伸至筛分箱21外,接料盒42位于筛分箱2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8。

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为: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启动输风机63并将茶叶倒入进料漏斗52中,茶叶顺着连接板53中的进料孔54进入筛分箱21中的筛分框23内,茶叶在进料孔54中移动的同时输风机63通过输风管61向进料孔54中输入风,输入的风将茶叶微微扬起使得茶叶末与茶叶简单分离,同时因第二过滤网板65的作用下可以避免有茶叶掉落进输风管61中,并使得茶叶在后续的移动中茶叶末通过第三过滤网板66的过滤后顺着过滤箱62掉落在滤袋64中,在茶叶预筛分处理完毕后并全部进入筛分框23中时,再启动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通过主动齿轮33与从动齿轮31的配合带动筛分框23的两端进行上下往复晃动,并带动内部的茶叶在筛分框23中翻滚,以便于其内部的茶叶末经过第一过滤网板24的过滤,茶叶末被抖落并落在接料盒42中的接料槽43中,简单便捷的完成了茶叶与茶叶末的分离,提高了茶叶与茶叶末的分离效果与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