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选摇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5054发布日期:2019-09-06 22:5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选摇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矿石选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选摇床。



背景技术:

针对云锡低品位铜(锌)锡硫化矿以往开展(预选、扫选)抛尾试验研究:

1、2012~2019年针对大屯锡矿、华联锌铟、卡房、老厂分公司100~30㎜细碎前原矿x萤光分选机预选抛尾;

2、1982、2007年针对老厂分公司大陡山15~0㎜磨矿前原矿重介质旋流器、跳汰机预选抛尾;

3、2013~2019年针对华联锌铟公司20~0㎜磨矿后原矿圆锥选矿机、跳汰机、螺旋溜槽预选抛尾;

4、多年来,原矿经隔粗、脱泥后再抛尾;

但是上述4项预选抛尾效果不明显。

摇床在选矿设备中属重力选矿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富集比高、一次可产出合格精矿,一次实现抛尾回收率较高,广泛用于选别钨、锡、钽、铌、铁、锰、铬、钛、铋、铅、金等其他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矿,也可用于煤矿。摇床可用于一段粗选、二、三段扫选、复冼、粗精矿精选等不同作业,选别粗砂(2~0.5mm)、细砂(0.5~0.074mm)、矿泥(-0.074mm)等不同粒级。也可用于选别铁、锰矿石和煤。当处理钨、锡等矿石时,摇床的有效回收粒度范围为2~0.019毫米。

针对筛分处理后的大屯锡矿、华联锌铟、卡房、老厂分公司低品位铜(锌)锡硫化矿,细碎后磨矿前原矿筛上产品50~20㎜x萤光分选机预选抛尾;-20mm筛下产品预(粗)选摇床洗矿及预选抛尾。

现粗粒级(20~0mm)单层摇床原矿入选,大幅提高摇床处理量(每台处理能力100~150t/d),是本领域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传统摇床处理粒级范围窄、处理能力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预选摇床,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选摇床,包括床头部分和床面部分;其中,床面部分包括:床面,在床面上设置的给矿斗,与给矿斗连接的给矿槽,在给矿槽一端设置的给水斗,与给水斗连接的给水槽,设在给水槽一侧的菱形活瓣;床头部分包括:机座,设在机座上方的摇床头表面防护罩,作为床面支撑及前后滑动的溜动座,作为摇床头底部台板的摇动支臂,设在摇床头中部位于台板上的传动滚轮,以及用于摇床头运动摇臂的曲拐杠杆。

在床面下部均布有底座,且在中间底座一端设有弹簧,电机带动床面往后运动时压紧弹簧,向前运动则靠弹簧瞬间伸张,推动床面向前运动。

所述床面的结构由床头到床尾依序排列的粗选区、复选区和精选区组成;所述精选区为三角平面区;在粗选区向复选区的原床面上均布设有均等的倒三角形直槽沟。

复选区爬坡长度从纵向给矿端至纵向排矿端距离相等,形成从上到下的规则梯形爬坡区;倒三角形直槽沟沟底的爬坡坡度相同;在两条相邻的倒三角形直槽沟之间为床条。

优选地,复选区爬坡长度纵向给矿端至纵向排矿端距离皆为550~2000mm。

优选地,所述爬坡坡度为0.74~25%。

优选地,床面尖灭角为10度~40度~70度。

优选地,所述床条的数量为60~120条。

优选地,所述床条横截面的尺寸为:左斜面宽度大于等于1.5mm,上顶宽度大于等于5mm,右斜面宽度为18.5~28.5mm,高度为4~25mm,床条下底面总宽度为25~35mm。

优选地,所述床面的长宽比为0.5:1~3.5:1。

优选地,所述床面的材料为改性橡胶、聚胺脂、玻璃钢或树脂的耐磨材料。

本发明中,与床面配套的摇床头冲次:100~500次/min,冲程:5~3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工艺及结构简单;处理粒级范围宽;处理能力大;分远效果好。针对筛分、洗矿处理后的大屯锡矿、华联锌铟、卡房、老厂分公司低品位铜(锌)锡硫化矿,细碎后磨矿前原矿50~20㎜筛上产品x萤光分选机预选抛尾;-20mm筛下产品(原流程难于预选直接入主流程)预(粗)选摇床洗矿及预选抛尾;提高原矿品位2倍,丢弃犬量品位小于0.1%废石后,富集的预选精矿入现生产主流程再选,尾矿又综合利用(见图8)。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床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示意图,

图中:a=5mm,b=18.5mm,c=1.5mm,d=30mm,e=20mm,f=10mm,g=4mm;

图3为复选区爬坡长度纵向给矿端至纵向排矿端距离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预选摇床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预选摇床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预选摇床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预选摇床与萤光分选机的对比流程图。

图中:1-床面,2-给矿斗,3-给矿槽,4-给水斗,5-给水槽,6-菱形活瓣,7-溜动座,8-机座,9-表面防护罩,10-弹簧,11-摇动支臂,12-曲拐杠杆,13-底座,14-传动滚轮,15-拉杆,16-连接叉,17-冲程调节螺栓,18-丁字头,19-传动偏心轴,20-台板偏心轴,2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摇床选矿是利用机械的摇动和水流的冲洗的联合作用使矿粒按密度分离的过程。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云锡摇床。如图5-7所示,一种预选摇床,包括床头部分和床面部分;其中,床面部分包括:床面,在床面1上设置的给矿斗2,与给矿斗2连接的给矿槽3,在给矿槽3一端设置的给水斗4,与给水斗4连接的给水槽5,设在给水槽5一侧的菱形活瓣6;床头部分包括:机座8,设在机座上方的摇床头表面防护罩9,作为床面支撑及前后滑动的溜动座7,作为摇床头底部台板的摇动支臂11,设在摇床头中部位于台板上的传动滚轮14,以及用于摇床头运动摇臂的曲拐杠杆12。

在床面下部均布有底座13,且在中间底座一端设有弹簧10,电机带动床面1往后运动时压紧弹簧,向前运动则靠弹簧瞬间伸张,推动床面向前运动。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床面1的结构由床头到床尾依序排列的粗选区i、复选区ii和精选区iii组成;所述精选区为三角平面区;在粗选区向复选区的原床面上均布设有均等的倒三角形直槽沟。复选区爬坡长度从纵向给矿端至纵向排矿端距离相等,形成从上到下的规则梯形爬坡区;倒三角形直槽沟沟底的爬坡坡度相同;在两条相邻的倒三角形直槽沟之间为床条。

本发明中,复选区爬坡长度纵向给矿端至纵向排矿端距离皆为550mm;爬坡坡度为0.74%,床面尖灭角为40度,所述床条的数量为60条。

本发明中,所述床条横截面尺寸为:左斜面宽度等于1.5mm,上顶宽度等于5mm,右斜面宽度为18.5mm,高度为4mm,床条下底面总宽度为25mm。本发明中,所述床面的长宽比为2.62:1。

本发明中,所述床面的材料为改性橡胶耐磨材料;与床面配套的摇床头冲次:100~500次/min,冲程:5~30mm。

摇床分选是在床面和横向水流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床面上床条或刻槽是纵向的,与水流方向近于垂直,水流横向流过时在沟槽内形成涡流,涡流和床面摇动的共同作用使矿砂层松散并按密度分层,重矿物转向下层,轻矿物转向上层,此过程称为“析离分层”,上层轻矿粒受到水流较大冲力,而下层重矿粒则受较小冲力,因此轻矿粒在床面上横向运动速度大于重矿粒在床面上的横向运动速度。

以上所揭露的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